杭十四中国际班10位学生获国际基因机器设计大赛银奖

首页 > 

地方

 > 浙江

 > 杭十四中国际班10位...

杭十四中国际班10位学生获国际基因机器设计大赛银奖

近日,杭州第十四中学10位国际班的高二学生在美国参加了国际基因机器设计大赛(简称IGEM),并获得银奖。据了解,今年比赛首次允许中学生与大学生同台竞技,一个标准和要求。

此比赛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办,是生物学领域的顶尖国际竞赛。参赛队伍有近280支,队员共计3000人左右,大多数是来自欧美国家名校的大学生。

杭十四中的学生以《杭州石质文物的微生物清洗及矿化保护方法研究》这一课题,得到了大赛的肯定。

这样的想法和课题方向是如何诞生的?又是如何实现保护石质文物的?

其实,这个课题早在2002年的时候就已经在探究了。“当初的探究是很表面的,只涉及到了杭州的石质文物需要保护不被侵蚀,并没有进一步深入探究如何保护。” 指导老师汤说,今年三月份,学生重新对课题进行了梳理,同时做了进一步探究,背景调查、实地考察、设计实验等,历时半年时间,最终形成了参赛课题。

别看这个团队加上汤老师只有11人,分工却十分明确,同学们各司其职。“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团队分为四部分,各有学生负责。”四块内容分别是考古方面的、数学建模、生物实验和宣传外联。

汤老师告诉记者,在这四块内容里面,生物实验是最艰难的部分。有时候要一次一次做实验,做了十几遍甚至二十几遍的时候才能确定这个方式行不通,之后又要重新来过。“生物实验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学生的大半个暑假都在做这个事情。”

其实不光是做实验费时费力,负责宣传和外联的同学也很辛苦,他们要建立网站,要有分子学的知识积累,同时又要对课题的精髓有非常好的把握。

据汤老师介绍,这项比赛是生物基因设计大赛,通过构建具有不同功能的基因质粒,使细菌具有原先不具有的功能。

杭州的石质文物以碳酸钙为主,裸露在外的部分容易遭到酸雨腐蚀,藏在洞里的则会因为人多参观产生的二氧化碳,加上水,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因此表面会溶解,雕像、壁画等都会越来越模糊。

同学们在整理文物资料中意外发现,飞来峰上的双塔,花纹很清晰,原因就是其表面形成了天然的草酸钙,较难溶解,所以保存较好。

杭十四中的这10位同学把能产生草酸的基因,转录到大肠杆菌中,与含钙的石质文物表面发生反应,生成草酸钙,形成一层保护膜,这样石质文物就得到了保护。

汤老师是教化学的,从教20多年,在学校带学生做过大大小小非常多的课题。 “同学们都感兴趣,课题深入了之后,就会发现,其实真的蛮有趣的。”汤老师说,很多时候,学生的兴趣点不同,所以课题就会涉及各行各业,方方面面。

“参加国际应用型大赛,非常有好处,特别是对于国际班以后要出国的高中生来说,更是如此。”汤老师表示,在比赛过程中,学生慢慢了解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和专业发展前景,彼此合作增进了团队精神。同时,非常好的锻炼了英语交流能力和跟对手的沟通能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