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为何屡禁难止?

首页 > 

地方

 > 湖北

 > 记者调查:在职教师有...

记者调查: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为何屡禁难止?

朱女士一家都是普通的工薪家庭,夫妻两每个月的收入只有单位发的固定工资,能装进钱袋子的也只有7000多块钱,除去生活中必须花销,剩下的也就三四千了,现在还要负担孩子的补课费用,他觉得钱有些不够花了。朱女士说:“对于我们这样的工薪家庭可能是有一些负担,一节每个小时的钱是100多块钱,每一次补两个小时就是300块,美术课也是按学期、按课数来收费的这方面的费用一个月也要有一两千块钱,我亲戚他可能每个月花在孩子补习的费用有四五千。”

尽管这样,因为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所以作为妈妈就想让孩子能够学得更好,她说,现在时代变了,成绩决定了孩子们的未来:“毕竟像我们这样的工薪家庭,孩子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去奋斗,不像我们当年,哪怕是一个中专出来都是有工作的,但是现在,如果说没有好的专业,没有好的学校,出来就业都非常非常难。”

对于母亲的良苦用心,孩子能够理解么,采访中,17岁的陈韫目光坚定地告诉我们,这是很现实的事情,没有什么可抗拒的,也无法抗拒。陈韫说:“我周围的一圈同学都去补,我不去补,我的成绩就比他们不好,高考的时候他们就比我考得高,这是很现实的事情,我就算不想去,但是说大一点,或者怎么讲,我为了我能有一个更好的将来,放弃我现在的一些快乐啊什么的,起去补课。为了我以后会更好,这是很现实的事情。”

孩子字字句句的透彻分析,家长们听到会觉得宽慰,可是,更多的是一种无奈感觉涌上心头,陈韫说,自从她上学以后,补课就围绕在她的周围:“其实很多班都有,你如果不去补课的话,你的某一科老师就会告诉你说,在星期六星期天,他会告诉你一个地点,可以去那听他的课。”这种家长热衷,老师支持的补课为什么让孩子们不待见呢,陈韫坦言:“我在学校我听课我听得好好的,我干嘛还要去其他地方再听一遍呢。”

朱女士感叹道,她不知不知道孩子累,不是不知道孩子需要玩乐的时间,但是她也无能为力,她说,补课目前还有它存在的必要性。朱女士说:补课有他的市场,一方面可能是有一些家长可能会随大流,觉得别人孩子补了,自己孩子也得补,还有一方面是有的孩子的确是需要,因为毕竟在学校里,老师教学生的时候,不可能针对每一学生的特点来教授,孩子如果是不适应某一个老师教育方式,那么可能就会在今后她成长的过程当中吃亏。我们也没有办法左右孩子的教课老师,也没有办法左右学校去给配适合我孩子的老师,那么我们所能作的就是拿出来精力,拿出来金钱,去寻找这样的老师去给他稍微的补一补。这也是我们中国的父母,做中国的学生家长一个无奈的选择。”

补课需求旺盛屡禁不止

今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规定》非常严格,其中包括六条禁令:一是严禁中小学校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有偿补课;二是严禁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进行有偿补课;三是严禁中小学校为校外培训机构有偿补课提供教育教学设施或学生信息;四是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五是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或者是由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有偿补课;六是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相对应的处罚也非常的严格,对于违反上述规定的中小学校,视情节轻重,相应给予通报批评、取消评奖资格、撤消荣誉称号等处罚,并追究学校领导责任及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对于违反上述规定的在职中小学教师,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检查、通报批评直至相应的行政处分。对监管不力、问题频发、社会反响比较强烈的地区,要严格追究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尤其对于在课堂上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课上不讲课后讲并收取补课费的,以及打击报复不参与有偿补课等学生等严重违纪、败坏师德的行为要重点查办,实行“零容忍”。

有偿补课一直是我国教育治理的难题之一。尽管教育部和其他部委曾出台多个规范,补课的问题仍然未得到有效治理。2008年,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重新修订和印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2014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明确中小学教师“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或者组织、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对学生有偿补课的”都属于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在此基础上,今年7月教育部出台《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也是首次专门明确规定禁止中小学和教师“有偿补课”。

三令五申,严惩重罚,在职教师补课行为仿佛成了教育界的过街老鼠,然而,即便如此,这一现象却始终无法禁绝。

高中教师陈铭从教多年,作为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补课成了他职业生涯绕不开的话题:在陈铭看来,补课之风难以禁绝的根源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缺乏,课堂教育的缺位以及学生个体接受能力的差异,而这些恰恰是教育工作者长久以来难以求解的课题。陈铭说:“对优势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和渴望,使得家长追求名师效应。如果要彻底杜绝教师补课,应该对学校的日常教学进行监管,让学生在学校把该学的东西学到位,但是这对于教育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工程,很难在短时间实现,这也是现在教育工作者追求的东西。”

近几年来,几乎所有的省区市地方都在治理有偿补课,多地也相继出台了处罚禁令,但是,这些措施能杜绝有偿补课吗?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王老师坦言,有偿补课很多老师大都做过:“因为家长都想让孩子的成绩提高,老师和学校想提高升学率,大家都有共同的想法,怎么禁呐?”

王老师还告诉记者,因为有偿补课而被学校处分的老师其实很少:“因为有的学校出一个好老师不容易,很多家长都是冲着老师才来的,所以学校在这种事情上肯定也会手软的。”

一位学生家长说,任课老师的补课收费信息往往通过家长之间交流获得:“老师补课收钱、收礼的都有,但是我们家长基本都心甘情愿的,不会举报。有些老师补课真有成绩提高的成分,我们只要孩子有进步,花点钱没关系。而且不管咋样,这些老师总比外面的能可靠点。”

不可否认,这些禁令有其积极意义,也有很多教师坚持原则,对“有偿补课”嗤之以鼻。不过,很多接受记者采访的教师也都一致认为,要真正解决问题,必须明确有偿补课的法律界线,并且要适当提高教师待遇。

禁止在职教师有偿补课,青岛市在去年就已出台了详细的规定,其间共查处了5名在职教师并给予了处分。规定实施一年半以来,青岛的培训辅导市场上已不见在职教师的身影,但另一方面,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依旧旺盛。有补课需求的学生基本都是经同学或朋友介绍,在口碑较好的社会辅导机构报班学习的,授课教师为机构聘用的专职教师。某培训机构工作人员说:“在职老师没人出来给教课,大部分都是退休的,然后大学生。”

采访中,受访家长也表示,以往在职教师在外单独开小班或补小课的现象,没有再出现。

培训辅导市场不见在职教师的身影,教育主管部门的重拳治理是主要原因。2014年4月,青岛市教育局出台《治理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若干规定》,并开展了专项治理行动。在《规定》发布的半年时间内,教育局接到家长和群众的举报电话20多个、收到举报信10多封,在去年10月中旬的联合执法检查中,查处了5位在职教师违反规定参与校外培训机构有偿补课活动,并对他们分别给予了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和记过的处分。青岛市教育局人事处刘明清介绍:“针对个别老师有偿补课进行了全市的通报,引起了比较好的社会反响,通报以来,在职教师有偿补课问题实现了零投诉。”

禁止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一些家长拍手称快。家长说:“已经跟学生交了一份钱上学了,有偿家教以后还得要提供资金,家庭的负担也是很沉重的。”除此之外,为禁止有偿补课叫好的也不乏在职教师。青岛37中语文老师谭一丁告诉记者,以往有老师为学生课外补习多是碍于亲戚朋友的人情请托不好推辞。在职教师平日里刚忙完手头工作就已疲惫不堪,休息时间尚且不够,更不会再劳心劳力地想着去“赚外快”。谭一丁说:“真的有孩子需要、家长有要求,可以补,但是有偿就不是很适合。有些老师真的是牺牲自己的时间,就比如说中午是午休,他就把需要加强的学生叫到自己的办公室给他补课,甚至放学的时候抓紧一切时间给学生补课。都有家有孩子,肯定周六周日也不想出去补课。”

而在更多的学生和家长看来,将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一禁了之,似乎也是个麻烦事儿。如果只能将孩子送去社会辅导机构学习,机构教师授课水平又良莠不齐,花了钱也不见得孩子的成绩能有提高。家长吴女士说:“我们孩子在外面辅导的语文老师换过好多个,都是因为孩子不是很喜欢这个语文老师然后就停了不上了,一个学期二十节课两千多块钱吧。能跟着学校老师学这样会更好一些,因为学校老师毕竟对这个课程比较掌握,了解应该在哪一方面侧重地去辅导他们。”“有偿补课”表面看是教师得了“钱”,实质上是学生想要“分”。对很多家长来说,为了“分”,投入再多“钱”也是值得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