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行业得了“三高”病 O2O的药方是否对症?

首页 > 

留学

 > 留学行业得了“三高”...

留学行业得了“三高”病 O2O的药方是否对症?

“互联网+”已成本届政府的国策,加上总理“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登高一呼,一时间“O2O”这个诡异的词汇似乎席卷一切,留学行业也不能免俗。

先是决胜网拉起大旗,要做留学领域的“淘宝+去哪儿”,号称“唯一的O2O留学教育导购平台”,但拿到B轮融资后,决胜网悄悄转向了市场更广阔的K12领域。据说剥离了几乎全部留学业务,该条线员工也几乎全部裁掉。这算不算折戟沉沙?我们不好判断,但你百度下会发现一条惹眼的新闻:决胜网加拿大项目因为服务质量问题,被家长们联合起诉。

然后是2015年爆红的顺顺留学,立志要做留学领域的“跟谁学”,用C2C模式干掉传统中介,要革留学行业的命。因其激进作风,旋即引发“前途出国(新东方)、新通、澳际、启德、金吉列”五大中介联合抵制的声明。在顺顺们的冲击下,传统中介真的风雨飘摇吗?刚传来的消息是“启德教育已经筹备在香港上市”。

顺顺留学是行业新势力代表,由一个年轻的海归创办,以好未来为代表的资本介入后,引入张杨(前启德教育副总裁)、何亮(前力德有威教育总经理)等传统行业高管,变身“联合创始人”,开始扩张,4个月间,开出4家分公司,并开启“旅游”等业务板块。

顺顺的未来还有待观察,但其中的一个隐忧是:这种资本主导的,拼起来的“联合创始团队”的磨合是个绕不开的关口。目前公司实际运营距离创始人张都“技术改变留学”的梦想看起来已经渐行渐远。

教育行业知名媒体“芥末堆”曾写了篇颇具影响的文章《低效的教育O2O没有未来》,深扒了教育O2O的一些问题。核心论点是“教育本质是服务业,非标准化,重运营重服务,疗效长且见效慢。所以并非是某个O2O平台上有几万个老师,十几万个学生就是成功,还有投效比呢?还有全面用户满意呢?”

具体到留学行业,实际接触客户,我惊讶的发现,掌握留学决策权、付费权的家长们压根不care你是“什么2什么”,他们通常只问三个最直接的问题:做过的成功案例有哪些(最好与他孩子情况相近)?证明给我看?怎么保障我孩子的服务质量?这三个问题回答解决好了,家长们才愿意掏钱买单,甚至加钱。回答不好,直接扭头走人。

来自一线的实际成交数据血淋淋的告诉我们,留学行业80%的成单是家长们在身边亲友中找到了可以验证的案例后,才付钱的,如果找不到,家长一般就撂句话“对不起,我们再看看”。

目测留学行业应该是教育大行业中客单价最高,但也是成本最高的市场。通过以上家长“最狠三问”我们来衡量下这个市场的服务质量,会非常纠结的发现一个现实——留学行业得了“三高病”:

决策成本高——虚假信息泛滥,相互矛盾,让人无所适从,无从判断。

试错成本更高——不知道哪家服务和产品靠谱,留学事关学生的前途大事,输不起。

交易成本奇高——谁也信不过,家长变超人,机构狂营销,恶性循环。

决策成本高到什么程度?平均决策时间是6个月,最长可达到24个月。

试错成本高到什么程度?看看美国每年被退学的中国学生人数就知道了。

交易成本高到什么程度?教育类APP获取一个用户成本是100-300元,一个成交留学客户成本至少8000元。

O2O是医治以上“三高”的良方吗?教育不同于服装、电器等,教育的产品就是服务,而且是“因材施教”的非标准化服务。即使是已经在标准化产品服务已经很牛的O2O公司,比如淘宝、京东,也还一直深陷假货的困扰。教育O2O通过认证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建议到这类网站上自己看看,就明白了。

医疗和教育是国内饱受诟病的两大行业,最根本的原因在哪儿?“以药养医”和“教育产业化”,说白了就是“医生变成了医药代表”、“老师变成了销售员”。

所以,教育O2O鼓励老师们从机构走出来直接“接单”与“让医生从医院里直接出来卖药”有区别吗?!

教育质量的高低固然与老师有关系,但也离不开所在机构的软硬件支撑,包括管理、文化氛围、分配制度等。

那么如何解决留学行业乃至教育行业的“三高病”?答案是找到靠谱的老师和服务机构,然后再进行有效的匹配利用。

这听起来像一句废话,不要着急嘛,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找到”、“如何匹配”。

客观的说,教育O2O、C2C在解决“如何找到”上确实提升了效率,至少你不用再一家家的跑着打听了。但只解决了一半,“靠谱”的部分目前的解决方式是不靠谱的:现在的解决方案是照搬电商京东淘宝们的方式,让“买家”评论打分。 这理论上没问题,但谁愿意做差评老师的“小白鼠”?你淘宝了一条裤子不合适,掉色缩水,骂一顿就过瘾了,把裤子扔了算。但如果你的孩子被一个留学中介耽误了呢?从金钱方面讲是少则十几二十万,多则上百万,更重要的是前途废了。我亲眼见到一个让人痛心的案例是,因为中介把孩子送进了不合适的学校和专业,孩子无法适应,除了挂科被退学意外,还得了严重的心理疾病......

也就是说,这个“商业模式”第一步就会被卡住。

那么这个问题就无解吗?教育天生不适合玩互联网?!

也不是。办法还是有滴。

比如,对于所有进入平台的机构和老师,进行变态的背景调查,也就是考察其已经服务过的真实案例,不加粉饰的放到平台上;比如,让留学服务智能(以现在的技术实力,所有有标准的都可以实现人工智能,连写稿子和编辑都已经电脑自动化了,留学咨询难吗?)起来,规避留学顾问们过度的忽悠和销售企图,就像淘宝平台上,买家卖家互不相信,但大家都相信支付宝;比如,给学生家长提供免费的、不带任何销售目的的咨询服务,减少信息不对称;比如用互联网的方式生成海量的真实数据和案例库,筛选出最靠谱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人,然后通过定制化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

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大时代背景下,只要有办法,就有人已经在做了。我们欣喜的看到,已经有输家架构再朝这个正确的方向努力了,虽然他们还是少数派:

51offer(51offer.com),主打英澳日新留学,依托大数据库自动匹配需求,提出“免费申请”的口号,已经拿到B轮,据称有5000万美元投资。

留洋帮(liuyangbang.cn),主打美国留学,号称拥有行业唯一的美国专利技术“智能留学方案系统”,可在线即时定制留学规划方案,并获得免费的专家解读。据说已经拿到前腾讯无线事业群总裁刘成敏(微信就是在他手上起步的)领投的天使投资。

牛校网(niuschools.com),由留学行业知名博主“老查”创办,推出了智能化的“文书神器”及其他智能系统帮助学生迅速锁定目标学校和专业,自助搞定留学。

还有就是留学行业前辈大咖新东方(千万不要低估俞老师和新东方的创新能力,那些喊着颠覆新东方的,有几个做到了?),旗下的“留留学(66xue.com)”也研发了智能选校系统,但因为内部资源斗争(可能大公司都这样),屡次遇到问题,包括团队解散等传闻,目前产品还不是特别给力,但一旦发力,不可小觑。

希望有人可以尽快打通关,来解救“水深火热”中的留学行业。当留学变得很靠谱很方便之后,我也严肃的考虑下去国外镀金这件事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