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女大学生称扶人被讹事件,剧情多次反转。从女大学生袁某微博寻找目击证人,到当地警方认为袁某应承担主要责任,再到袁某申请复核并以6个犀利反问为自己辩解,一波三折之中,再次触动社会敏感的神经。
类似事件引起关注,2006年的南京彭宇案可能是一个起点。之后,有河南老人因倒地溺水无人及时扶起而身亡;也有公众在扶老人之前就做好了寻找证人、拍摄视频;更有老人跌倒后大声及时声明不会要帮扶的人负责任等。“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在一个个事件的强化下,成为了一个拷问时代心灵的道德命题。
当事人在种种复杂的利益考量之下,可能会产生种种谎言,这在道理上可以理解。不过,真撞人就该勇于承认、负起责任;真的没被撞,那么哪怕自身条件再困难,也不应诬赖人。这不仅是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也是社会生活的法律底线。或许正因为这是典型的道德场景,舆论往往容易义愤地得出粗暴的结论。或是“扶人被讹”,或是“撞人脱责”,几乎没有“第三条道路”。袁某此次的6个反问,虽可商榷,却仍可反思:如果真的被撞者和撞人者都不清楚事情是怎么发生的,舆论就急吼吼地作出自己的判断,是不是也有点操之过急?确实,无论是“扶人被讹”还是“撞人脱责”,留在公众心中的或许都是那个“坏”的印象。无辜或行善的一方,反而容易被有意无意忽略。具体事件中的传播规律如此,确也难以避免。但如若一次次强化这样的坏印象,会不会让世道人心蒙尘?
扶起世道人心,作为舆论引导的媒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媒体是不是在事实尚未明确之时,就急着下结论、贴标签?毕竟,媒体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不能忽略了一次次传播中的负面影响。
法律可以还以公正,民众之心却难以再修复。保持客观、冷静、理性、中立,避免舆论热潮掩盖了事件本来的面目,给当事人带来与真相不符的评价和伤害,我们应更慎重一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