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大学宿舍几多安全隐患?大多数学校不会查寝

首页 > 

人才

 > 暑期大学宿舍几多安全...

暑期大学宿舍几多安全隐患?大多数学校不会查寝(图)

暑期大学宿舍几多安全隐患?大多数学校不会查寝1

暑期大学宿舍几多安全隐患?大多数学校不会查寝2

暑期大学宿舍几多安全隐患?大多数学校不会查寝3

中华女子学院学生暑期留校须办留宿证,并设晚归登记以保证学生安全摄影/见习记者 李梦婷

暑期大学宿舍几多安全隐患?大多数学校不会查寝4

暑期大学宿舍几多安全隐患?

北青报调查:宿舍多设门禁但不会一一审核留宿申请表大多数学校不会查寝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在校女大学生失联48小时遇害的新闻,让社会再度把目光聚焦在校园安全问题上,此事件中的女主角遇害后,从校方宿舍管理的角度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出反馈。

时值暑期,校园宿舍的留宿、安检、登记等环节现状如何?在大学校园进出自由、日渐开放的当下,安全防范方面可能出现哪些薄弱环节?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对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9所大学的宿舍管理进行调查,记者发现,除中华女子学院外,绝大多数高校并不会对留宿的学生宿舍进行夜查,暑期留宿的在校生即便有登记,但校方也无法精准掌握在校学生是否归寝的信息。

现状调查

暑期留宿校园是否需要登记?

调查结论:大学暑期留校人数较多,均须填写申请表

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因为大学的各类活动、实习或者兼职,每年暑假都有大量学生在高校留宿,多数学校暑期留宿不会集中安置学生,学生在原寝室住宿即可。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靠近中国传媒大学北门的47号宿舍研究生楼,记者从楼管处了解到,今年暑假这栋可容纳近1500人的宿舍楼有超过200名留校的学生。该楼13级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一名女生对北青报记者说:“放假前,班主任要求我们把暑假去向报给班长并造册登记。”此外,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多所学校的留宿在校的学生表示,放假前学校都会要求他们填一张申请表,包括姓名、学号、专业等基本信息,留宿原因,还需要留下家长或者其他紧急联系人的电话。

特例

中华女子学院暑期宿舍“半军事化”管理

暑期留校要办留宿证宿管每天抽查住宿情况

在北青报记者走访的9所高校中,相比其他高校,中华女子学院显得特殊,作为北京地区唯一的女子普通高等院校,其对学生晚归、不归宿舍管理可称得上是严格。该校毕业生称其为“半军事化管理”。超过晚上十点半,女院的学生进校大门要拿留宿证,回宿舍要在宿管值班室登记晚归原因,宿管每晚会抽查学生住宿情况。

据二号楼宿舍路楼长介绍,学生暑期留校要填交申请表、住宿协议承诺书,院系批准后给学生办理留宿证,校大门保安、宿舍值班处会有留校学生名单。每个院系会在留校学生里推选一名暑期联络人代表,负责统计当天不归学生的情况,统计情况会给宿管,方便宿管查寝。如果学生连续多时不归,楼长会联系辅导员,按照学生规章制度处理。

学校三号楼宿舍平时有1900多名学生居住,在七月、八月不同时段共有1000多人居住。“我们每天晚上9点到10点会按层抽查寝室,查看学生留宿证和学生证,晚归学生要登记,不归的学生要和学生联络人给我们的名单是一样的。”一位宿管阿姨指着“晚归登记表”、“学生留宿统计表”说道。

一位陈姓保安说,“我们暑期夜间巡逻和正常上课期间是一样的,分上半夜、下半夜巡逻,每晚过了10点半就会关大门,进门要查留宿证,没带留宿证的同学要在学生留校名单上找到自己的名字。”平时,也有学生认为学校管理太严,保安说:“学校领导一直强调学校女生太多,要把学生安全放第一,我们也只能严格管理,保障她们的安全。”

在这样的校园管理制度下,学生们会怎么看?北青报随机采访了几位校园里的同学,她们表示已习惯了这样的管理办法,即使偶尔会觉得不自由。一位大二的女生说,“我们暑期留校是为了实习、社会实践等,学校地理位置有点偏,这样管理确实是为了我们的安全,可以理解。”

家长声音

开放的校园环境确实有不少隐忧

对话人:北京某高校学生家长张女士

北青报:您是否了解孩子所在大学的管理情况?对此是否放心?

张女士:我家是个女孩子。来北京上学算是第一次出门,要说不担心是不可能的。听孩子自己回来讲,宿舍的舍友基本都互帮互助,融洽相处,从这一方面来说,我比较放心。但是,我了解到学校的宿舍管理并不十分严格,有时甚至会有陌生人混入宿舍,比如刚开学时就有人入宿行骗的事件发生。尤其是现在的大学校园,任何人可以随便进入,这种开放的环境,确实有不少隐忧。

北青报:您平时会给自己的孩子讲安全方面的常识吗?

张女士:我一直对她说,要记住“防人之心不可无”,提高警惕,增强保护自身安全的防范意识,多储备遇险时求救的多种手段。因为大人不在身边,我也只能不厌其烦地在电话那头各类细节上叮嘱,如出门在外应选择在正规的旅馆与餐厅住宿与就餐,不要走人少的小巷等。当然,我更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督促校方加强管理,以学生人身安全为先。

观点

莫让安全教育变成

就事论事的应急策略

怎样避免校园安全事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对此表示,很多恶性伤害案件的发生,是有概率性的,甚至有些犯罪当犯罪人有机会的时候,他就会临时起意。我们的大学生,尤其包括年轻大学生和一些年轻女性,应有一种警觉意识。

那么,如何去应对校园伤害呢?李玫瑾认为,校园安全教育,应该纳入到我们的学校教育当中,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一年级,都应该开展社会生活当中的一些基本知识的教育。同时,安全防范也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知识。她还表示,若安全教育仅仅局限于大学,中学女生或社会女性的相关安全教育并没有随之跟进,实质上也是一种就事论事的应急策略。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不愿透露姓名的辅导员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校的安全教育极容易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不坐黑车”、“不穿着暴露”等表象上,至于其他许多潜在危险,由于没有浮出水面,则容易被忽视。从长远来看,高校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安全教育体系,而不仅包括已经发生的危险,也包括可以预见,甚至不容易想到的其他危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