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告别百分时代

首页 > 

高教

 > 清华告别百分时代

清华告别百分时代

“听说,学分绩改革了,95分和100分都一样!”

“终于可以‘任性’选课了!”

“不考虑分数,我想下学期上一门‘带劲儿’的课!”

“如果要你重读大学,你会怎么做?”

……5月15日,我校正式对外公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业评价体系”方案,并将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新的学业评价体系。

一时间,学业评价体系改革成为清华园里师生们热议的话题。

从“90分”到“A”,仅仅一个符号的变化,到底撬动了什么?

根据方案,从2015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始,学生正式成绩单中的成绩将以A、B、C、D等12档等级制形式呈现,百分制将从此成为历史。

对于这次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改革,我校副教务长郑力形象地把它比喻为“一把扳手”,在旋下分分计较的“螺丝”的同时,唤醒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实现教育从“灌满一桶水”到“点燃一团火”的转变。

然而,在中国大多数高校中,这枚“螺丝”紧悬的却恰似一把寒光凛凛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同学们私下里管它叫做“学分绩”,也就是平均学分绩(GPA)的简称。

关于学分绩的“吐槽”,也从来没有停歇。

就像师兄弟间流传的那句经验之谈:“好的选课是成功的一半”。在每学期选课时节,同学们一边打趣着学分绩这位“高冷美人”,一边互相交流选课经验、做到知己知彼。

而那些口口相传,群起而“抢”的热门课程往往具有学分高、耗时少的普遍特点。目的只有一个,得到更高的分数和更好的名次。

其实,这样以“性价比”进行衡量而不是出于兴趣来选课的现象,在中国的大学校园里十分普遍,甚至成为一种潜在规则。有的同学为了提高学分绩,甚至放弃交换学习的宝贵机会,以获得在推研和各种评优中的相对优势。

由教务处等单位联合开展的本科生学情调查结果显示,清华本科生存在着“GPA导向的学业成就观”。

在这个“指挥棒”指引下,GPA变得越来越功利化,具体体现为学生缺乏学习(下转第5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