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振钢:海大园里的慕课先行者

首页 > 

高教

 > 魏振钢:海大园里的慕...

魏振钢:海大园里的慕课先行者

在大学校园,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慕课,那就out了。在海大园,第一个吃“慕课”螃蟹的老师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魏振钢教授。当一场正在到来的教育变革———慕课来袭,他携已是教育部、山东省精品课程的《数据结构》勇立潮头,率先“试水”这场“学习的革命”,与名校、名师、名课同台竞技。

选修《数据结构》慕课的中国海洋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等学校的学生,在他们的QQ群里感叹:选好课不需要“拼人品”,“秒杀”了!有学生留言:魏老师的课,内容接地气,实际工作用得着。希望学了魏老师的《数据结构》,我们能变成万能的计算机达人。

风靡全球的MOOC(MassiveOpenOn鄄lineCourse),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英文简称,中文译为慕课。有人称是“自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有人概括为“三名一免”,即名校、名师和名课,而且免费。魏振钢给慕课的定位是:一个IT技术引发的教育技术革命叩响了高校的大门。

对话魏振钢教授,发现他对慕课有自己深刻且独到的理解和感悟。

记者:作为海大开设慕课的先行者,当技术推动教育进步的慕课潮风起云涌时,是什么力量或信念让您成为海大第一个吃“慕课”螃蟹的老师?

魏振钢:高校从教30年,一直在教学一线担任本科生的专业课教学任务,积累了较多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对于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有所思考,渴望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有所突破。这一点在我以往的习题课的上课方式上已有改变。例如,习题的讲解由学生主讲、课堂讨论、教师总结点评的方式,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初期的“翻转课堂”形式。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大学生的思维范围和视野,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慕课学习形式的出现,特别是它所倡导的“翻转课堂”、“线上线下学习”等理念,和自己的某些想法比较吻合,坚定了自己在理论授课方面改变的信念。

多年讲授的《数据结构》课程,先后被评为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山东省省级精品课。通过几年精品课程建设,积累了很多课程和学习资源,希望有更多的学生能够共享这些资源。当然了,教育部、山东省精品课程的建设,对于《数据结构》慕课的建设和上线开课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至少在信心上是一个鼓励吧。再就是学校一直鼓励进行慕课课程建设,同时在各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记者:“教你成为编程高手———中国海洋大学《数据结构》”。这是在智慧树网站及东西部高校课程联盟平台上的推荐语。有同学评价,您的《数据结构》能治好学习编程迷茫症。请谈谈《数据结构》的课程精髓是什么?

魏振钢:“教你成为编程高手”这句话是智慧树网站在帮我做 《数据结构》课程片花时,里面所讲的一句话,我可不敢这么讲。但是,这门课学习的好坏,确实对学生编程能力高低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操作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操作等的课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建立和算法设计是其精髓。在整个授课过程中,除了基础知识外,我始终注重学生问题分析建模和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了,那成为编程高手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我多次对学生强调,编程能力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本功,也是未来在IT职场竞争的利器之一。以往毕业学生的职业经历,证明了这一点。

记者:开设慕课对自己是一个新的挑战,压力一定也在所难免。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魏振钢:慕课的教学方式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全新的学习形式。对老师来讲,挑战和压力是客观存在的。针对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环节设计和组织,都需要认真思考,精心准备;还有学生的接受心理准备程度、适应能力如何,能否按课程设计的要求去完成学习任务。毕竟这种学习方式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如何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真正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是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如何保证教学质量,这是自己感觉到压力最大的一个方面。说实话,采用慕课方式上课,自己所付出的劳动,比传统上课方式要远远的多。

记者:传统课堂难免存在“老师在台上爱讲什么讲什么,学生在下面爱做什么做什么”的现象,慕课的“翻转课堂”是否能颠覆以往以“授”为主的教学方式?

魏振钢:传统课堂“老师在台上爱讲什么讲什么,学生在下面爱做什么做什么”的现象是存在的,特别是智能手机、无线网络等的出现,使这种现象愈发严重。在慕课的“翻转课堂”环节,这些现象可以改变一下,因为每个学生都要做好“讲”的准备,而且讨论是大家都要参与的。但目前由于学生人数过多,“翻转课堂”的课时数有限等因素的限制,不可能让所有学生每堂课都参与到翻转课堂中去。因此,上述这种现象很难杜绝。而且学生有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这也是我所担心的问题之一,也是今后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改进的一个方面。

我个人认为,“翻转课堂”目前看还不能颠覆传统的以“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但是一个有力的“竞争者”和“催化剂”。它促使我们传统以“授”为主的教学方式的改进和提高,特别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去研究和探索。但也不排除个别授课较差老师的课程,被慕课所替代的情况出现。“狼来了”的警惕性还是要有的。

记者:您的慕课已在线开放近两个学期,是否可以将《数据结构》慕课共享课程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

魏振钢:慕课相比传统授课的优势有:课堂时、空拓宽,学生的学习自主、自由,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在线讨论互动便捷。但是其缺陷也是明显的:情景、情感缺失,教师授课灵活性的限制,学生两极分化的趋势,对支撑技术要求高。总的来看,慕课是传统课程的竞争者、互助者、传播者和催化剂,但二者不能相互替代。

对教师而言,开展慕课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挑战和机遇:尝试新事物的乐趣;对自己的教学有信心,乐意广泛传播;更多学生的参与及认可;学生更多的质疑,更多的思考;通过论坛解惑答疑、了解学生、加深情感。

记者:有了网络,世界是平的;有了慕课,学校也将是平的。或者说,慕课能拆除大学的围墙。您认同这一观点吗?

魏振钢:慕课确实使大学的优质资源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分享,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它突破了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的围墙和界限。但是,由于历史、文化、地域等原因所形成的大学校园文化,是慕课所无法传播的。而影响一个学生在大学的学习成长因素,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外,校园文化及环境的熏陶以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慕课不能(至少目前不能)拆除大学的围墙,但它可以在学校和学校、学校和社会之间架起一座知识传播的桥梁。

既然慕课已经是“一个IT技术引发的教育技术革命叩响了高校的大门”。每一位高校教师、教育管理者和学生都将面对,回避甚至是拒绝都是不可取的。在这场教学变革浪潮的冲击下,教师如何教、管理者如何管、学生如何学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探索、研究、实践、总结。自己虽然在这方面先别人走了一步,但也是一个探究者,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结果如何也有待验证。但是,既然选择了慕课,就要认真去做。不管成功与失败,都可以将经验和教训总结,供他人参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