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经济史学家、我校83岁的赵德馨教授被评为“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全省仅有14人获此殊荣。1998年9月,时年66岁的赵先生退休。此后,他主要致力于三件事:继续学术研究,为经济史学科的发展添砖加瓦;扶植青年,提携后进,为经济史学科的发展培养人才;依托研究心得,为政府经济工作献计献策。
赵教授通过写文章,会议发言,应邀与领导人当面座谈等多种方式,对党和国家的工作献计献策。他的建议,基于博古通今的知识,特别是对1949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过程和经济工作经验的深入研究,因而具有新意,并能切实可行,受到领导和与会学者的重视。如:2011年,讨论十一五计划草案时,他说,过去中国是计划经济,那时的五年计划称为“计划”,反映了实际情况。现在,中国已是市场经济,可称为“规划”。这个建议被采纳。2009年,在讨论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时,赵教授建议,经济发展速度“10%以上”可改为“10%左右”,一是留有余地,二是经济可能转为下行。省长当场接受了这个建议。
由于赵老突出的贡献,他先后获得湖北省老教授协会颁发的“老教授事业贡献奖”、“老有所为贡献奖”,也被学校党委授予“模范老人”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退休17年争时多奉献
赵先生退休后的时间主要用在学术研究上。17年里,他完成国家课题4个,省级项目3个,自定项目3个。其中,主编4项,共计1516万多字;合著1项,30万字;独撰4项,共计236万多字;独编资料1项,140万字。这些项目大部分是退休后完成的。
赵先生平均每年要写20多万字,编资料近10万字,审定和修改书稿30万字左右。2011年至2013年的三年里,他已八十左右,仍笔耕不辍,精品力作频出:一是编辑整理国家清史工程项目《太平天国财政经济资料汇编》(已结项,待出版),140万字。(按有关文件,国家清史工程项目等同国家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二是修改《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该教材是国家普通高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项目、国家“九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重点教材项目、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删掉原书68万字中的15万字,新写了32万字,现为85.5万字,已由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三是发表论文10篇,共10多万字。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大,而且质量高。这些成果获得国家级奖1个,省级奖7个。论著中多新意。每一本书都有同行学者的评论,共30余篇。《1949-2001年:走向共同富裕的两条思路及其实践》一文,2007年被《中国社会科学》翻译成英文,刊载在其英文版上,向国外介绍。加拿大的AlbertC.S.Teoh和美国的IreneTeohBrosnahan将《黄奕住传》翻译成英文,2003年在加拿大出版。他的著作在国外被广泛收藏。日本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情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专题大事记》,36所;《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44所;《張之洞全集》,15所;《长江流域的商业与金融》,6所;《中国经济通史》,7所。在美国,以哈佛大学图书馆为例,上列的几种书都被收藏。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纳德·哈里·科斯和王宁在《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一书中写道:“关于毛泽东时代经济的史实资料,参见孙健(1992)、武力(1999)、苏少之(2002)及胡鞍钢(2008)。最为综合全面的资料可参见赵德馨(1988-1999)主编的五部系列著作。”(中文译本,徐尧、李哲民译,中信出版社,2013年1月版。第11页。)人口多的国家有收藏,人口少的国家也有收藏。如国立新加坡大学图书馆收藏有5种。
赵教授退休后,在学术研究方面,没有人给他布置过任务,提出过要求,这些项目全是他自己找的。不用扬鞕自奋蹄。他认为,作为教师,是编制中人,到了年龄,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把编制、岗位让给年轻人,是应该的。作为一个以学术为志业的学者,没有什么退休的问题,只有到了不能思考问题之时,才是封笔之日。他做研究工作,出于学者的担当和兴趣,以此为乐,乐在其中,乐此不疲。在本报2003年10月刊载的《一字歌·退休生活》中,他写道:
一纸风筝飘云天,一根钓竿鱼儿牵,一个鼠标游世界,一支秃笔字一千。
一觉睡到五更天,一柄龙泉舞蹁跹,一把喷壶润花草,一杯美酒醉诗篇。
他把做学术研究和他爱好的放风筝、钓鱼、上网、舞剑、种花等等看成一样的事,都属于闲情逸趣,是一种享受。这首歌表达他的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和潇洒的人生。
“丝尽身入药,利人达至诚”
赵教授从退休后高兴做的第二件事是帮助中青年学者的成长。家中常有各个层次的中青年来访,从本科生到教授,他都热情接待。晚饭后散步时,常有研究生在路边守候,以便陪同散步的同时交谈学问。外出开会,同行中青年学者来到住处访谈,还有在网上和电话里来请教的。凡有所问,皆尽心回答。凡有所求,皆尽力帮助。他常将自己写的书、文章和资料送给他们。他对青年人的帮助,从下述两例中可见一斑。
乔博士2011年毕业后,还想深造,请赵教授指导。赵教授说,我已退休,你跟我学,得不到博士后等名份,也没有工作岗位和工资。乔说,这些我都不要,只想得到学习中国古代史与研究方法的指导,目标是能到美国的某所名校去,把他们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知识和方法学到手。赵教授悉心指导,乔学习认真,两年后,如愿地被哈佛大学录取。
2013年,杨祖义副教授想以“20世纪中国经济史学学科群体及其理论的演进过程”为题,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他知道赵教授对这个问题作过研究,为此登门请教。赵讲了一个半小时,系统地介绍了自己几十年来在这个问题积累的知识与观点。杨认真地记录,而后细心整理,填写申请表。课题如愿地获得批准,顺利立项。事后,杨为此表示感谢。赵说,我积累这些知识,本想写成文章,为经济史学科的建设做点贡献,为后代人留下点文化遗产。现在,我八十多岁了,体力日衰,积累的知识、观点已经写不完,我不愿让它们成为废物。你能发挥它们的作用,用以完成这个课题,既了结了我的一个心愿,也显示了我对你们年轻人还有一点作用。我不仅很高兴,还要感谢你。
赵教授认为,帮助中青年学者,是传承学业的最好方式之一,这样学术才能薪尽火传,后继有人,是一个老学人应尽的承前启后的历史使命。他为此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看到年轻人取得成就,便由衷地感到高兴,得到快乐。2006年10月,当一位老教授告诉他,社会上有人调侃我们这些人是知识老化,思想僵化,血管硬化,等待火化的“四化教授”。他即时写了四首顺口溜,并以《“四化”教授赵德馨》为题,在本报发表:
“四化”天道行,不急更不惊。来时未带礼,去也作烟尘。
“四化”肚中明,心和气亦平。椟藏无美玉,洗耳听雏鸣。
“四化”纪行程,千帆逐劲风。争时多奉献,双手掖后生。
春蚕至老龄,不食只吐精。丝尽身入药,利人达至诚。
这首诗,表达了赵教授以春蚕自视,“双手掖后生”,“利人达至诚”的崇高精神与浪漫情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