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省政府决定评选的“首届吉林省专利奖”结果揭晓,我校科技中心李荣和教授申报的项目被授予“吉林省专利奖”,这是这位在教学科研战线上奋斗数十载、77岁高龄的“科研老兵”在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绩,为学校赢得的新荣誉,值得全校师生学习和敬慕。
立项申报:独具特色 强中突围
近年来,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成为教育科技领域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吉林省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高度重视专利申请和保护工作,2010年至2013年,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高达33560件。面对这样的形势,学校相关领导及职能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与省委、省政府保护知识产权政策,充分发挥专利技术为吉林省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做贡献的决策精神,大力支持和鼓励全校师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科研创新活动。
2013年9月,吉林省政府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和全省经济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专利技术对创新型吉林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决定开始设立“吉林省专利奖”。同年12月,由省科技厅、省公务员局联合面向全省开展征集首届吉林省专利奖申报项目,第一次形式审查通过的专利项目共146项,其中包括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及我校等九所大学申报的24项发明专利。其后,所有项目根据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原创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定量评分、现场答辩,从146项参选专利项目中,共评选出50项吉林省专利奖获奖项目,吉林省人民政府以吉政函【2014】25号文件发布《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颁发吉林省专利奖的决定》。
在吉林省政府颁布的获奖单位名单中,包括吉林大学和我校等五所高校。我校获奖的发明专利名称为“脲酶阴性、无豆腥味、可直接食用的大豆分离蛋白生产方法”,专利权人为长春大学,实施单位为通榆益发合大豆制品有限公司,发明人为李荣和。
其后,吉林省专利局在吉林省获专利奖的项目中,按评选排名顺序推荐前六名参评“中国专利奖”,我校在被推荐的单位中全省排名第三,在吉林省高校中排名第一,将与吉林大学一同参加“中国专利奖”评选。至此,李荣和教授申报的项目凭借其独特创新的研究内容和广泛高效的实用价值从众多拥有强劲申报实力的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获得代表吉林省参评“中国专利奖”资格。
痴心科研:百折不回 历久弥坚
多年来,李荣和教授一直在科研创新与探索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艰难前行。李荣和教授是勤劳朴实的人, 1960年,他从吉林农业大学毕业后,以其敏锐的视角关注着农作物深加工领域的发展,发现大豆深加工领域蕴藏着巨大的潜在开发价值,立即全身心投入该领域的科学研究。从此,他以科研工作者执着和钻研的精神,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在实验室和生产第一线,埋头搞科研。他主持研发的专利,曾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两次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两次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创造了省属院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零突破的先例。
作为学校科技中心学术带头人,李荣和教授经常教育团队成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效益是考验专利的试金石。专利实施转化、创造效益,为吉林省地方经济发展作出实际贡献,是提高学校综合办学实力与社会学术地位的重要途径。”多年来,李荣和教授带领学校科技开发中心的科研团队忘我工作,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我校科研实力提高作出了实际贡献,李荣和教授用科研创收为学校购置的房屋、土地、仪器设备等有形资产总值在1亿元以上。在全省事业单位中,我校科技中心属于人均创国有资产高额增值单位之一。
李荣和教授曾多次受到党和政府的表彰和鼓励。2007年被中央组织部授予“中央直接联系高级专家”称号;2000年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作者”荣誉称号;还曾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吉林省一、二届省管优秀专家”、“吉林省特等劳模”、“长春市优秀党员”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近年来,李荣和教授在我校参加全省高校重点试验室评选,国家本科院校教学水平评估、申硕等工作中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人格魅力:爱校敬业 清俭无私
身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退休老专家,却始终工作在科研第一线;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生活上却勤俭朴素,甘守清贫;三次受到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却默默无闻从不炫耀……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却在李荣和教授身上和谐地统一起来。在日常工作中,李荣和教授既是一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也是一位优秀的党员干部,他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切切实实维护集体和群众利益,尤其当个人面对金钱和福利的时候,他能全心全意的以事业为重、以科研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多年前,在全省实行房改时,为了解决科技中心教师的购房需求,李荣和教授自愿从自己应得的科研成果转化奖金中拿出100万元,为“中心”在编在岗人员分发购房款,这一举措解决了“中心”教师面临的购房困难。
多年来,李荣和教授领导研发的科研项目成果在实施转让时,按国家政策规定:“科技成果转让奖励给主要发明人的奖金应不低于转让费额度的50%”,但李荣和教授每次所得分配比例均不超过25%,其余部分都奖给其他相关人员或用于购置房屋、土地、仪器设备等校有资产。
李荣和教授在积极创造科研成果同时,积极培养团队成员,他经常说:“学生的水平超过教师,才是教师优秀教学效果的最好体现”,科研中心原编制共15人,其中获省突出贡献专家、省拔尖人才、国务院特贴等荣誉称号的人员7人,占编制人数的50%;在二、三级技术岗位评聘工作中,二级教授评上4人,三级教授1人,占部门总编制的30%。据统计,作为普通的基层单位,“中心”在拥有高职称、大称号方面,比率在全国范围内比较也位于前列。
多年来,在工作上取得的成就并未使李荣和教授恃功傲物,蜕化变质。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多年以前,省政府拨款批准他购买专用车辆,他嘱托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按国家相关要求的最低标准购车,一定要等到某型国产轿车出厂,买廉价的“爱国车”。车辆买回后,他也一直坚持上下班不用公车接送,绝不公车私用。
在科研中作中,优秀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带来经济效益是必然的。多年来,李荣和教授主持研发的科技成果一直是业内“抢手资源”,他也经常与企业高层进行磋商合作,每年接待企业平均都在50家以上,但是在磋商合作的过程中,他从没去过高档饭店或高消费餐饮场所,始终坚持热情周到而不流于奢华的简朴原则,切实做到严于律己,清俭无私。
面对未来,李荣和教授表示,在学校领导的关怀鼓励下,在相关部门支持配合下,会更加努力工作。他不断勉励自己:“盛名之下其实难符”,他几乎天天与时间赛跑,每天早五点准时起床,开始工作,节假日从不休息,努力践行自己在荣获“感动校园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的承诺:“在五年内,要以长春大学的名义,再评上一项国家科技奖,在科学出版社再出版一部专著”,为学校发展建设添砖加瓦,为吉林省经济建设作出实际贡献。
编语:如今,李荣和教授已经退休,但这位老人在科研上却没有丝毫的懈怠,每天他依然以睿智的眼光关注着国际科技领域的新动态,坚守着他无比热爱的科研事业。对此,我们有理由期待,李荣和教授这样一位志如雄川、百折不回的“科研老兵”一定会再为学校赢得新的荣誉,带来新的惊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