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考研热降温”不妨多些反躬自省

首页 > 

高教

 > 面对“考研热降温”不...

面对“考研热降温”不妨多些反躬自省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多个省份硕士研究生招生出现未完成计划的情况。其中辽宁缺额2259人,地方院校缺额最为严重,超过招生计划的10%。在广东,个别地方院校的招生计划只完成了1/3,创下历史纪录。由此宣告这场持续了20多年的“考研热”开始明显降温。

面对考研热降温,固然有国家层面研究生教育体制、培养模式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但这些都是在短期内、单单凭借我们的一己之力难以得到彻底转变的。而且,对于大学生来说,更应该从自身层面来反省下。“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降低,和研究生的自身不努力不是不无联系。特别是在文科专业,某些学生整日忙于睡大觉或者是兼职挣钱,而根本没投入多大的精力和时间去学习。

考研热降温,也不是一无是处。毕竟,以前有些考研者是出于从众心理,有些考生也是怀揣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式的功利心态。而研究生教育,本应是一种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教育形式。这种教育形式固然是为了就业,但是并不一定是为了挣大钱。如果某些人因为研究生不能找到所谓挣钱多的、体面的工作而不去考研,其实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净化、纯洁整个研究生队伍,或许能够通过把好研究生的“入口关”从而提高整个研究生队伍的教育质量。

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曾经指出过,在经历了年少轻狂之后,人们认识到他们不得不去适应周围的环境,这是人们步入成熟期的一个重要标志。面对环境,我们只能努力改变能改变的,掌控所能掌控的,而去尽力适应那些不能改变的事实。况且,岁月如沙,洗尽铅华。在时间中,一个人也许可以真的更加认清自己的能力与努力地方向坐标。

不过,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坚持做最好的自己,在读研期间,厚积薄发,让自己在知识体系及至能力素质上获得一个系统的质变,这样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才是更为深远的。而这在我国国内现时,若想收获这样的变化,恐怕是除了接受正式的研究生教育以外,别的教育方式所无法真正、难于提供给我们的。

除此之外,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下,我们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究竟是为了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而广大研究生培养机构的的方式又是什么,是企业般的大批量、标准化生产,还是个形式教育下地精雕细琢,诸此等等。毕竟,我国正式现代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肇始至今,历经的时间不长,而完善并建立起一套系统、现代、科学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动荡期难以逾越,而阵痛也难以避免,而这些阵痛,又要谁来承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