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统计,今年内蒙古应届高校毕业生10.1万人,比2010年增加6000多人,增幅为6.46%,加上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近万人,全区总计有11万高校毕业生待就业。由于人才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就业难”和“招工难”的现象依然相互交织,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人才市场仍是第一平台
3月12日上午,为期2天的内蒙古自治区2011年春季大型人才交流会暨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区内外13个省市自治区的623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23051个,岗位涉及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医药、生态农业、旅游文化、食品加工等产业,是我区人力资源市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招聘会。
上午8时10分,距此次人才交流会正式开始还有20分钟,现场已经开始人潮涌动。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0届毕业生闫立明说:“我毕业后在一个小企业工作,工资还可以,就是不太稳定,这次来看是否能碰到更合适的工作。”他说自己的理想月薪是2000元以上,希望用人单位能给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本次招聘职业最低月薪不低于2300元;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给予缴纳;试用期3个月,录用后初次签订合同期限为3年。”内蒙古西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招聘条件非常吸引人。刚刚投了简历的内蒙古财经学院应届毕业生张志峰说:“现在就业压力这么大,像这样给缴纳5险1金、月薪还在2000元以上的用人单位,竞争的人会很多。”
2天的时间, 57552人次参加招聘会,其中现场签约3457人。自治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金龙介绍,近年来,通过人才市场实现就业一直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2009年和2010年通过人才市场实现就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占当年毕业总人数的比率分别为53.4%和58%。人才市场已经成为我区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中名符其实的第一平台。
更多的就业岗位信息
“我觉得到基层锻炼对于增长我的人生阅历十分有益。”3月16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民路街道办事处兴康社区的社区民生工作志愿者闫丽娟说。去年8月,作为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往届毕业生的闫丽娟通过了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的考试,成为了一名社区民生工作志愿者,服务时间为2年。如今,每天与社区居民打交道,为居民们办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闫丽娟感到很高兴,她说:“虽然每天很忙碌,但是感觉到了生活的意义,觉得很充实。”
今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协同教育厅、团委等部门继续实施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民生工作志愿者、中小企业储备高校毕业生、农村牧区特岗教师和西部志愿者6项计划,全年选拔招募1.18万名毕业生到基层服务。此外,今年我区还将招聘3500名劳动关系协调员充实基层队伍。为将基层开辟成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我区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项目支撑、政策拉动,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建功立业。
通过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寻找新的就业增长点并带动就业,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最积极、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据统计,每新增1个个体工商户,可以带动2到3人就业,每新增1个私营企业,可以带动13人就业。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十分明显。2010年,自治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对2009年自治区本级培训的203名学员进行了跟踪服务,有60人开业,29人正在办理、110人准备办理开业手续,已带动240人就业。今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计划对7000名高校毕业生进行创业培训。
另外,今年内蒙古还将面向高校毕业生考试录用3000名公务员,公开招聘6900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为大中型企业派遣5000名高校毕业生,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内蒙古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