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择校黄牛”叫卖幼升小指标 最高31万元(图)

首页 > 

地方

 > 北京

 > 北京“择校黄牛”叫卖...

北京“择校黄牛”叫卖幼升小指标 最高31万元(图)

记者网上暗访时与一位“黄牛”的对话记录

导读:海淀重点小学30万,西城重点小学19万,东城重点小学16万……今年幼升小即将开始,一个隐蔽的群体蠢蠢欲动,他们就是“择校黄牛”,号称交钱就能上名校,要价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记者暗访发现,“择校黄牛”承诺提供的服务也是五花八门,包括跨区择校、本区内跨片择校、异地户口办齐五证、学生信息采集撤更……不一而足。

不过,被涉及的区县教委坚决否认,并奉劝家长不要上当受骗。

乱象

升学交流论坛“黄牛”到处打广告

北京青年报记者登录各大升学论坛时发现,在各式各样的升学政策帖、学区房帖、家长经验交流帖之中,时常夹杂着“重点小学名额”的字眼,发帖人多简短注明:“需要××区重点学校名额的家长,可进××群,或加QQ号×××”。

这些“幼升小”的群里,小到几十,大到几百号的家长热烈探讨各式升学相关话题,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每个群里都混杂一些“黄牛”,告知家长他们手上有一些“名额”。

“花家地、朝阳实验、五一、七一、海淀实验、上地实验、中古、宏庙,以上学校可以择校,需要的请联系。”这是一个升学群日前挂出的公告,和这个群一样,其他的群里也会有类似广告,如“2014年海淀名额:海淀实验、中关村二小、二里沟小学、翠微小学、石油附小……”,“东城名额:和四、和九、灯市口、史分、西中街……”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黄牛”们大多数只包办一个区,如只办海淀重点校,或只办东城学校,还有一位“黄牛”表明自己只负责望京的名校。

择校广告明码标价最高31万

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黄牛”市场已形成一定行业规律。首先体现为“供方市场”,即只办自己手头上的名额,家长另有需求一概不受理。多名“黄牛”都表示每年名额有限,仅六到七个名额,一个学校基本就一到两个名额。

“家长先定先得,一个学校基本只能做一单。”一位杨姓“黄牛”表示,今年家长已在他那儿预订四个学校,包括中关村重点小学和七一小学,目前手上仅剩石油附小和海淀实验小学等少量名额,“像几大高校附小,今年我就没名额,也有家长想找我办,这种给再多钱,我也办不了。”

其次,“黄牛”市场在价格上形成行业标准价。多位“黄牛”开出的价位中,中关村几所小学的均价最高,都在30万左右,如中关村一小最低29万,最高31万;海淀实验小学的均价为22万,最低20万,最高25万;上地实验小学、五一小学的均价为18万,花家地实验小学均价10万。一位“黄牛”称,每一单他们的利润基本在2万到5万不等,剩余的都是“打点费”。

行规二:“黄牛”与家长之间会签订几个学校待选

“30万能办一个重点小学,你们靠什么关系?”面对提问,“黄牛”都会表示自己与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校长有关系。往学校递材料,确认可择校后交数万元报名费。学生面试通过,接到学校开学通知后,数万元择校费交给学校。正式入学后,家长向“黄牛”交齐余款。

一般来讲,“黄牛”与家长之间会签订几个学校,一个不成还有下一个。声称已有三年经验的择校“黄牛”“王子”(网名)告诉记者,他收了钱,托关系再联系学校校长,“当然也有校长不接这钱的,这种学校就办不了,我们也会直接告诉家长。在我这儿办的,一定要有保底学校,我们协议里要签四个学校做选择,这样比较保险。”

“王子”说,他每年都能办成几个重点小学名额,只是近两年部分学校不好办了,“像黄城根小学,现在再多钱我也办不进去。”

行规三:跨区择校失败孩子也不会无学可上

家长还有一个担心就是择校失败后孩子没学可上。对此,多个“黄牛”表示,每个孩子在幼升小之前都要到所在区县进行信息采集,信息采集实际上是可以撤销的。一位“黄牛”表示,他曾有过办择校失败的经历,最终家长撤销了跨区的采集信息,回原籍重新登记信息。

根据这个“黄牛”的经验介绍,办理跨区择校时,家长不要着急参加自己原籍的信息采集,“先跨区采集信息,若择校失败,可以撤销采集的信息后,回原区采集。只要在原片区截止的最后一天采集,都来得及。”北青报记者向各区县核实,现今的信息系统管理确实提高了跨区择校的风险,但是择校失败后,学生信息还是可以回到原区县教委进行信息“补录”,只不过“补录”是在学校的正常录取之后进行,所以录取进程会受到影响,最终所录取的学校有可能不如正常录取时的学校令人满意。也就是说,跨区择校失败后,孩子不会面临无学可上的风险,而是有没有好学校可上的风险。

教委回应

“校长敢收钱就是找死”

面对“黄牛”声称花钱就能上名校,一些区县教委坚决给予否认,称几十万一个名额纯属“黄牛”诈骗。

海淀区教委负责人坚决否认30万能上海淀重点小学的说法,“校长也不敢卖名额,而且今年更不会。今年这么严,没有条子生,绝对不可能卖名额。从党的纪律,从学校的发展来说,校长个人收这钱就是找死。”

对于活跃在暗处的“黄牛”,海淀区教委规劝家长不要上当受骗,“这些人就是利用家长上好学校的迫切心情和压力,从中赚一笔钱。今年海淀招生很严格,这个就是诈骗,哪能收30万干这事,现在也不让收费,义务教育都不让收费,校长收的话就是贪污,也不敢,这是违纪。让家长们举报吧!凡是收几十万的,直接向海淀区教委举报,或向公安局报案。”

西城区教委也表态,这样的中介行为与他们没有关系,但中介各种炒作手法他们确实没法管控,“明码标价卖学位的做法,我们不可能和他们合作这种事情。”本版文/本报暗访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