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年龄偏大 从出成果到获奖平均要18年

首页 > 

留学

 > 诺奖得主年龄偏大 从...

诺奖得主年龄偏大 从出成果到获奖平均要18年

【北京日报 - 新闻资讯】诺奖得主年龄偏大 从出成果到获奖平均要18年 《诺奖得主年龄偏大 从出成果到获奖平均要18年》新闻由北京日报10月20日报道,转载。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正在逐项公布。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日前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自1901年首次颁奖以来,诺奖已颁发560次,873人次和组织获奖,其中个人844个、组织22个。记者统计物理学奖获得者获奖年龄时发现,一个物理学家从做出贡献到获得认可,平均需要等待整整18年。

获奖者平均年龄59岁

1901年至2012年,全世界共有835人次获奖,平均年龄为59岁。其中,物理学奖平均55岁、化学奖平均57岁、生理学或医学奖平均57岁、和平奖平均62岁、文学奖平均64岁、经济学奖平均67岁。

此前,有专家对物理学奖获奖者年龄统计分析后发现,他们做出代表性贡献的平均年龄是37岁。但是,他们获奖的平均年龄是55岁,这就意味着,他们要等待整整18年,成果才能被认可。近10年来,物理学获奖平均年龄67岁,等待时间高达30年。

最年长者90岁 女性仅为男性1/20

截至目前,诺奖共为844人颁奖。获奖者中,最年轻的是英国人劳伦斯·布拉格。1915年,他以对X射线晶体结构的研究而获物理学奖,当时仅25岁。更为有趣的是,他和父亲一起分享了这一奖项。

其他获奖者就没有这么幸运。记者统计,有49人获奖时低于40岁,且大多数获物理学奖,超过80岁的高龄获奖者40位。年龄最大的,当属生于莫斯科、加入美国籍的里奥尼德·赫维克兹,他于2007年因最早提出“机制设计理论”而获得经济学奖,其时已90岁。诺奖获得者阳盛阴衰,女性仅有44位,只有男性的1/20。

4人梅开二度

获诺奖实属不易,能够梅开二度,更是凤毛麟角。全世界仅有四位科学家获此殊荣。他们是:波兰裔法国女物理学家、化学家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物质和发现并提炼出镭和钋,获1903年物理学奖和1911年化学奖。美国物理学家巴丁,发明世界上第一支晶体管和提出超导微观理论,分获1956年和1972年物理学奖。美国化学家鲍林,将量子力学应用于化学领域并阐明了化学键的本质、致力于核武器的国际控制并发起反对核实验运动,获1954年化学奖和1962年和平奖。英国生物化学家桑格,发现胰岛素分子结构和确定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及结构,分获1958年和1980年化学奖。

【北京日报 - 新闻资讯】诺奖得主年龄偏大 从出成果到获奖平均要18年

国际红十字会曾三度获奖,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曾两度获奖。

6对父子同获奖

居里夫人不仅是第一位获奖的女性,也是第一位两次在不同领域获奖的人。1903年,她和丈夫共同获得物理学奖,1911年她又单独获得化学奖。居里家族成就不止于此,她的大女儿伊雷娜又在1935年和丈夫共同获得化学奖。

除布拉格父子,还有五对父子同获奖。他们是分别获1906年和1937年物理学奖的汤姆逊父子、分别获1929年和1970年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奥伊勒父子、分别获1922年和1975年物理学奖的玻尔父子、分别获1924年和1981年物理学奖的西格巴恩父子、分别获1959年和2006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和化学奖的科恩伯格父子。

实现梦想 唯有坚守

10月10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今年的文学奖授予加拿大女作家门罗。当满头银发的门罗出现在国人面前时,人们唏嘘不已,她已经是一位82岁高龄的老人了。

84岁的希格斯、83岁的卡普拉斯、80岁的恩格勒特……今年9位获奖者,平均年龄已经超过72岁。难怪网友直呼:再不获奖他们就太老了。

面对这些两鬓斑白、满脸皱纹的老人,人们不由得对他们肃然起敬!回望他们所走过的成功之路,人们不由得对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充满感慨。

坚守是通往成功的阶梯。这些大家都有一个共性,他们心无旁骛地坚持自己的梦想,经历成功与失败洗礼,最终走进了成功之门。门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的写作意志从未动摇,没有其他东西能吸引她。谢克曼也说,获奖并不能改变他的生活。

低调是成功首要的品格。成功需要创新,也需要接力。科学高峰,需要踩在别人肩膀上,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攀登。无论是自称“家庭主妇”的门罗,还是“自认不配”用自己名字命名玻色子的希格斯,无一不是谦逊低调、淡泊名利的典范。正是低调的作风,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创造了辉煌。

积累是取得成功的方法。每一项科学研究,都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累,对于科学家来说,不仅需要知识的积累,付出更多的耐心,而且需要时间的积累,接受同行和时间的验证。这就需要整个社会都来关心科技事业,关心科学家,为他们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

【北京日报 - 新闻资讯】诺奖得主年龄偏大 从出成果到获奖平均要18年

诺奖获得者缘何年龄偏大?

59岁,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平均年龄,为何诺奖获得者年龄普遍偏大?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陈香美教授对记者表示,一项重要的科研成果从提出到获得诺贝尔奖一般需要数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为科研成果需要反复检验。有的科学家可能年轻时就提出一项新发现,但可能几十年后才能获奖。如高锟从1966年提出光纤通信理论到2009年获奖,经历了43年时间。

正如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钱永健所说,“我的论文发表15年后,我便获得了诺贝尔奖,这点和‘光纤之父’高锟相比,我是幸运的”。今年因“上帝粒子”而获奖的两位科学家已年近八旬,他们的理论从提出到被证实,再到获奖,时间跨度也近半个世纪。即使如此,该理论也并非完美。

当然,有时科学发现被证实也会很快完成,比如1956年杨振宁、李政道发现宇称不守恒定律,在吴健雄1957年的实验中得到证实,引起科学界的震荡,同年二人获诺贝尔奖。“不过,一般来说,科学发现的证实都需要很长时间,一项新发现或理论得到科学界的普遍认可经历着‘艰难’的过程。”陈香美说。

国人何时能拿诺奖?

中国何时能在诺贝尔科学奖方面有所突破?科技部部长万钢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国内一些重要成果,比如中微子振荡、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高温超导等等“已经有些苗头”,应予其稳定支持,符合科学研究规律,绝不能心浮气躁,绝不能拔苗助长。“我相信中国人总会有一天登上世界的高峰。”

9月,中科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校长黄维在新生开学典礼上做预测:“十年之后的中国,像诺贝尔奖这样的国际性重要指标,在中国大地出现应该将会成为常态,而不是个案……”

一些专家认为,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国人距诺贝尔物理学奖最近。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说,中国在高能物理方面的成就与贡献是世界一流的,中国高能研究无论理论还是实验,其水平在世界上也是先进的。

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也承认,在物理学领域,尤其是最近10年,由于国家投入的增加,国家科研实力大大提高。当国外提出信息时,国内很快就可以跟上,而且能出很有水平的文章。但他认为,“现在迫切的问题是,中国要更多地鼓励原创性,尤其需要一批对科学有追求的年轻人,乐于做科学研究,当我们拥有更多这样的年轻人参与时,诺贝尔奖早晚要到来。”

【北京日报 - 新闻资讯】诺奖得主年龄偏大 从出成果到获奖平均要18年

正如华裔科学家钱永健所说,年轻人对科学的真正喜好才是科学进步的轨迹。“对科研成就,不同人有不同的评价,获奖与否并无评估标准可言,我也仅是跟随我的兴趣,青年人更应该跟随自己的喜好去学习、做科研,不断犯错,打破旧思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