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各州高等教育主管致力加强师资培育 2013年08月28日 11时讯
两个全美公立高等教育相关专业协会的领导人7月11日发布联合公告,强调未来将携手加强改善学校教师及校长的培育计画。
州立高等教育行政首长联席会(The State Higher Education Executive Officer)和全美州立教育系统主管协会(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ystem Heads)在声明中共同呼吁各州政府减少教师训练相关条约规範,多增加培训教师实习教学经验。
州立高等教育行政首长联席会执行董事保罗·林根费尔特在书面公告中指出:「在21世纪,要让更多学生能成功,我们需要新的方案:一个结合更明确的目标、更具弹性与创造力的计画和更成熟与多元化的测量方法的方案,能让领导者和执行者及时衡量成效,并了解如何持续改进。」
为达成此项目标,这些专业团体将寻求方法来提高师资培育学科课程内容的要求及标準,并提供教育学院的学生在就业之前充分的实习机会以使培育计画更具竞争力。此外,联席会也认为,老师在进入职场后,应有更多的专业发展机会及取得具有多种绩效指标数据来协助评估专业训练成效的管道。
在新闻稿中,两会引用由全美州级教育主管委员会 (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 2012年12月的一份报告(注1)所提到为提高学生大学入学及就业準备,而对教师和校长培育计画的建议。这份报告所指的「準备任教的教师」(a learner-ready teacher)是指一个已经準备就绪帮助学生发展迈向成功所需知识与技能的行为典範,这些能力包括批判和创造性思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跨学科的学识、合作与团队精神及持续终身学习。
综言之,教师应对所任教学科内容有精闢的认知,并知道如何去教导学生学习。教师要能因材施教,设定学习目标,运用个别化教学方式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学习挑战。教师要关心学生、激励并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 随时蒐集、解释并运用学生学习成果掌握学生学习进度,并适时调整教学方向; 教师并且应有系统的反映、持续改善及协助学生解决学习困扰问题; 教师更要具有领导能力和与学生共同负担学习成败的责任感。
而所谓「适任的校长」(a school-ready principal)也就是在就任第一天就能将自己的精神、知识与专业技能汇入工作中,随时去协助、激励同仁以改进校园学习环境,确保所有学生都做好进入大学及就业的準备。对外,校长要能塑造学校的愿景、使命和策略目标,持续提升学生学习并适时对学校所属社区的期望有所回应。为达到学校改造的目标,校长应善用绩效数据资料来领导,策略性的调整人力、时间、资金和学校流程来持续增进学生学习成果和个人成长,以维持校园向学风气及校园环境安全。校长要能集合众力发展、落实和改善一个完备的流程以利选择、引导、支持、评估和留住优秀教学和行政人才。校长要注重推动培育和支持教师专业成长,并适当地授权。校长也须认知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带领与支持推广学习风气到学生的家庭和社区,回应社区学习上的需求与兴趣,并将社区资源与学校整合。
【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各州高等教育主管致力加强师资培育在六月中,一份由「全国教师品质协会」(National Council on Teacher Quality)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U.S. News & World Report)公布的报告(注2)中,在评比全国1,130所教育学院(约包括全国99%传统师资培训课程)师资培育计画的品质后,给予一个乏善可陈的「平庸无奇」评价公诸于世。这份报告无疑是「最后一根稻草」,激起州立高等教育行政首长联席会和全国州教育系统协会领导者对重整师资培育计画的决心。
注1: 请见「责任与承诺:2012年全美州级教育主管委员会报告」注2: 请见「平庸无奇:美国师资培育计画被批判」
译者: 潘宜欣
本文章来源于台湾教育部,请我们一起了解下台湾教育的一些情况吧。台湾与祖国大陆一样,有着浓厚的重视兴学办教的传统。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就在台湾开始兴办教育事业。17世纪中叶,在孔庙设立“太学”,陈永华为“学院”,也是“太学”的主持人,可以说是台湾最早由中国人自己建立的学校。陈永华不仅自己鼓励乡社办小学,还重视高山族的教育,鼓励高山族送子弟入学。清政府治理台湾后,更重视台湾的教育事业,在台湾逐步建立府学、县学和社学,历任巡台长官都兼任台湾的学政(教育长官)。福建巡抚沈葆桢入台主持防务后,为发展东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指示举办“番学”,从此高山族的教育得到了重要发展。台湾逐渐建立起包括“太学”、府学、州学与“番学”在内的初步教育体系。当时的“太学”,相当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府设府学,州设州学,可以说是一种中等教育;乡社设社学,即乡塾,为初等教育;“番学”为少数民族教育。同时台湾也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台湾建省后,第一任巡抚刘铭传推行革新,在教育上先后设立了“西学堂”、电报学堂等学校,已具备现代学校的雏形。如西学堂有较完备的设施,课程不再限于儒家经典,还设有外语、历史、地理、测绘、算学、理化等。这些措施,为台湾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台湾教育的起源1630年代,跟随荷兰东印度公司来台的传教士干治士()利用罗马拼音将台湾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语言文字化,并利用该文字开堂教授圣经。该文字因为 东印度公司传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称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各州高等教育主管致力加强师资培育 1636年,荷兰传教士罗伯图斯·尤钮斯(RobertusJunius)更开始在新港社创立学校招收平埔族学童,教授新港文、圣经与罗马文字。后来,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类似由传教士设立的教育机构。这些学校,就是台湾教育的启蒙。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