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新生人数持续增加造成校舍(教室)容量不足

首页 > 

留学

 > 英格兰新生人数持续增...

英格兰新生人数持续增加造成校舍(教室)容量不足

【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英格兰新生人数持续增加造成校舍(教室)容量不足 2013年07月05日 12时讯

英国国家审计局(National Audit Office)近日向英国政府提出警告,至今(2013)年9月英格兰将额外需要可以容纳约25万名学生的校舍(教室)空间,以因应快速增加的新生人数并维护其受教品质。 国家审计局于今(102)年3月发布的「新校舍空间资本门补助报告」(Capital funding for new school places)指出(注1),至今年九月时,预估将额外需要25万6千名中小学学生的教室容量,这之中的24万名学生教室空间量是属于小学阶段,而且有37%的需求是在伦敦市内。虽然教育部在过去两年里,已经增加了对地方政府的经费补助,以及新设了81万5千名学生的教室容量,未来仍然有严重的教室容量问题。 英国自从2001年起人口出生率开始增加,进入小型的婴儿潮阶段(注2),自2003年至今(2013年)出生率共增加了6%,加上许多在英国境外出生的婴儿进入到英国本土,使得新生人口逐渐攀升。官方数据显示,英格兰与威尔斯的新生婴儿数,过去十年来成长了22%。今年一月政府统计数据反映,共有2,299个五到七岁的班级中,其班级人数超过了政府所规定的每班30人之上限(注3),凸显了人口成长所造成的教室空间问题。 该报告同时指出地方当局在匆促地应付教室空间短缺的问题时,将可能影响教育的品质。该报告预测,由于地方当局接收到的资本门经费不足,将导致班级学生人数超过规定的每班30人的上限,或者势必牺牲掉某些专科设施,如图书馆、游戏场或音乐教室可能转型为一般学生教室,以敷使用。另外,英国卫报指出,政府所支持的公办民营学校及自主学校的扩张反而恶化了原本学校教室容纳量不足的现象。因为公办民营与自主学校直接受中央教育部管控,不受地方当局的监督,因此,地方当局无法要求这些学校扩增教室容纳量来吸收扩增的学生新生人数,部分地方当局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将可能扩增原本表现不佳的公立学校教室空间以应付地方的教育需求。英国国会议员就表示,英格兰将因短缺25万名小学学生教室空间而影响学生受教品质。 提出该报告的委员会则表示,中央与地方政府对于英格兰小学新生人数的急遽增加均未能快速因应。对于学生人数的实际增加数额以及地区,均没有适当的因应计画与策略方案。报告同时也指出,整体政府忽略了学校空间短缺可能造成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危机。虽然地方政府依法有权责确保地方学校有足够的校舍空间,但是教育部中央有责任提供地方政府足够的资本门经费与监督。然而,政府目前并不清楚这样的经费是否足够供应新的教室空间所需。

【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英格兰新生人数持续增加造成校舍(教室)容量不足 国会两党也对此激烈交锋论辩,联合政府指责这样的教室空间不足乃是前任执政政府忽略的结果,联合政府花费在新建学校教室经费上,远远是上一任工党政府的两倍,如学校部长David Laws(Schools Minister)表示,近两年来联合政府已经提供额外的8万名学生的教室空间。对此,工党则反击表示,学校空间不足的情形是从2010年后联合政府执政后开始恶化的,同时,影子内阁教育部长Stephen Twigg(Shadow education secretary)表示,联合政府删减了教育资本门预算达58%,而且公办民营与自主学校被设立在已有足够校舍空间的地区,并非设立在空间不足的地区,造成了教育经费的浪费,也恶化了教室空间不足的问题。 虽然国家审计局的报告指出,这样的供给量依然未能因应学童人数的快速增加需求。整体而言,2014-15学年,仍然额外需要25万6千名中小学学生的教室容量。财政部长Danny Alexander则于报告发布前,抢先宣布将于2021年之前,投入75亿英镑新增50万名学生教室空间于现存的学校以及新的公办民营及自主学校上。其中,将于2015年之前,优先投入50亿英镑以解燃眉之急。

注1:该报告全文及摘要可逕上英国国家审计局(National Audit Office)网站下载,网址:http://www.nao.org.uk/report/capital-funding-for-new-school-places/注2:英格兰新生儿人口出生数变化表资料

【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英格兰新生人数持续增加造成校舍(教室)容量不足 http://www.nao.org.uk/report/capital-funding-for-new-school-places/

本文章来源于台湾教育部,请我们一起了解下台湾教育的一些情况吧。台湾与祖国大陆一样,有着浓厚的重视兴学办教的传统。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就在台湾开始兴办教育事业。17世纪中叶,在孔庙设立“太学”,陈永华为“学院”,也是“太学”的主持人,可以说是台湾最早由中国人自己建立的学校。陈永华不仅自己鼓励乡社办小学,还重视高山族的教育,鼓励高山族送子弟入学。清政府治理台湾后,更重视台湾的教育事业,在台湾逐步建立府学、县学和社学,历任巡台长官都兼任台湾的学政(教育长官)。福建巡抚沈葆桢入台主持防务后,为发展东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指示举办“番学”,从此高山族的教育得到了重要发展。台湾逐渐建立起包括“太学”、府学、州学与“番学”在内的初步教育体系。当时的“太学”,相当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府设府学,州设州学,可以说是一种中等教育;乡社设社学,即乡塾,为初等教育;“番学”为少数民族教育。同时台湾也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台湾建省后,第一任巡抚刘铭传推行革新,在教育上先后设立了“西学堂”、电报学堂等学校,已具备现代学校的雏形。如西学堂有较完备的设施,课程不再限于儒家经典,还设有外语、历史、地理、测绘、算学、理化等。这些措施,为台湾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台湾教育的起源1630年代,跟随荷兰东印度公司来台的传教士干治士()利用罗马拼音将台湾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语言文字化,并利用该文字开堂教授圣经。该文字因为 东印度公司传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称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1636年,荷兰传教士罗伯图斯·尤钮斯(RobertusJunius)更开始在新港社创立学校招收平埔族学童,教授新港文、圣经与罗马文字。后来,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类似由传教士设立的教育机构。这些学校,就是台湾教育的启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