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长久的学生生涯

首页 > 

留学

 > 更长久的学生生涯

更长久的学生生涯

【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更长久的学生生涯 2013年04月08日 02时讯

学校生活对欧洲中学生来说可称得上颇具吸引力,大约有四分之三的中学生希望能够延长自己的学校生涯。整体而言欧洲学生都不希望太早决定未来的职场方向,大多数的人都希望能够在学校里待得更久一点。

根据一个涵盖八个欧洲国家的国际性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的学生都希望对于未来之路的选择能够保有一个开放的空间。这个研究由教育学者Andreas Walther负责,他也是「欧洲教育进程调节计划」的领导人。此次研究的区域涵盖了德国、法国、英国、芬兰、义大利、荷兰、波兰和斯洛维尼亚。接受访问的人数高达12,000位学生、家长、教师和专业人员。

Walther表示,德国的"三种分流"中学制度让当地的学生很难保持弹性。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5%的德国学生希望在9或10年级之后能够继续上学,而所有受访国家的平均值则为71%。Walther:「才念了十年的书就要决定从事哪一行似乎太早了一点!」。此外,德国的转学制度夺走了学习动机,也迫使青少年必需做出决定。Walther继续说:「转学往往是一种转折点」。

芬兰和斯洛维尼亚与德国则截然不同,所有的学生在九年级之前都没有分别,学校里除了教师之外还有社工人员,九年级之后的各项教育都有取得大专入学资格的管道,这让弱势家庭的子弟也有很好的机会晋身至较高的层次。专家们对于德国学制的建议是"减少转学的通路"。德国过早(小学毕业,大多是四年级之后)决定学校类型的做法也受到专家们的批评。

其余的研究结果还包括了教师们觉得自己的工作过于繁重,担任社工的时间甚至比教书的时间还要长。除此之外,学生们对于老师的不信任感也是令人关注的一点,大部分的学生在学校遇到问题时是向亲戚或朋友寻求协助,因为只有五分之一的学生信任他们的老师。

参考资料

【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更长久的学生生涯 教育体系。当时的“太学”,相当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府设府学,州设州学,可以说是一种中等教育;乡社设社学,即乡塾,为初等教育;“番学”为少数民族教育。同时台湾也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台湾建省后,第一任巡抚刘铭传推行革新,在教育上先后设立了“西学堂”、电报学堂等学校,已具备现代学校的雏形。如西学堂有较完备的设施,课程不再限于儒家经典,还设有外语、历史、地理、测绘、算学、理化等。这些措施,为台湾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台湾教育的起源1630年代,跟随荷兰东印度公司来台的传教士干治士()利用罗马拼音将台湾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语言文字化,并利用该文字开堂教授圣经。该文字因为 东印度公司传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称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1636年,荷兰传教士罗伯图斯·尤钮斯(RobertusJunius)更开始在新港社创立学校招收平埔族学童,教授新港文、圣经与罗马文字。后来,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类似由传教士设立的教育机构。这些学校,就是台湾教育的启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