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教学阶段的教育工作者对于科技使用的观点有所差异

首页 > 

留学

 > 不同教学阶段的教育工...

不同教学阶段的教育工作者对于科技使用的观点有所差异

【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不同教学阶段的教育工作者对于科技使用的观点有所差异 2013年03月22日 12时讯

根据一项全国的调查研究发现,小学老师、校长比高中老师、校长可能较看重学校领导者使用科技的能力。

此调查结果是该项研究中的一项发现,此研究将老师与校长对于众多议题的观点进行剖析,从工作量到工作满意度调查。此调查,虽未将教育工作者对学校採用科技的意见有较多的着墨,但结果,却揭露不同教学阶段的老师与不同职位的教育工作者,对科技重要性的观点有所差异。

举例来说,百分之54的受访国小校长,认为校长知道如何使用科技是成为有效学校领导人的重要条件,但却只有百分之39的受访高中校长抱持着相同观点。

同样发生在老师身上,分歧依然存在。百分之50的受访国小老师认为科技技能对校长来说是重要的,然而,却只有百分之39的受访高中老师认同此论点。

不同教学阶段的教育工作者,对于使用科技的重要性抱持着不同看法,此差异背后的原因,仍有待探讨。是否代表国小老师与校长比高中老师与校长更能够善用教育科技的长处,以及避免落入误用科技的圈套吗?或是,因为年资的因素,导致对科技的看法不同?此外,值得提及的是,相较于高中老师与校长,国小老师与校长,除了强调科技对校长领导的重要外,还有其它许多不同的技能与经验。例如,国小校长与老师比高中校长、老师更看重学校领导者能否善用学生表现的资料来改进教学成效、他们是否能採用多种方法来评估教师的表现、以及是否曾有担任导师的经验。

整体来看,百分之85的校长认为,重视善用资料,为校园领导的重要技能;只有百分之50的校长,看重使用科技的技能。以老师来说,他们认为,校长应具备的技能与教育经验相较,能否使用科技也非极度关键。

资料

【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不同教学阶段的教育工作者对于科技使用的观点有所差异 教育体系。当时的“太学”,相当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府设府学,州设州学,可以说是一种中等教育;乡社设社学,即乡塾,为初等教育;“番学”为少数民族教育。同时台湾也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台湾建省后,第一任巡抚刘铭传推行革新,在教育上先后设立了“西学堂”、电报学堂等学校,已具备现代学校的雏形。如西学堂有较完备的设施,课程不再限于儒家经典,还设有外语、历史、地理、测绘、算学、理化等。这些措施,为台湾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台湾教育的起源1630年代,跟随荷兰东印度公司来台的传教士干治士()利用罗马拼音将台湾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语言文字化,并利用该文字开堂教授圣经。该文字因为 东印度公司传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称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1636年,荷兰传教士罗伯图斯·尤钮斯(RobertusJunius)更开始在新港社创立学校招收平埔族学童,教授新港文、圣经与罗马文字。后来,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类似由传教士设立的教育机构。这些学校,就是台湾教育的启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