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半数以上南韩外国留学生,无法听懂老师以韩语授课 2013年03月08日 03时讯
今年2月18日,某调查结果公布,在南韩各大学就读中的外籍留学生,超过半数以上无法听懂教师以韩语授课。
这项调查是由南韩教育开发院(Korea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stitute - KEDI)实施的,抽访就读四年制大学的外籍生1,000名;他们在学校听教授用韩语讲课,理解授课内容不及百分之60的人数,约佔百分之55。
该调查主持人进一步指出,外籍学生中,10分之1根本听不懂课堂上老师讲什幺。若以来自亚洲国家的外籍生与来自北美及欧洲的外籍生相比,北美与欧洲外籍生听教授用韩语讲课,更感困难,其听懂程度,百分之70的学生达不到讲授内容的百分之60。
外籍生的韩语能力怎会如此的差呢?该调查研究小组的研析结论是:各校院在审查外籍生入学申请时,对韩语能力的要求,太过宽鬆,大多仅要求通过韩语能力测验基础级。
仅有基础级韩语程度的外籍生,不仅在校听课困难,平时与同学相处、与教授沟通都很有问题。
为此,该调查研究小组呼吁各校院:务必强化外籍生入学后的韩语训练,同时,设法提供其他各种补救教学措施,一方面提升外籍生的韩语能力,一方面帮助他们有较佳的生活适应。
本文章来源于台湾教育部,请我们一起了解下台湾教育的一些情况吧。台湾与祖国大陆一样,有着浓厚的重视兴学办教的传统。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就在台湾开始兴办教育事业。17世纪中叶,在孔庙设立“太学”,陈永华为“学院”,也是“太学”的主持人,可以说是台湾最早由中国人自己建立的学校。陈永华不仅自己鼓励乡社办小学,还重视高山族的教育,鼓励高山族送子弟入学。清政府治理台湾后,更重视台湾的教育事业,在台湾逐步建立府学、县学和社学,历任巡台长官都兼任台湾的学政(教育长官)。福建巡抚沈葆桢入台主持防务后,为发展东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指示举办“番学”,从此高山族的教育得到了重要发展。台湾逐渐建立起包括“太学”、府学、州学与“番学”在内的初步教育体系。当时的“太学”,相当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府设府学,州设州学,可以说是一种中等教育;乡社设社学,即乡塾,为初等教育;“番学”为少数民族教育。同时台湾也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半数以上南韩外国留学生,无法听懂老师以韩语授课 台湾建省后,第一任巡抚刘铭传推行革新,在教育上先后设立了“西学堂”、电报学堂等学校,已具备现代学校的雏形。如西学堂有较完备的设施,课程不再限于儒家经典,还设有外语、历史、地理、测绘、算学、理化等。这些措施,为台湾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台湾教育的起源1630年代,跟随荷兰东印度公司来台的传教士干治士()利用罗马拼音将台湾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语言文字化,并利用该文字开堂教授圣经。该文字因为 东印度公司传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称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1636年,荷兰传教士罗伯图斯·尤钮斯(RobertusJunius)更开始在新港社创立学校招收平埔族学童,教授新港文、圣经与罗马文字。后来,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类似由传教士设立的教育机构。这些学校,就是台湾教育的启蒙。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