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代表的感慨(10.17)

首页 > 

留学

 > 海归代表的感慨(10...

海归代表的感慨(10.17)(图)

海归代表的感慨(10.17)1

10月15日,秋日的北京,艳阳普照。正午,海归代表李岳生步出人民大会堂,心潮澎湃:“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对科技人才十分重视,让我深受鼓舞。”李岳生动情地说。 今年55岁的李岳生,在血防战线已经干了34年。1973年,21岁的李岳生从湖南医学院毕业后,来到洞庭湖畔干起了血防工作。他目睹了湖区人民遭受血吸虫病危害的现状,暗下决心:依靠科技消灭“瘟神”血吸虫。查访归来,他顾不上休息,守着盏煤油灯,啃着英语字典,阅读国外资料。1989年,李岳生偶然得知世界卫生组织将就“血防”课题在全球招标,他连夜组织专家开会,带着课题只身前往欧洲参加血吸虫病防治国际论坛,获得32万多美元的课题经费,实现了中国血防专家在世界卫生组织课题招标零的突破。 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安徽组织举办了一个“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讲习班”。李岳生操着一口并不流利的英语,硬着头皮和WHO主管血吸虫防治的官员莫托交上了朋友,并通过他结识了国际上一些知名的血防专家,也第一次打开了一扇走出国门、放眼世界的大门。 为了拓宽视野,追踪国际科研最新动态,李岳生开始远涉重洋:1991年,奔赴巴西进修免疫学;1995年,赴澳大利亚昆士兰医学研究所开展合作研究;1997年,再次赴澳攻读博士学位。2000年底,李岳生以昆士兰大学最优秀的毕业论文一举获得博士学位,并被评为年度优秀博士生。 然而,国外的优厚条件没有留住他,妻儿的需要没有拦住他,疫区百姓的无奈和痛苦深深牵着他的心……“疫区就是我家,我不能看着乡亲们遭受病痛!” 2002年,李岳生受命担任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所长。在他的带领下,湖南省血防研究所先后与世界卫生组织、瑞士、美国等10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申请到12项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争取到2000多万元国外课题经费。2005年,李岳生获得由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院(HHMI)授予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国际研究学者奖。 “血吸虫病的流行因素复杂,流行环节不易阻断,控制血吸虫病的蔓延仍是任重而道远。根据国家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08年血吸虫病要得到很好的控制,到2015年,要争取阻断血吸虫病的传播。”李岳生说,“我很想在查螺灭螺、查病治病的应用性技术上有所突破,并着手开展诸如分子生物学、疫苗、基因等一些基础性的研究,以便更好的和国际接轨,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疫情,真正地战胜瘟神……”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