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国内独中生升学率75% 2012年11月30日 10时讯
国内选择到独立中学就读的学生日益增加,根据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日前公布的一项2010年全国华文独中毕业升学概况报告显示,受调查的6227名学生当中,共有4 709人或75.53%选择继续升学,而台湾仍是独中生到国外深造的首选地点。
董总署理主席邹寿汉指出,在4703名选择升学的学生中,共有2581人或相等于54.88%选择到国内私立大学或外国分校升学,其次则是到国外留学,佔了40.57%。其余的214名或4.55%则不详。
"在能够掌握升学地区的受调查学生当中,共有1908名到国外留学,当中以台湾最多,共有992名或相等于51.99%,接着是新加坡481名、中国153名、澳洲109名、香港32名、英国47名、日本23名、纽西兰13名、美国10名、瑞士14名与爱尔兰12名。"
邹寿汉补充,随着马来西亚政府承认中国大学文凭,他相信未来前往中国深造的独中生将会持续增加。
他说,选择到国立大学深造的独中毕业生仅有14名或佔0.31%,因此他也预测,若是马国政府宣布承认独中统考文凭,基于其他条件上的限制与不容易获得第一志愿科系的分配,相信在短期内到国立大学升学的毕业生不会大幅度增加。
另一方面,董总也揭露,北马部分独中因为没有过于重视政府考试,因此在大马教育文凭成绩放榜后面对流失30至35%的学生,早前更一度流失50%的学生,情况相当严重。
邹寿汉指出,学生往往在高二参加政府考试后,就到私立学院选修双联课程,不过,他认为,独中生放弃统考是不正确的观念,也不是好现象。
他提醒独中生说,统考是非常重要的评估,加上获得许多海外的大专承认,同时也获得马来西亚、中国、英国和日本颁发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显示统考的水準与公信力。
本文章来源于台湾教育部,请我们一起了解下台湾教育的一些情况吧。台湾与祖国大陆一样,有着浓厚的重视兴学办教的传统。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就在台湾开始兴办教育事业。17世纪中叶,在孔庙设立“太学”,陈永华为“学院”,也是“太学”的主持人,可以说是台湾最早由中国人自己建立的学校。陈永华不仅自己鼓励乡社办小学,还重视高山族的教育,鼓励高山族送子弟入学。清政府治理台湾后,更重视台湾的教育事业,在台湾逐步建立府学、县学和社学,历任巡台长官都兼任台湾的学政(教育长官)。福建巡抚沈葆桢入台主持防务后,为发展东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指示举办“番学”,从此高山族的教育得到了重要发展。台湾逐渐建立起包括“太学”、府学、州学与“番学”在内的初步【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国内独中生升学率75% 教育体系。当时的“太学”,相当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府设府学,州设州学,可以说是一种中等教育;乡社设社学,即乡塾,为初等教育;“番学”为少数民族教育。同时台湾也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台湾建省后,第一任巡抚刘铭传推行革新,在教育上先后设立了“西学堂”、电报学堂等学校,已具备现代学校的雏形。如西学堂有较完备的设施,课程不再限于儒家经典,还设有外语、历史、地理、测绘、算学、理化等。这些措施,为台湾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台湾教育的起源1630年代,跟随荷兰东印度公司来台的传教士干治士()利用罗马拼音将台湾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语言文字化,并利用该文字开堂教授圣经。该文字因为 东印度公司传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称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1636年,荷兰传教士罗伯图斯·尤钮斯(RobertusJunius)更开始在新港社创立学校招收平埔族学童,教授新港文、圣经与罗马文字。后来,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类似由传教士设立的教育机构。这些学校,就是台湾教育的启蒙。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