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里到底缺少什么?尽管我们一再强调中国的基础教育有多么扎实,美国孩子的数理化有多么差劲。但是,为什么一旦进入美国社会,那些学业优异的华裔孩子,除了从事科研,做个高级打工白领,大多数都碌碌无为呢?下面请留学优秀顾问为我们讲述一些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亲身经历。
最近,跟公司的华人同事聊天,谈到了中美两国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其中一位资深母亲分享了她的经验。
她的第一个孩子是爷爷奶奶在中国带大的。她回忆说,电视的画面上一出现金银财宝的镜头,他的爷爷奶奶常常会说:“大宝,快去,快去抓一把出来!”。她的二宝出生在美国,由于工作忙,从小就送幼儿园。她说美国的幼儿教育中,她印象最深的有一句话:“Don’t touch”(不要碰)。看到喜欢的东西,孩子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伸手去抓,但美国的家长和老师常常在孩子出手之前,蹦出一句严肃的“不要碰!”。她的第二个孩子就是听着这句话长大的,她总结说: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细节的潜移默化,细节不一样,孩子的性格品质就会不一样,她家的老大就是要自私一些。
当然,孩子性格品质的形成,是个复杂的过程,仅凭一例,难下定论。但她观察到的细节,还是获得了在场同事的认同。另外一位父亲也提到一则和电视相关的事情。为了加强女儿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他特意从中国带来了《水浒传》。这位在美国长大的初中女孩,没看两集就问:“为什么镇关西在大街上做坏事,那么多人却没人敢管、也没人去问?”,“我不喜欢!”这位爸爸一时哑然,半响回答不上来,这之后,他说,再没勉强女儿看中国电视了。
我在中国长大。镇关西为什么没人敢管的问题,我小时候没问过,一时也找不到好的解释;但对长辈看电视时调侃“快去抓一把出来”这样的场景,却颇有似曾相识之感。
如今,我在异国他乡生儿育女,经常要和美国的老师、父母打交道,确实发现“不要碰”是他们的一句口头禅,耳闻目濡,我自己也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乍听之下,“不要碰”是事关礼貌,但一细想,这是教育孩子尊重别人的财物所有权。不是自己的东西,即使喜欢,只要没有经过相应的允许,就不能碰,当然更不能去抢、去损坏、或占为己有。在这样的日常教育和提醒之下,尊重他人及其物品,就会成为自然而然的行为习惯。再往深想,这种家庭教育和一个社会的道德风气、法律意识是不是也有关系?现代社会的基本常识告诉我们,尊重所有权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的重要基础。
这次讨论也令我联想到另外一次和华人朋友的对话。他们感到,关于诚实的重要性,在中美两国家庭教育中的地位也明显不同。中国家庭对于诚实的教育,容易流于口头和形式,而美国家庭对于诚实往往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还常常和宗教信仰挂钩。我的一位朋友,他的孩子出生在中国,7、8岁的时候随他移民到美国,虽然用英语完成了全部教育,但中文还是相当的流利。几年前,年轻人跃跃欲试,想去上海工作,却被他一口否决。这位东北朋友最后跟我解释说:我是过来人,中国的情况还不知道吗?这边长大的孩子更实诚,不会撒谎,回去了,肯定吃亏。我的另一位博士同学,在回顾留学生活的时候,也感慨说,美国学生在课堂上给他的最深印象是诚实。
这些观察和结论,都是个人的经验,上升到群体和民族的层面,是否成立,当然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社会,如果大家都更诚实、对他人的财物更加尊重,对不公正的现象敢于质疑、甚至挺身而出,整个社会就会更加和谐,运行成本会更低、效率会更高。
对于两种文化之间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中国的文化先哲林语堂先生其实也有过类似的观察。他在《吾国与吾民》中写道,布朗的母亲在他临行时嘱咐他要“抬头挺胸,坦率回答别人的问题”,然而中国母亲与儿子分别时最多的嘱咐却是“不要管人家的闲事”。
这是林先生70多年前的记录和观察,也是细节点滴。但时过境不迁,中国的家庭教育,似乎还在老地方徘徊。现在是不是时候、应不应该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呢?我们现在正在建设公民社会,家庭,是一个人社会化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家庭教育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成长和全社会的健康。有理由相信,有了更好、更健康的家庭教育,就会有更好的公民,有了更好的公民,就可以期待更好的政府和国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