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贺县教育委员会鉴於东日本大震灾时,灾区学生伤亡惨重,重新检讨修正完成学校的「防灾辅导方针」,发送县内各级学校,各校将依据该方针,於今(2012)年秋季前修订「学校防灾手册」。
该方针主要内容有:预测学童生活、学习上可能发生的灾害、培养预防该等灾害的能力、确立学校的防灾体制。该方针第1章在介绍县内可能发生的地震概要、发生时间、分门别类的安全教育、如何拟订逃生训练计画、组成「学校灾害对策本部」等平常需作好的准备工作。第2章说明灾害发生时的逃生措施及确认学童安全、如何将学童交付家长等,并详载不同时段,例如上课中、上下学途中,发生灾害时的对策、学校如何作为避难场所、如何减轻学童因灾害所受到的心灵创伤等。
各校以往会在「学校防灾手册」上叙明逃生路线、教职员的紧急联络网等,配合本次「防灾辅导方针」的修订,各校手册上将增订逃生训练的年度实施计画及「灾害对策本部」的组织表。教育委员会强调,汲取震灾的教训,将加强与社区团体及居民的合作,要求各校修订「学校防灾手册」时,应邀请社区居民参与研议,以反映社区不同特性。
各校预订於5月间,就教育委员会的「防灾辅导方针」举行研修活动,并与社区居民协议後,於9月修订完成「学校防灾手册」,陈报教育委员会备查,并定期举办成果发表会及检讨防灾手册内容。
资料
学校名称:日本松山大学 松山大学 所在位置:日本,松山市学校设置类型:创建时间:1923年学历:本科 研究生 学校性质:学生人数:6500人院校地址:6813
教育体系。当时的“太学”,相当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府设府学,州设州学,可以说是一种中等教育;乡社设社学,即乡塾,为初等教育;“番学”为少数民族教育。同时台湾也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台湾建省后,第一任巡抚刘铭传推行革新,在教育上先后设立了“西学堂”、电报学堂等学校,已具备现代学校的雏形。如西学堂有较完备的设施,课程不再限于儒家经典,还设有外语、历史、地理、测绘、算学、理化等。这些措施,为台湾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台湾教育的起源1630年代,跟随荷兰东印度公司来台的传教士干治士(GeorgiusCandidius)利用罗马拼音将台湾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语言文字化,并利用该文字开堂教授圣经。该文字因为 东印度公司传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称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1636年,荷兰传教士罗伯图斯·尤钮斯(RobertusJunius)更开始在新港社创立学校招收平埔族学童,教授新港文、圣经与罗马文字。后来,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类似由传教士设立的教育机构。这些学校,就是台湾教育的启蒙。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