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邦交正常化40年来,两国在各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和交流明显扩大,比如两国贸易额:1972年只有11亿美元,去年超过3449亿美元。
随着两国交流的增多,也发生了一些摩擦。遗憾的是两国人民之间的感情没有以前那么好。日本外务省官员称,上世纪80年代,70%的日本国民比较喜欢中国。最近的民意测验显示,喜欢中国的日本人只有20%左右。同时,也只有30%左右的中国人喜欢日本。
日本早稻田大学中日关系史教授刘杰认为,造成日本国民对华好感度下降有很多因素,有历史认识问题、领土问题、经贸问题、中日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等,很多问题聚集、纠缠在一起。
媒体持续播放负面新闻,影响民众情感
刘杰教授和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中国蒙古课地域调整官远山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认为,媒体的报道给中日关系带来较多的负面影响。
刘杰说,我比较感到吃惊的是NHK(日本放送协会,日本最大的电视广播机构网),每年元旦在定调子时,都会谈到中日关系,对中日关系都不看好,对中国的评价很尖刻,认为中国的问题很多。日本有名的媒体《朝日新闻》,原来被日本评价为是亲华的媒体,它现在对中国的报道,也是批评报道比较多。整个日本媒体营造的就是这样一种气氛。
远山茂说,5年前,日本关注毒饺子的新闻。打开电视机,所有的频道在同一时间播的全是毒饺子的新闻。我相信报道基本上是客观的。但是一个月、甚至连续几个月每天都是这方面的新闻,会给民众带来不好的影响。远山茂曾在中国工作多年,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是个中国通。
据调查显示,中日两国各有约九成的国民,是通过本国的媒体报道,作为了解对方国家或日中关系的信息来源,反而以旅游或与对方国家朋友接触这种直接交流体验方式的人,极其有限。这说明两国媒体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和责任,是极其重大的。
经济总量被超越,民众心理难调适
远山茂表示,2010年,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日本的国民还是有一些压力,心情还没有调整过来。
日本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持续低迷,至今已有20多年,去年GDP增速是-0.9%;而中国最近30年来,经济蓬勃发展。两国经济一冷一热,让很多日本民众心理难以调适。
刘杰认为,中国的GDP超过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冲击还是比较大的。因为这使战后乃至近代以来日本在亚洲的地位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这也是30多年前日本开始对中国援助时,日本没有想到的,中国会发展成这样。当然,日本政府还是很冷静地接受了这个现实。接受这个现实之后,日本就会对中国提出很多希望或者要求:既然你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那么你就要担负起第二位国家的责任和义务。
当然也有一些人对中国发展持批评、嫉妒心理的。比如说3月中旬,《朝日新闻》的报道称,世界银行有一个相当重要的职位要给中国人。它写的一个标题是:又是中国人!按照日本的语气去看,怎么老是中国人?中国怎么这么特别?这反映出中国变得更强大了,“日本媒体和民众需要10年、20年的时间去调整这个心态。”刘杰说,“这个过程中,中国需要有一个比较谨慎、谦虚的姿态来处理和周边国家的关系。” 刘杰1982年来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读完博士后留校任教,主讲日本近现代史、近代中日关系史。
看待历史问题,两国国民视角不同
历史问题是中日关系绕不过的话题。
在小泉内阁时期,对中日历史的认识问题是占据中日关系重要部分。民主党执政后,不再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对历史认识问题不是很突出。但刘杰认为,历史认识问题是很多问题的基础问题,包括领土问题,钓鱼岛的归属,这个问题说到底也是历史认识问题。
刘杰说,中国人认为,历史是现在和过去的对话。中国人现在跟过去对话时,很多人是和辛亥革命以来的历史对话,更多的人是和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对话。这段历史中国人饱受列强的凌辱。
然而,更多的日本人是和1945年以后的历史对话。当时日本产生了新的宪法,建成了民主国家,伴随的是经济的高速成长。很少有年轻人会把过去的战争和当今的日本联系起来去思考,去认识日本。他们只继承了战后的民主制度,他们在世界上最值得自豪的是,他们战后60年来没有和任何国家发生战争,没有侵略,他们有一部和平宪法。
这之间就有一个很大的差距。这样两个国家去对话的时候,就出现一种状况,我们中国人认识现在的时候,总喜欢把近代史上受屈辱的这段历史和现在要建立一个现代的强大的国家这样的思维联系起来。而日本人认为战后我们一直在建立一个民主的国家,没有侵略的问题。他不会把现在所发生的问题和战争联系到一起。而我们中国人比较容易联想,比如现在中日之间发生什么问题了,我们会联想到侵略战争的时代,从哪个时代开始,日本就是这样。
刘杰认为,日本现行的十几部教科书对过去侵略战争包括南京大屠杀事件都有描写,唯一、最大的区别是数字上的差距。在教科书上,围绕南京被屠杀的人数有各种各样的数据,但不会说20万、30万。
领土问题最敏感
领土问题是两国关系中最敏感问题。刘杰说,日本政府的观点是领土问题已经解决完了。换句话说,日本认为钓鱼岛是日本的领土。但是在日本学术界有很多观点,和官方的意见并不一致。其中有的学者主张领土问题本身还是存在的,两国围绕钓鱼岛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不能否定问题本身的存在,有可能的话,两国应该通过协商、外交途径去合理解决。中国认为,1895年,在甲午战争中国败战已成定局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宣布钓鱼岛是日本领土,所以中国说这是趁火打劫趁着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特殊情况下,日本单方面宣布钓鱼岛归属权。所以中国说这个不合理、不合法。
中国认为,钓鱼岛的位置在中国大陆架的边缘,和冲绳岛之间有一个很深的海沟,这个海沟实际上是隔离冲绳和钓鱼岛很重要的地理标志。中国历史记载中有,中国派到琉球(即冲绳)的官员,琉球官员到中国朝贡时,迎送客人都是以海沟为界限。意思是海沟的另一边是你们管,所以海沟是重要的地理标志。
关于钓鱼岛问题,中国外交部一贯明确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关于东海合作问题,远山茂说, 2008年,当时两国首脑达成共识,今后两国就东海油汽田开发进行合作探索,但遗憾的是,自钓鱼岛渔船事件发生后,两国这方面的外交协商没有展开,有关东海的问题,最近两三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赴日旅游的人多了,日本人也烦
当然,两国国民相互之间的好感度不高,基本没有妨碍两国经济交往和人员往来。2010年,有373万日本人来华旅游,每天平均1万人左右;有141万中国人赴日旅游,比上年增长40%以上。2011年,受日本“3·11”大地震、海啸及核泄漏事故的影响,赴日旅游的中国人下降到104万人,但这个数字也仅次于2010年。而且在2011年10月后,赴日旅游人数又开始大幅攀升。
日本非常欢迎中国游客。尽管中国人到日本吃、住比较节俭,但舍得花钱购物,人均在日花费11万日元,相当于8000多元人民币。不过,中国人多了,日本人也烦。他们认为中国人素质太低,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乱丢垃圾。日本的街道十分整洁,很难找到纸片,也很少有垃圾桶。随团的日方翻译平山梅芳说,日本人要把在外边喝完饮料的瓶子、擦过嘴的纸巾等都要带回家里,进行分类处理。日本农民进城,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培训,让他们适应、融入城市文明。
除了上述因素外,日本外务省官员也不避讳日本政坛的频繁变动给中日关系进一步深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远山茂说,自小泉首相之后,日本的首相基本是一年一换,到现在已经换了6任了。日本和中国之间虽说要加强高层领导之间的互动,但日本的首相、外相、大臣经常换,两国政治家来不及作更深的交流。这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作为外交官来讲,希望日本的政治稳定下来。
影响中日国民感情的因素既有大局问题,也有小节、细节问题。但两国政府官员对深化中日关系很有信心。
中国驻日本使馆公使韩志强说,中日邦交正常化40年来,两国合作共赢,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从日本学到了许多管理、技术的经验。现在,中日两国谁也离不开谁,日本需要中国庞大的市场,中国可以继续学习日本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日本经济基础好,产业结构好,技术、资本实力雄厚,国民勤奋踏实做事,完全有能力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这对中国现代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日本外务大臣政务官中野让表示,我们回顾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40年的历史,两国关系有时候有波动,但总的来说,两国关系得到飞跃性的好转。中日关系十分重要,只要我们双方共同努力,按照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加强交流,中日关系的明天一定会非常美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