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教育制度应提供所有孩童未来展望

首页 > 

留学

 > 俄教育制度应提供所有...

俄教育制度应提供所有孩童未来展望

俄罗斯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暨教育中心主任尤金‧雅姆布尔格2月29日表示,国家应制订出不仅使优秀,也使一般学童具未来发展前景的教育培育制度;否则孩童会自觉逊色,并逃避而进入虚拟世界。

雅姆布尔格指出,俄罗斯现今同时面临三项危机:世界观、道德和心理危机。所谓世界观危机是老百姓现在不像苏联时期一样了解自己对未来的期待。紧急情况法律和心理援助中心主任米哈伊尔.维诺格拉多夫同意其看法。一些如〝十月党人〞、〝少年先锋队〞、〝共青团团员〞等观念,随着苏联的消逝而日渐模糊。孩童在苏联时期有机会能免费进入棋社或运动社团,但现在尽管运动设施齐全,却须付费才能使用。维诺格拉多夫表示,就这点而论,西方学童有更多机会免费使用运动场。

第二项危机是道德层面。其特点是百姓间传统、自由和民主观点相互碰撞,没人愿彼此妥协,没人试图厘清真相,各个都想超越竞争者。

第三项危机是心理的。现在是精神极度紧绷的社会,父母过度敏感就会有精神紧张的孩子。雅姆布尔格回忆说,20年前,所谓"雄心勃勃"、"生涯职业"、"自给自足"等字眼都给人负面印象,现在则恰好相反。国家目标仅在培养领袖,那其他人呢?是社会渣滓吗?他认为,「国家现在的情形导致大多数人产生自卑感。」

维诺格拉多夫认为,仅用国家统一考试满分成绩学生数和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得奖数来衡量老师的教学成果有欠公允。「这样的评量使教师忐忑不安,也间接导致学童的紧张。」

维诺格拉多夫说,俄罗斯目前有些出生时体重不足的孩童,他们未来也恐有健康问题。但这些孩子都必须和健康孩童一起依新教育标准学习并参加国家统一考试。维诺格拉多夫举他个人亲身教学经验表示,他的一位女学生出生时受伤,目前虽然代数很好,但不能解答几何和三角数学习题。「她永远不可能通过国家统一考试,难道现在就要放弃她?」

东正教危机心理学中心主任米哈依尔.汉司明斯基认为,国家现在培育出孩子想逃避现实的不成熟人格。他说,「一些人逃进网路的虚幻世界,在其中建造自己的形象,然而现实生活却无所作为。」

作者/译稿人:驻俄罗斯代表处文化组资料来源︰俄新网2012.02.29. http://ria.ru/edu_schools/20120229/580795219.html

本文章来源于台湾教育部,请我们一起了解下台湾教育的一些情况吧。台湾与祖国大陆一样,有着浓厚的重视兴学办教的传统。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就在台湾开始兴办教育事业。17世纪中叶,在孔庙设立“太学”,陈永华为“学院”,也是“太学”的主持人,可以说是台湾最早由中国人自己建立的学校。陈永华不仅自己鼓励乡社办小学,还重视高山族的教育,鼓励高山族送子弟入学。清政府治理台湾后,更重视台湾的教育事业,在台湾逐步建立府学、县学和社学,历任巡台长官都兼任台湾的学政(教育长官)。福建巡抚沈葆桢入台主持防务后,为发展东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指示举办“番学”,从此高山族的教育得到了重要发展。台湾逐渐建立起包括“太学”、府学、州学与“番学”在内的初步教育体系。当时的“太学”,相当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府设府学,州设州学,可以说是一种中等教育;乡社设社学,即乡塾,为初等教育;“番学”为少数民族教育。同时台湾也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台湾建省后,第一任巡抚刘铭传推行革新,在教育上先后设立了“西学堂”、电报学堂等学校,已具备现代学校的雏形。如西学堂有较完备的设施,课程不再限于儒家经典,还设有外语、历史、地理、测绘、算学、理化等。这些措施,为台湾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台湾教育的起源1630年代,跟随荷兰东印度公司来台的传教士干治士(GeorgiusCandidius)利用罗马拼音将台湾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语言文字化,并利用该文字开堂教授圣经。该文字因为 东印度公司传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称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1636年,荷兰传教士罗伯图斯·尤钮斯(RobertusJunius)更开始在新港社创立学校招收平埔族学童,教授新港文、圣经与罗马文字。后来,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类似由传教士设立的教育机构。这些学校,就是台湾教育的启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