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鸡:“刚性需求”造就海外“文凭工厂”

首页 > 

留学

 > 野鸡:“刚性需求”造...

野鸡:“刚性需求”造就海外“文凭工厂”

2月24日电 法国《欧洲时报》日前针对美国高校被曝项不合格学生发放学历事件发表署名评论文章,文章称,所谓有需求才有市场,中国普通家长和留学生对于“洋文凭”的盲目信仰可能只是硬币的一面,另一方面,一些“知假买假”的“刚需”才是“文凭工厂”赖以生存的“坚强后盾”。

文章摘编如下:

一份针对美国北达科他州狄克森州立大学的审计报告发现,自2003年开始,该校410名拿到学位的外国学生中,只有10个人真正完成了所有必修课程。审计报告指出,这些学生大多数是中国人,也有一些来自俄罗斯。

从上述描述不难看出这所狄克森州立大学正是网民口中的“野鸡大学”。其实,钱钟书先生早在其小说《围城》里就对这类大学进行了冷嘲热讽,然而,小说主人公方鸿渐所上的“克莱登大学”如今已呈产业化经营之势。不止美国“野鸡大学”大做生意,翻查以往的新闻发现,法国、英国、新加坡等国都有面向中国留学生的“文凭工厂”。那么,为什么这些海外的“文凭工厂”能够如此轻易地赚取中国人口袋里钱呢?

所谓有需求才有市场,中国普通家长和留学生对于“洋文凭”的盲目信仰可能只是硬币的一面,另一方面,一些“知假买假”的“刚需”才是“文凭工厂”赖以生存的“坚强后盾”。

前一段时间,“打假斗士”方舟子在微博上指证“打工皇帝”唐骏学历造假,称其所谓西太平洋大学博士学位证书,实为不折不扣的“野鸡大学”文凭。一石激起千层浪,对于名人学历造假的质疑也由此掀开帷幕,也有一种声音表示,唐骏们的经历证明,学历并不重要,然而,这就使事情陷入了一种悖论,既然不重要,唐先生何苦要披一身“鸡皮”呢。

不能否认的是,在时下中国社会,文凭就是职场敲门砖,一纸不知所云的海外文凭成为许多官员、职场精英的晋升砝码,也因此导致人们都对国外文凭趋之若鹜,更不惜重金购买。

问题的另一个关键在于,在现有的制度下,利用假文凭谋取利益的风险几乎为零。由此看来,这似乎是一个“双赢”的游戏。那么真正的输家是谁?是徘徊在“游戏规则”之外的芸芸众生?是被瓜分的社会资源?还是对社会的信任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