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体:海外华校呼唤“本土化”教材 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首页 > 

留学

 > 外媒体:海外华校呼唤...

外媒体:海外华校呼唤“本土化”教材 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据 中新网报道,近年来,海外华文教育蓬勃发展,为满足华侨华人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中国国务院侨办委托国内出版社编写了《中文》、《汉语》等一系列优秀的华 文教材,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华文学校的燃眉之急。然而,受国家政策、生活习惯、语言环境、文化背景及学时学制的影响,海外华文教育的办学 模式多种多样,对华文教材的需求也千差万别。如何选择适合多样性学习对象的华文教材,成为了海外华文教育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海外华校教材“通用性”有余 “本土化”不足

“经 过多年努力,国侨办基本完成了海外华文教育主干教材的编写出版工作,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海外华校教材方面的‘温饱需求’”。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赵阳此前在第二 届华文教育大会上坦言,目前这些教材的缺陷是,“通用性”有余,“本土化”特点不足,教学挂图、识字卡片、视听音像、测试题库、教学辅导等教辅材料未能配 套。此外,可供教学使用的中国历史、地理、文化及书法、绘画、武术、舞蹈、手工、民乐等教材,也有待进一步开发。

在华文教育发展相对成熟的东南亚地区,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编写“本土化”华文教材,在华校中呼声很高。据泰国华文教师工会主席李继寿介绍,通过调研发现,虽然泰国各华校使用的课本多为国侨办推荐的《汉语》教材,但华校仍希望能够拥有更适应自身教学实际的本土化教材。

澳 大利亚悉尼中文学校校长张维德对此深有感触,他指出,目前的教材确实具有很强的通用性,但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国家和地区,也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年龄段的学生。 意大利金龙学校校长李雪梅也表示,由于现有教材与意大利华裔学生的生活背景以及日常接触的主流文化不同,许多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对中文的兴趣 就会逐渐降低。

自编课本填补空缺 华校支招华文教材体系建设

为了弥补现有教材“本土化”特点不足的缺陷,一些海外华校在使用通用教材的同时,还自编辅助教材与课本,以迎合教学实际需求,适应快速发展的华文教育事业。

加 拿大蒙特利尔佳华学校校长荣萌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她始终认为,海外华文教育有着自己的特点,单靠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和教材,是一定会“碰钉子”的。据她介 绍,加拿大华裔青少年在学习中文时经常会出现“持续热情”的状态。最初,学校只是组织教师选编名家名作等作为辅助课本,然而,随着学生们中文水平的不断提 高,他们对教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荣萌说,学校此后相继推出了中国文学、中国历史甚至中国民俗学等一系列课程,尽管如此,还是不能满足学生们日益增长的学 习需求。对此,荣萌坦言,学校目前最渴望得到的就是一套从语言到文化的系统的华文教材。

针对海外华文教材体系的建设,许多一线华文教育工作者表示,华文教材的编写应该与当地的教育水平、教学环境、学生情 况紧密结合起来,尽量做到最大程度的“本土化”。他们建议国侨办选派专家与海外一线华文教师合作编写适合当地国情的华文教材,提高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菲律宾三宝颜中华学校副校长吴颂彬和菲律宾中西学院校长蔡蕊沓指出,只有使用与当地实际情况结合的教材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熟悉的民族故事 和人名地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也会让他们倍感亲切,乐于接受。

华文教材的系统性也是华教工作者关注的重要方面。华裔学生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语言知识,更需要对中华文化有深入了解和深刻认识。因此,不断丰富文化类教材和教辅资料,加强华文教材的系统性,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必要。

纾解困境 国侨办“本土化”教材项目陆续启动

针对海外华文教材“本土化”不足这一现状,国务院侨办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个性化需求,按照轻重缓急、有序推进的原则,大力实施“本土化”、多样化教材及教辅读物、教辅材料的编写、研发工作。

据赵阳介绍,2010年和2011年,国侨办在组织相关单位修订教材的同时,又先后完成了华裔青少年夏令营系列教材和华文教师培训教材的编写、出版工作。至此,已经完成了从幼儿园到初中,从夏令营到师资培训,从语言到文化的海外华文教育主干教材体系的建设工作。

在 此基础上,“本土化”教材的编写工作也陆续启动。目前,适用印尼华裔幼儿园的《千岛娃娃学华语》教材已经出版发行,配套电子书的开发工作也已完成;面向东 南亚地区幼儿华文教师的培训教材,适用于意大利、西班牙地区周末制学校的中文教材,适用于缅甸、泰国北部地区全日制华校使用的华文教材的立项工作均已启 动。据悉,后续的编写工作还将邀请海外华文教师参与其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