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海归执掌香港交易所前路不易走

首页 > 

留学

 > 大陆海归执掌香港交易...

大陆海归执掌香港交易所前路不易走

美国《星岛日报》8日发表评论文章说,香港交易所破天荒聘用大陆“海归派”出任行政总裁,反映这批兼具华尔街和大陆工作经验及人脉的人才在金融界的吃香程度,也预示未到港交所拓展业务,以及强化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除了要续获华尔街大户青睐之外,还要打好大陆关系,摸透大陆金融政策发展的形势。

文章摘录如下:

港交所候任总裁李小加,是典型的大陆出生、赴美留学工作、再回归中国的“海归派”分子。李小加平步青云过程亦充满传奇色采,事业生涯历经石油工人、记者、律师及投资银行家,在投资银行及法律事务方面拥有约二十年经验,在二○○三年加盟摩根大通前,曾在美林证券工作超过八年,是大陆海归派成功典范,其中律师的背景,更可能为他攀上港交所行政总裁之位埋下机遇,因为遴选委员会成员中的夏佳理及史美伦,可能正是看中其律师背景与两人相同,为李小加打开港交所的大门。

中国改革开放,欲打开大陆市场的众多跨国财团,初期苦无熟悉中国营商环境及人脉的人才,这一代属于大陆改革开放后较早赴笈欧美的精英,遂成奇货可居,在公司里发挥到独特的贡献,扶摇直上。

今天香港愈来愈多大机构的本地中层管理人才,发现当初在自己麾下学师的“海归派”下属,以其对大陆的了解和人脉,为公司拓展业务能港人所不能,今天已经升任比自己高的职位。这些人对本地的了解,也许不及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今次李小加执掌港交所,部分本地证券业人士也质疑他本地证券交易经验不足,甚至担心会否因为经验,酿出“仙股事件”去职翻版。

港交所近月的延长董事买卖自己公司股票期、收市竞价时段等争议,显示其对市场运作和各方利益考虑欠周全。未到港交所烫手山芋陆续有来,例如上市公司推行季报、证券无纸化等,都需要熟悉市场运作者摆平各方利益。无论谁任行政总裁,都要面对这些考验。港交所舍“本地姜”而取“海归派”,显示目前最优先的工作,是面对上海发展国际金融中心势在必行之际,如何在按照北京构思与上海“互补”过程中,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拓展港交所业务。

港交所有拓展商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潜力,予人着力不多之感,不像搞旺“窝轮”市场立竿见影“狂谷”成交和收入,而吸引中国大陆以外企业到港上市,达成真正的国际化,步伐亦非常缓慢。这种过分侧重短线利益的作风,以及一些向国际大行利益倾斜的措施,再加上香港资金自由流通的特点,令北京在考虑到金融安全时,不愿意把所有鸡蛋放在香港唯一篮子里。

要摸透北京的政策思维,并且透过配套措施和沟通游说令北京对香港放心,又不会牺牲外资,港交所亟须这方面的人才。李小加在美林和摩根大通十五年的工作经验,曾担任这两家国际大行的中国业务一把手,了解华尔街和大陆的想法,令人期望他可以填补港交所这方面的人才空缺。至于期望是否成真,就看他能否发挥好桥梁作用。

本世纪初,摩根大通亚太区主席发现高层团队只有外国和港台人士,缺乏大陆交易经验,从美林挖来了李小加,成功结合国际性做法和本土知识与关系网,在大陆一展拳脚,但港交所涉及的层面,要比一家投资银行复杂,所以委任李小加是很大胆的尝试,而这位新总裁挟着海归背景无论最后能否胜任,前路肯定会是绝不易走。

背景新闻:李小加接任港交所行政总裁首位内地背景者出任

香港《星岛日报》4日在“要闻”栏目刊发报道称,港交所3日公布李小加于明年1月16日起接任该所行政总裁,成为港交所历来首位内地背景者出任此职位,但他将提早在今年10月中履新,以确保工作交接顺利。

【出国留学网LiuXue86.com - 新闻资讯】大陆海归执掌香港交易所前路不易走

[1][2]下一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