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美国的中国小留学生:不是有钱就能进来的

首页 > 

留学

 > 探访美国的中国小留学...

探访美国的中国小留学生:不是有钱就能进来的

探访美国的中国小留学生:不是有钱就能进来的1美国高中生课间休息时间

探访美国的中国小留学生:不是有钱就能进来的2本报记者(左一)和留学生合影

探访美国的中国小留学生:不是有钱就能进来的3典型美国私立高中教室

探访美国的中国小留学生:不是有钱就能进来的4在米尔顿中学的中文课教室门口遇见了中文流利的国际生

深圳新闻网消息:今年9月下旬,与几位国内同行飞越太平洋,前往美国探访中国的小留学生们。一路上,满脑子是在国内听到的各种传说:小孩子在国外无人管教,想家、酗酒、飙车、同居、赌博……他们到底在国外怎么样?走下飞机,10天奔波4个城市,5所私立初中、高中,所见所闻,竟与传闻大相径庭。“这里的老师就像家长”

深圳记者,自然更关心深圳的孩子。在康涅狄格州中心地区的私立高中——柴郡学院(Cheshire Academy),记者恰巧遇到了来自深圳福田中学高二的GOGO。

记者关切地问:想家不?生活行不行?适应不适应?

GOGO很爽快地答:我在这里很好呀,很适应,一点都不想家。

柴郡学院创立于1794年,校园占地105英亩,是美国最早的传统寄宿中学之一,也是最早开始接收国际学生入学的学校之一,学生来自美国国内15个州和21个国家。这所学校和我们访问的米尔顿中学(MILTON ACADEMY)等其他4所,共同的特色是校园超大,建筑精美。

米尔顿中学地处马萨诸塞州,毗邻纽约和波士顿。在校园漫步,穿行于散落在大片大片草坪和树林之间的座座小楼,是件赏心悦目的事:深浅不一的绿色掩映之下,古色古香的洋房,与国内完全不同的教室,温馨又洁净的宿舍,富有历史感的剧院中粉红椅子……昨天和今天,传统和现代,毫无间隔地融为一体。

老师们的家,多数在校园中。生活老师都由任课老师兼任,他们都与学生们同住在一栋公寓里。这里的公寓,其实就是国人所熟知的独栋别墅。除了单人间或双人间、三人间的卧室,还有设施齐备的厨房、洗浴间、运动室、洗衣房、游戏室。用国内的术语,生活老师与学生实现了“三同”:同吃同住同学习。不同的是,美国老师从来不像中国的多数家长那样训斥学生,而是仔细地观察学生的变化,随时随地辅导学生的功课,提供包括心理辅导在内的多项服务。学生离开学校必须请假。上街购物,学校会统一派车,集中外出。小留学生们说,老师比家长还负责。

在米尔顿中学一间教室外的走廊里,遇见3个与中国有关的学生:一位白人女孩,随爸爸妈妈在北京长大,一口流利中文,曾就读于北京的国际学校;一位华裔女孩,曾在美国生活4 年,后就读于香港国际学校;还有一位中国女孩在北京和上海长大。3个女孩子很快乐地与我们交谈,用流利的汉语告诉我们:很适应、很喜欢这里的学习生活。

一个博士教六个学生

我们访问的5所私立中学,全是名副其实的“小班制”。一间教室里,一位老师多则教10个学生,少则只有一两个。平均1个老师教6个学生。当然,也有更“夸张”的,比如已有170多年历史的萨菲尔德学院(SUFFIELD ACADEMY),是所私立高中,占地约350英亩,却只有400多名学生,但配备了150个老师,其中专业老师80多位、升学顾问5位,这里大约60名国际生,中国学生13人。

私立初中费伊中学 (FAY SCHOOL)是典型的1:6 即1个老师对6个学生的小班制。招生办副主任和奖学金负责人EDEN MCMANUS特意对我们说,他们的老师绝大多数都是博士和硕士。其他高中老师的学历,就更不用说了。他指着一间教室说,那里正在上历史课,老师是哈佛毕业的。

在米尔顿中学,记者目睹了学生们上课下课的全过程。密尔顿中学的教室里,多数是在一张圆桌旁,七八个学生围坐成一圈,老师坐在其中,与学生们一起讨论。教室布置,不像国内学校那样,一排排整齐划一,而是随意地摆放着许多书;科学课的教室往往一半是课堂,一半是实验室,学生们在这边做完实验,就到那边与老师、同学们讨论,甚至是激烈地争辩。有间地理教室,圆桌中间堆着许多书和鹅卵石。最酷的是,有间房屋布置得与书房毫无二致,中间几张小桌子,竟然是历史教室。

下课后,也有课间休息,学生们三三两两围在一张张圆桌旁,轻松地聊天、喝饮料、吃点心,书包横七竖八靠在墙边。那阵势,那气氛,活活一个大PARTY。

玛丽安娜伯利兹中学里的中国学生比较多,350名学生中有不少人来自中国。为了让中国孩子融入美国社会,他们提出要搞“沉浸式教学”,组织学生与美国家庭和学生互动,带学生们到美国不同地方,体验美洲的历史、文化。

多元包容但没想象中的“自由”

看美国大片多了,中国人往往认为美国人的生活就像电影那样,无拘无束甚至无法无天。其实,真实的美国生活与电影里演的,很不一样。

比如私立高中萨菲尔德学院有教会的渊源,但一直坚持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不过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就不那么包容了。他们像所有的私立中学一样,严禁学生穿戴美国人眼中的“奇装异服”。

美国的中学,学生没有统一校服,但要求更具体。来自长春、在费伊中学读初中的战相伊告诉记者,学校在着装方面对女生的要求是:不准穿露脚趾的鞋,要穿衬衣时,可在衬衣外加一件外套。而在柴郡学院就读的、来自深圳的男生告诉记者,这里的男生在正规场合必须打领带。

美国初中送给家长的手册里明确规定:女生吊带上衣的带子尺寸不得窄于1英寸(约3厘米)。高中的穿衣的规定(dress code),则是不能穿得短、小、露。学校对付违规者的办法是,准备了一些ugly black T-shirt,发现谁穿得不符合规定,就让她们换上这种又大又丑的黑T-恤,直至放学后再允许换下来。

所到的几所学校,离市区都较远,有的严格禁止学生带手机,更没有什么网吧可上。所有学校都有中文课程,但是中国学生唯一的特殊待遇是,重要的节假日会给中国学生加餐——“准中国餐”。除了中文课,其余课堂上中国小孩子只能讲英语。费伊中学的相关负责人说,这样做的好处是,中国孩子的英语在这里只要一年就能过关。也许是为了证实自己所言不虚,这位负责人指着负责接待我们的一个女孩说,她的英语如何?同行者不约而同地称赞:太棒了。负责人说,她是刚刚才来美国一年的学生,英语原来是不行的。惊呀,我们原来以为领我们专程参观校园者,是学校办公室专职工作人员呢!

今天,就写到这里。美国的学费几何?中国孩子在美国要过几道关?有没有半途而废的失败者?美国的学校是不是都这样?下一篇再如实地向读者朋友一一道来。

.icon_sina, .icon_msn, .icon_fx{ background-position: 2px -1px}.icon_msn {background-position: -25px -1px;}.icon_fx {background-position: -240px -50px;}

《探访美国的中国小留学生:不是有钱就能进来的》由10月24日报道。

很多美国人说,美国私立学校远远优于公立学校,无论是设施、师资还是环境,就是收费太贵。于是,不少中国人觉得,高收费的私立学校,如同国内的某些“贵族学校”,有钱就能上。记者走访几所私立学校后,深感收费高是不争事实,但是拿着一大叠美元现钞,也未必能进得去。托福要110分,录取比例25%

米尔顿中学招生办副主任Chris Kane介绍,米尔顿中学(MILTON ACADEMY)每年大约有100个来自海外的申请者。海外学生入学门槛是:9年级以上,需要考SSAT,成绩高于90%(2035分);TOEFL(托福)要在110分以上。要知道,TOEFL满分才120分。其他私立中学,TOEFL的最低成绩也不能低于80分。除了这些成绩,对学生的领导能力、有无特长等等都要考核,尤其是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性格优劣更有一系列考察办法和要求。

萨菲尔德学院是所私立高中,校长Charles Cahn III与记者交流了近一个小时。去年,超过1000个学生申请萨菲尔德学院,只录取了130个,录取比率为25%。宁缺毋滥,看着白花花的银子也不挣。他们的录取标准是,英语要很好,学习有热情;除了在学术课程上有培养前途,在领导力课程上也要是可造之才。

当然,也不是“一刀切”。玛丽安娜波利兹中学的校长Joseph C.Hanrahan就说,招收中国学生,录取上不做硬性要求,这对各国都一样。对中国,是按照每年报考人数不同,不断调整要求,标准正在逐年提高。但学校不会因为人数增长而降低标准,进入的基本标准是永远存在的。更不会因为中国学生多了,而降低学习标准。他强调:“我们的教学是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解决问题。”

没有“一考定终身”,但天天在“考”

美国中学实行的是“学分制”,还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挣不够规定的学分,毕不了业。那里不兴托关系、找门路,只能眼睁睁看着老爹老娘付出的票子打水漂。

中国孩子,英语水平普遍不怎么样。上学后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听得懂、说得出、写得明白。中国的孩子聪明,对付这类问题的点子多。萨菲尔德学院就读的中国学生,就活学活用了古代“田忌赛马”的办法,第一年大都选对自己难度小、学分高的课程,既多挣了学分,也腾出了更多精力和时间去攻英语关。中国孩子的“好马”是数学,与其他国家的学生比,几乎个个都是好样的。于是,中国学生入学伊始一般都是主攻数学课,学着轻松,学分还高。在这几所学校的数学教室,如果见到一个老师只带着一两个学生在上课,十有八九学生都是中国人。一年下来,学分挣得不比别人少,英语也过了关。英语过关了,第二年原来对中国学生难度系数很高的化学、物理、历史、地理等等课程,也就跟得上了。

这里,没有国内的“一考定终身”。美国上大学也要考试,但只是参考分,平时的成绩占的比例很大。平时的成绩,不仅是经常有的测试,还有每节课堂的表现:是否积极参加讨论,是否活跃等等。平时布置的作业也是学分。这里的作业少有标准答案,学生们为了找答案,大部分时间泡在图书馆里;学校图书馆书籍有限,为了让自己的结论与众不同,还要到市区的图书馆借书。依照统一教材死记硬背,在这里可是“死路一条”。用记者的眼光看,这些孩子不是在进行中国式的“学习知识”,而是在进行美国式的科学和社会“研究”。

与高学费相伴的是学习高强度

长春来的一个女孩说,她每年的费用在50万元人民币。除了在美国的费用,这里的私立学校还常常到中国学生家庭募捐。遗憾的是,虽然在美国为学校捐款是社会常态,但在中国就不那么容易被理解了。家长们的反应一般是:那么高的学费,还要钱呀?其实,中美两国的孩子,在这类私立学校上学,除捐款外,费用大体相当。

许多家长都有个误解,以为美国学习很简单、很轻松,不用像在中国有很多作业,甚至为了规避中国的海量作业和残酷考试,而将孩子送到国外读书。

对此,来自上海的女孩洪蕴嘉连说了几个“No”。这个打扮时尚的孩子,原来读的是上海中学国际部,赴美已3年。成绩很棒,全A,英语也很好。她说,很多人以为美国的学习比中国容易,没那回事!美国的课程安排也许会慢一些,但绝不简单,而且越来越难。

还有一位17岁的中国学生,来美国上高中。她在国内成绩很好,但到美国后,刚开学就遇到了必须自己应付的难题——选课。首先是语言,虽然英语没大问题,但用英语听课和思考,显然跟不上老师的讲解。为此,不得不花更多时间啃书本。更要命的是,每天都有大量的回家作业。这些作业不只是做做习题,更多的还包括了查资料、做实践、表明自己的论点,全没有标准答案可遵循,需要的是学生综合学识能力。这位学生在宿舍偷偷借酒消愁,违反了校纪,最后被学校劝退休学。在美国名牌学校碰壁、甚至败下阵的,恐怕不止这一个孩子。

这篇到此打住。下次,接着向读者朋友介绍的是,中国孩子在美国读完中学后,长了些什么本事?父母花的钱到底值不值?美国学校对打算到美国上中学的家庭有什么忠告?

.icon_sina, .icon_msn, .icon_fx{ background-position: 2px -1px}.icon_msn {background-position: -25px -1px;}.icon_fx {background-position: -240px -50px;}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