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晚高峰》报道:来自《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显示,2005年,考研人数首次突破百万,自此直到2009年,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2009年和2010年,硕士生的就业率甚至不及本科生。
朱文川听到这条新闻,觉得有点奇怪,因为这和自己的实际感受并不一致。随后他在微博上说:“就我所掌握的情况,硕士生的就业率明显比本科生要好得多,不知道这些统计数据是从哪里得到的?”朱文川是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目前为中国科大MBA职业导师、合肥电视台某节目策划人。同样感受的,还不只朱文川一个人。
这条颇为吸引眼球的消息随后广泛传播,全国各地的报纸和网络开始转载,标题也变成《硕士就业率连续3年低于本科生》。
研究生的就业率低于本科生,这个统计数据可信吗?实际情况又是如何?
各省区本科和研究生就业率高低不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中提到的统计数据来源自《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据记者了解,该报告由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编写,被称为“我国最全面、最权威、最客观的官方数据库”。
记者查到,《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为两本,分别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9~2010)》和《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4~2008)》。这也意味着,关于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从2004年到2010年有连续的全国性的统计。
全国的媒体也开始将这一全国性的数据与本地的情况比对。
海口晚报从海南省就业局了解到,此前3年,海南省研究生就业率虽然从32.91%增长到了59.22%,但确实连续3年低于本科生。
根据金陵晚报记者在南京调查的情况,多所高校本科生就业率和研究生就业率并没有呈现一边倒。
在南京理工大学,本科生初次就业率高于研究生。虽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初次就业率都超过96%,但是因为博士研究生初次就业率约为80%左右,所以硕士和博士加起来的研究生就业率低于本科生就业率。
在南京大学,现实是本科生初次就业率略高于研究生,但是到年底计算年终就业率,两者几乎没有不同。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就业率则不如研究生,略低2%~3%。据了解,该学校是全国重点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
记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除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一书外,有关全国高校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的统计几乎没有其他来源,只有一些省市的单独数据。
2012年重庆市高校毕业生15.3万人。重庆市教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就业率为86.81%,研究生就业率为74.66%,本科生就业率为87.04%。
在江苏,2011年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86.62%,同比上升2.16个百分点,但是低于同期本科生90.30%的就业率。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的资料显示,2010年上半年山东省2010届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为79.26%,研究生就业率为62.01%,比本科生82.68%的就业率低20多个百分点。
重庆、江苏、山东……研究生就业率确实低于本科生。然而,并非所有的情况都是如此。
在广东,截至2009年9月1日,广东省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8.17%,其中研究生为88.95%,本科生为86.28%,前者高于后者。
由上海市教委编写的《2009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白皮书显示,2009届上海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90.63%。研究生就业率为94.38%,本科生就业率为90.71%。
升学读硕士算入本科就业率
高校的就业率如何统计?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按照我国现行的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方法,毕业生算作就业的形式有7种:签订就业协议书、签订劳动合同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艺术类自由职业)、定向委培、升学、出国(境)和参加国家地方项目就业。
据了解,是否把继续升学计入就业率在各国有着不同的做法,英国和中国类似,把通过学习获取高一级教育机会计入就业率统计。
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的201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2012年各高校、科研机构及党校总共拟招收67216名博士及517200名硕士。同时有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
这样看来,数量不少的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硕士,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拉高了本科的就业率。
据介绍,2004年,教育部委托上海交通大学牵头,组织60多家高校、科研机构、用人单位和地方人事部门共100多位专家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研究。
教育部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就业率监督检查机制,就业率统计结果与有关机构的抽样调查结果契合度很高。2007年6月,在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对1.6万毕业生的调查中,毕业生就业率为70.9%,与当年教育部统计的初次就业率71%基本吻合。
尽管如此,就业率的权威性一直引发讨论,“被就业”的现象也在网络上成为热门话题。
据了解,高校就业率的统计和发布,更多采取的是学校自行统计、上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方式,没有第三方的参与,也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
高校的就业率向社会公布后,势必会对学校的形象造成影响,而且会进一步影响之后的招生工作。因此,正如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已成为高教系统的政绩工程之一。
与此同时,诸多种情况在统计就业率时并不容易。如今,毕业生到非公企业、中小企业就业越来越多,用工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很多本科毕业生毕业当年没有考取硕士,选择继续学习准备下一年继续考研;自主创业也受到鼓励……。
看就业率还需细分
来自全国的就业率是个很宽泛的统计。然而,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会呈现明显的差异。
《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201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是工学(92.5%),最低的是法学(86.8%)。就业率较低的还有动画、生物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英语等。
关于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数据有些敏感。
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规定:“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教育部一直强调“对就业状况不佳的专业要客观分析,区别情况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调整”。
但是,也有观点认为,就业率不能衡量出高校人才培养的全部,担心这项规定将让高校的心思更多投入到就业率的数字统计上,助长高校就业率造假。
天津大学招办主任李振宇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高校的专业设置应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自身学科发展的需要进行主动调整,而不是以就业率为标准进行被动调整。
毕业生质量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不高也是拉低就业率的一个重要原因。某计算机领域跨国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年该公司都要在全国多个城市招聘大学毕业生,但是很多应聘者的知识储备特别是知识的更新换代上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在这方面,北京高校的毕业生总体更好,西安等地高校的毕业生则略显不足。
初次就业率≠长期就业率
2011年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相关统计――201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7%,高于2009年的87%。
值得注意的是,该数据建立的时间节点是:截至2010年12月底。这也就是说,90.7%是应届毕业生离开学校半年后的就业率。
显然,半年后就业率与年中6月30日统计的初次就业率并不相同,前者明显要高于后者。
据了解,众多高校中就业机构更倾向于半年后就业率,因为虽然上半年是就业签约的高峰期,但是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将签约的程序拖延。根据相关规定,在毕业当年的半年内,应届毕业生的户口和档案可以暂时留在高校,并不会回到生源地。为了更加准确地统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甚至有高校的老师建议,可以将就业率统计的时间延长至毕业后的1年,以便挤掉初次就业率中的“水分”。
然而,这样的统计仅仅依靠高校并不现实。因为很多大学毕业生离开学校后很少跟学校的就业机构联系,学校很难追踪到毕业生的最新就业状况。高校也没有太多精力进行追踪,因为临近年底,新一轮的毕业求职工作又开始了,就业机构往往开始忙于人才招聘会和企业进入校园的宣讲活动。
有相关机构在长期跟踪毕业生就业信息。麦可思研究院对数量不少的2007届毕业生进行了长期分析,其撰写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42%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3年内转换了职业。另一个数据更让人惊讶――46%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3年内转换了行业。
这说明,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并不稳固,接近一半的毕业生在职场上的初次就业属于“试探”。建立在这上面的初次就业率统计也就略显缺乏实际意义。
就业率不代表就业质量
就业率的高低并不能代表就业的质量。
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的一位硕士告诉记者:对于本科和硕士而言,自己并不清楚学校的就业率,因为临近毕业,同学们都是各忙各的,最多知道宿舍和所在班级的大致情况。但是,他的直接感受是,硕士同学就业的水平要高于本科同学,这从所签约的公司的名气以及薪酬待遇方面就可以看出来。
教育部也在关注就业质量。在教育部下发的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除了要求各地和高校确保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就业人数持续增加,也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曾发布《2011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着重分析了“就业质量”这一话题。根据该报告,如果用百分制为标准,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全国就业质量平均得分达不到及格线。
该报告主编、北师大经济和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赖德胜认为,中国总体就业质量不高。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相当一部分人的就业仅仅是为了生存而就业。
当今,接受研究生教育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其实也是一种投资。毕业生更希望通过毕业后的工作提高自身收入水平,以收回攻读研究生期间的学费、生活费以及投入的时间成本。
研究生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较之本科毕业生更高,在这种高期望值之下,很多工作未必是研究生愿意从事的。因此,有时候面对同样一份薪水的工作,本科毕业生可以接受,而研究生则宁愿放弃。对于招聘单位而言,有时候也乐得用较低的薪水聘用更年轻的本科毕业生。
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存在供求双方的博弈。
就业的质量又该如何衡量?
《2011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设定的就业质量指数共涉及就业环境、就业能力、就业状况、劳动者报酬、社会保护和劳动关系6个方面的内容。
《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提供了另外一种方法――大学毕业生是“学以致用”还是“学非所用”?
该报告显示,2011届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有14.0%处于低就业状态,即从事的工作与专业不相关。该报告还显示,在就业的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47%对自己的就业现状表示满意,其中本科为50%。
显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仅仅用就业率来衡量远远不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