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视点:如何看待研招中的“出身偏好”

首页 > 

考研

 > 考研视点:如何看待研...

考研视点:如何看待研招中的“出身偏好”

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米华全:

考分与教授间的话语权争夺战

研究生教育实乃培养研究之人才,而不再是以基础教育、素质提高为目的的本科教育。因此,研究生招生的招收对象显然是具有研究潜力的可塑性优秀人才。那么谁来识别优秀人才?分数还是教授?在考分和教授之间,一场话语权的争夺战悄然打响。

我国的研究生招生采取了区别于高考的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考试制度,但是这样的招考制度同样难逃高考的弊端:应试教育的传统太重,笔试高分者未必有真正的研究潜力,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显然导师不愿招收这样的考生,希望在面试中将这样的考生剔除。于是,教授对考生选择权提出了更多的诉求。

为了规避录取笔试高分但研究潜力不高的考生,越来越多的高校增加了面试权重,并准备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考试中逐步取消笔试。教授的话语权和选择权得到加强,逐渐掌握了考生生杀予夺的权力。教授最终成为这场话语权争夺战的胜者,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笔试高分落榜等现象才具备了出现的条件。

那么非重点考生就没有机会了?我想,其实问题不在于你是不是非重点的出身,而在于你是否具有研究潜力,如果你真正具有研究潜力,只要你足够优秀,导师肯定是不会放弃你。诚然,这需要非重点考生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且这样的努力不是仅仅追求一个高分。

安徽科技学院高教研究所张宏喜:

但愿“出身偏好”只是软政策

目前,一些重点大学在招收研究生时,不希望要非重点大学的本科生。这是教育歧视、面子工程、考研热后遗症,还是教育发展的优胜劣汰使然?我认为都有之。

当然,任何现象都有其两面性,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不能全面否定,更不能一味肯定。关键是看学校制定研招政策的出发点,笔者更希望这只是一种软政策(如相同情况下择优录取、参考价值等),而不是硬政策(必须)。前一种政策可视为优胜劣汰,后一种则要定性为教育不公平。

湖南大学学生刘铁:

名校研招更应恪守公平

读研后,对于研招不公我也有所耳闻。一位来自山东一所地方师范院校的同学曾对我说,每年研究生复试时,很多名校一听是来自他们学校的,都直摇头。一是他们学校名气不足,给人的印象就是一所三流学校。二是他们学校的学生考分比较高,但复试时表现不太好,使人觉得他们学校的学生读死书、死读书。于是产生了恶性循环,名校老师对他们学校考生产生刻板印象,他们报考名校也更加谨慎。并且,我也发现我所就读的学院存在歧视。比如在研究生推免生招生中,某考生分数排名第二,但她却拿不到全额奖学金,因为她就读的学校既非“211”又非“985”。因此,即便她排名再靠前,也只能拿半额奖学金。

我认为,研招中类似现象对普通高校考生来说是不公平的。普通高校考生与重点高校考生之所以有着一定差距,并不意味着前者能力不足、不够勤奋,而很大程度在于普通高校确实不具备与重点高校相媲美的硬件及软件资源。对于来自普通高校的考生,名校更应慎重遴选,以防止一刀切,从而错过真正的可塑之才。这不仅关系到学校的作风,更事关学生的前途。常言道,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基础。如果名校持有类似的“出身偏好”,将普通高校考生拒之门外,那么研招就难以确保公平公正,我们提倡的教育公平就难以实现,更遑论社会公平了。

《中国教育报》2009年4月27日第5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