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1自考广告学(独本)“创新思维学”考试大纲

首页 > 

自考

 > 北京

 > 北京2011自考广告...

北京2011自考广告学(独本)“创新思维学”考试大纲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创新思维学 课程代码:10096 2010年6月版

第一部分 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本课程是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告学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专业课程。广告学专业培养学生的广告策划、设计能力,而广告策划、设计的生命在于“创意”。所谓广告创意,就是在广告主题的基础上,通过广告创作者的创新思维活动寻求最有效的表现方式与手段。广告创意要对受众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就离不开“新”、“特”。因此创新对于从事广告专业学习和工作的人的意义是不言自明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树立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思维、掌握创新方法,从而提高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及在广告行业中的创意能力。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通过对创造、创新、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基本概念的介绍,使自学者理解创造学的两个基本观点:一是清楚人人都有创新(创造)能力;二是通过培训、开发可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从而增强自学者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的信心。

本课程的重点在于使自学者明确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本课程向自学者介绍创新思维的本质、特征;通过实例的分析和一定的练习,使自学者掌握创新思维的各种形式(主要是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及运用,能在自己的生活、学习、及广告策划、设计中主动地运用所学的创新思维方法。在本部分学习中,自学者应了解人在处理各种事物时,一般是存在思维定势的,思维的创新必须克服思维定势,这是难点。

本课程要求自学者通过学习创新能力的构成,懂得智力与创新的关系,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懂得非智力因素对创新能力的重要影响,了解非智力因素与创新的关系,能够扬长避短,根据自己的特点,开展创新活动。

通过学习“创新技法”的原则和方法,能初步运用创新技法帮助自己进行创新思维,开发自己潜在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创意、创新活动。同时能运用所学技法将自己的创新设想变成有效益的成果。

本课程第二、三章为重点章;第一、五章为次重点章;第四章、绪论为一般章。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从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创新的重视等几方面深刻理解创新的意义。理解创造学的两个基本观点,掌握创造、创新的概念,从熊比特理论中懂得创新的经济学意义。了解创新能力的4个组成部分;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理解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构成及其与创新的关系。深刻理解需要、动机对创新活动的影响。掌握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如何在创新活动中扬长避短以及组成团队进行创新时不同气质类型人员的搭配原则。通过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测试初步了解自身的状况和特点,有目的地进行改善与训练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创新的意义

1.“创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成为关键因素

20世纪的50多项重大的科学技术的发明说明了创造性劳动的真谛。其中中国所占比例少,只有人工合成胰岛素等几项,说明中国人民的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大。

国际间的竞争一般来说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归结为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主要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培养、开发国民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可以看出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2.振兴中华民族需要开发人民群众的创新能力

(1)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我国古代、近代、现代都有杰出人物重视提倡创造、创新

古代有孔子、老子等。近代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创造宣言》等,启迪人们开发自己的创造、创新能力。这些论述激励我们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

(2)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创造与创新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都有关于创造、创新的论述。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前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论述,更要求我们尽快开发国民的创新能力。

(3)有关重要会议、重要文件、法规大力倡导创造与创新

党的十六大就是高扬创新精神的大会;《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高等教育法》中分别提出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4)社会各界注重创造、创新教育

中国创造学会、各省市创造学会、北京创造学会、北京创新学会、高等学校、社会各界注重创造、创新教育,说明中国的创新是有潜力的。

(5)国外对创造创新的研究与应用简况

(6)端正对创造、创新的认识,深刻理解创造学的两个基本观点。

第二节 几个基本概念

1.创造

(1)创造的含义

(2)广义创造与狭义创造

2.创新

(1)创新的含义

创新是由四种要素构成的综合过程。创新成果既可以是有形的物质成果也可以是无形的精神产品,但必须获得更高效益(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2)熊彼特创新理论

创新的概念是由经济学家,美籍奥地利人约瑟夫·熊彼特(1883—1950)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来的

创新理论是熊彼特用创新来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理论要点包含五种情况。

3.创造与创新的相同与区别

第三节 创新能力的构成

1.创新能力的含义及4个构成部分

创新思维能力(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讲述)是创新能力的核心,而创新思维能力需要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智力的基础,需要非智力因素的支持。创新技能是实现创新成果的能力。以上构成又有交叉与重叠,应辩证地深刻理解。

2.智力、非智力因素与创新

(1)智力包含5个基本因素,各因素的作用。

(2)智力与知识、经验相联系,提高智力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3)知识经济时代把知识划分为4类,第一、二类为编码型知识(显性知识或归类知识),可以通过书本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学习,解决知不知、懂不懂的问题;第三、四类为意会性知识(隐性知识、沉默知识)。解决能不能、会不会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注意把第一、二类知识内化为第三类、第四类知识,才能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4)智力与创新能力相关但不是完全正相关的关系

(5)什么是非智力因素

(6)非智力因素与创新的关系

需要与创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动机与创新;四种气质类型与创新,意志与创新,个性品质与创新。

三、考核知识点

1.“创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成为关键因素

结合国内外和自己的实际深刻理解创新的意义

2.振兴中华民族需要开发人民群众的创新能力

(1)中国20世纪以来发明创造的主要成果

(2)中国古代近代代表人物对创造创新的论述

(3)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创造创新的主要论述(含教材中没有的近两年的重要论述)

(4)我国重要会议和法规文件对有关创造创新的主要论述(含教材中没有的近两年的重要论述)

3.创造、创新的含义,相同与区别,熊彼特创新理论要点

4.创新能力的含义与构成,智力因素与创新、主要非智力因素与创新

四、考核要求

1.“创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成为关键因素

理解:从人类发展的历史及现代国际间的激烈竞争领会创新的意义

应用:根据书上的叙述或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说明创新的意义

2.振兴中华民族需要开发人民群众的创新能力

识记:

(1)我国古代孔子、老子对创新、创造的论述的典型语句

(2)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创造的论述的典型语句

(3)我国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创新、创造的精辟论述语句(包括教材中没有的近两年的论述语)

(4)我国各重大会议(包括教材中没有的近两年的重大会议)对创新、创造的精辟论述语句

(5)我国高等教育法中对创新的论述

(6)创造学的两个基本观点

理解:

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作为当代接受高等教育的国民有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的责任,为振兴中华民族做出贡献。

应用:

能从创新的意义,自己对社会的责任,继承中华民族勇于创新的传统,等方面,理解并阐述开发国民创新能力的紧迫性,增强自己的责任感。

3.创造、创新

识记:

(1)创造的含义、广义的创造和狭义的创造的含义

(2)刘培育在《创新思维导论》中所给的创新的含义及4个要素

(3)熊彼特及其创新理论的要点

(4)创造与创新的相同与区别

理解:

(1)创造是一种开拓性的实践活动

(2)熊彼特创新理论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应用:

从创新的含义及熊彼特创新理论判断某个项目(工作、活动、设想、成果等)是否有创新

4.创新能力的含义与构成

识记:

(1)创新能力的含义

(2)创新能力的构成部分

(3)智力包含的5个基本因素,各因素的作用

(4)知识经济时代划分的4类知识及作用

(5)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包含哪些内容

(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7)四种气质类型

理解:

(1)智力与创新的关系

(2)如何按照智力的构成发展自己的智力

(3)知识与创新的关系

(4)非智力因素与创新的关系,特别是气质与创新的关系

应用:

(1)智力与创新有关,但不是完全的正相关,高智高创、高智低创、低智高创、低智低创的情况都可能存在。

(2)训练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记忆力、有意注意力。

(3)因为需要是创新的前提,应学会挖掘潜在的需要,寻找创新课题。

(4)动机是创新的动力,在创新活动中懂得动机强度与创新效果的关系,避免不适当的焦躁情绪。

(5)通过气质测量表的测试,了解自己的气质类型与创新的关系,注意扬长避短。与别人合作时,注意不同气质类型的人的团队组合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

(6)在创新活动中注意培养良好的有利于创新的个人品质,克服不良品质。

第一章 创新思维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思维的概念及属性,进而深刻理解创新思维的含义、特点与本质。从创新思维的结构模式理解创新思维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了解逻辑思维的含义,掌握逻辑思维的方法及其对创新活动的作用,能够运用逻辑思维方法进行创新活动。理解人的思维的奇妙性,只有经常把自己的思维置于有意识、自觉、不胜任的状态才能不断提出创新课题,开展创新活动。了解创新环境对创新活动的影响,自觉地创造良好的自我创新环境,正确地对待外部创新环境。了解创新思维的生理基础,懂得大脑“用进废退”的道理,从而理解创新思维能力是人脑的机能。了解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有意识地开发右脑,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思维

1.思维的定义

思维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即人脑的机能;思维是社会的产物;思维方式是思维活动借以实现的形式。

2.思维的属性

间接性;概括性—思维的概括性的两层含义;逻辑性。

3.思维的分类

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经验思维与理论思维;继承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

第二节 创新思维概述

1.创新思维的含义

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没有创新的思维,便想不出创新的方法,没有创新的方法,就不能有创新的活动,也就没有创新的成果。

刘培育在《创新思维导论》一书中给创新思维的定义

2.创新思维的特点

创新思维既有一般思维的特点,又具有六个方面的特征

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多维的灵活性;新颖的独特性;宽泛的知识结构等。

3.创新思维的本质

创新思维的本质是辩证思维,是辩证思维在人的心理活动的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不同状态下的体现。

4.创新思维的结构模式

(1)英国心理学家沃拉斯提出的四阶段结构模式

(2)奥斯本的三阶段结构模式

(3)我国创造学家的五阶段结构模式

第三节 逻辑思维与创新

1.逻辑思维的含义

逻辑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抽象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形式进行的。是具有概括性、论证性的思维活动。

2.逻辑思维的方法

(1)分析与综合(∑P整= ∑Pi +∑Pij)分析与综合是思维方向相反的过程

(2)分类与比较

通过比较就能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分类是比较的后继过程,重要的是分类标准的选择,选择的好还可导致重要规律的发现。

类比思维

(3)归纳与演绎

(4)抽象与概括

(5)系统化与具体化

3.逻辑思维渗透于一切创新过程中

(1)一切创新成果必须符合逻辑思维的严谨性

逻辑思维的过程、形式与创新过程密切相关,逻辑思维的严谨性不一定能导致创新,但是一切创新成果必须符合逻辑思维的严谨性。

(2)逻辑思维的各种形式运用得好,本身就能产生创新成果

(3)利用逻辑思维方法创新的案例

4.逻辑思维训练

5.人的思维的奇妙性

有意识 知道 3 知道 2有意识

自觉 你知道 你不知道 自觉

能胜任 不胜任

无意识 不知道4 不知道 1 无意识

不自觉 你知道 你不知道 不自觉

能胜任 不胜任

以上图形说明只有使自己的思维经常处于第二象限时,即能经常向自己提出问题时,才有可能不断地创新。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进化》中对提出问题的观点使我们懂得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第四节 创新思维与环境

创新活动的主体是人,离开人就没有创新活动而言。但现实中不存在抽象的孤立的人,每个人都与周围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环境对人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1.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包括人在进行创新活动时所处的外部的条件与进行创新活动的人对外部环境的感觉、感受。

自我创新环境

(1)外部创新环境对创新主体的影响、制约

(2)自我创新环境的优化,需要创新主体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广博的知识面、能够克服自己的思维定势。

(3)创新主体的成长环境:

家庭环境及特点;学校环境;工作环境

(4)阻碍创造、创新的自我环境因素

2.外部创新环境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创新

宽松的政治环境有利创新

阻碍创新的社会环境因素

(1)传统文化的影响

(2)社会影响

第五节 创新思维的生理机制

进行创造、创新活动的生理因素主要在人脑,人脑是心理活动的高级中枢,也是进行创造、创新活动的高级中枢,已取得的研究结果表明,人脑的突触、网状结构、胼胝体等在创造、创新活动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大脑与创新思维的生理基础

1)突触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1)神经元及其功能

人的大脑约有14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上有成千上万个突触,突触是神经联系的机构,是传递信息的机构,突触与每一个心理活动息息相关。突触有自发变动的功能,这种功能有助于创新思维;通过训练突触会发生变化,神经末梢肥大,突触变大。突触为创新思维能力提供了物质基础,了解突触的作用对理解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有重要意义。突触的变化是用进、废退。

(2)创新思维的实质是信息的巧妙结合。

2)网状结构在创新中的作用

(1)网状激活系统有调节内脏作用及参与感觉意识活动。

(2)网状结构与创新思维

2.高级心理过程的控制和调节中心——大脑

(1)大脑两半球的功能

大脑是脑的高级部位,是心理活动的主要器官,它是由通过胼胝体相连的左右两个半球组成的。大脑的两半球的功能具有不对称性。左脑被称为理性的脑,控制人体右侧,思考方式是串行的、收敛性的;右脑被称为感性的脑,控制人体左侧,思考方式是并行的、空间的、发散性的

(2)开发右脑

右脑所获得的形象、直觉对整体的感知等,是产生创新设想的源泉。可以这样说,迄今为止的主要科学发现,都是首先来自直觉,即便是科学发达的今天,也仍然是直觉起主导作用。当然开发人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仅需要充分地开发右脑的功能,也需要左脑的配合。否则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发也不能实现。

三、考核知识点

1.创新思维的含义及特点

2.创新思维的结构模式

3.逻辑思维的含义;逻辑思维的方法;逻辑思维与创新的关系:

4.从人的思维的发展过程看为什么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还重要 ?

5.自我创新环境

6.突触的作用;左右脑如何分工,开发右脑的意义

四、考核要求

1.创新思维的含义及特点

识记:

(1)创新思维的含义——刘培育主编《创新思维导论》一书中给创新思维的定义。

(2)创新思维的六大特点

(3)创新思维的本质

理解:

(1)通过不同学者对创新思维的不同的定义,领会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没有创新的思维,就不能有创新的活动,也就没有创新的成果。

(2)能结合案例深入认识创新思维特点。

应用:

能按照创新思维的特点,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2.创新思维的结构模式

识记:

沃拉斯的四阶段模式、奥斯本的三阶段模式、我国创造学家的五阶段结构模式。

理解:

从创新思维的结构模式领会创新思维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应用:

搞清创新思维结构模式,有利于我们把握关键,正确掌握规律。有目的地进行创新思维训练,从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3.逻辑思维的含义

识记:

逻辑思维的含义

理解:

逻辑思维是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形式进行的思维活动。

4.逻辑思维的方法

识记:

五种逻辑思维方法;类比思维

应用:

(1)通过案例的启发和训练,能运用逻辑思维的分析与综合、分类与比较、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进行创新。

(2)运用类比思维解决问题,进行创新。

5.逻辑思维渗透于一切创新过程中

理解:

通过实例领会逻辑思维渗透于创新活动的全过程;逻辑思维运用得好,本身就可以进行创新,深刻理解案例分析。

6.人的思维的奇妙性

识记:

(1)人在认识事物时思维的奇妙性——所遵循的4个顺序状态

(2)爱因斯坦的名言

理解:

创新思维从提出问题开始。认识提出问题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

7.自我创新环境

理解:

创新环境对人的创新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但创新环境对人的创新活动成功与否不起决定作用。自我创新环境的优化,需要创新主体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广博的知识面、能够克服自己的思维定势。正确对待创新主体的成长环境。

8.大脑与创新思维的生理基础

理解:

进行创造、创新活动的生理因素主要在人脑,人脑神经元的突触在创造、创新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懂得用进废退的道理。

9.高级心理过程的控制和调节中心——大脑

识记:

(1)大脑的特性、功能

(2)左右脑的主要功能

理解:

大脑的的两半球的功能具有不对称性。右脑所获得的形象、直觉对整体的感知等,是产生创新设想的源泉。

应用:

注意保持头脑的健康、有意识地训练左部肢体的动作以开发右脑。

第二章 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发散思维的概念与特征,理解流畅性是发散思维的基本特性,通过训练能在流畅的基础上培养自己发散思维的变通性与独特性。熟练掌握发散思维的各种形式并能用于创新活动。

充分了解什么是思维定势,在创新活动中有意识地努力克服形形色色的思维定势。

了解收敛思维的特点、作用,熟练掌握收敛思维方法中的目标确定法,能够通过案例分析及训练懂得运用收敛思维方法首先要学会准确的提出问题。人们经常在问题似是而非的状况下进行学习与开展创新,常常会产生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的错误。只有弄清问题,对准目标才能准确地进行创新课题的研究,才能事半功倍。了解收敛思维方法中的求同与求异思维方法,能够一般运用这两种方法开展创新活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发散思维的特点和作用

1.发散思维的含义

发散思维是对人们的思维定势的一种突破,是启发大家从尽可能多的角度观察同一个问题,有人将发散思维比喻为一盘散沙在风中被吹散的样子,沙子沿不同的方向,向上下左右前后弥漫散去,正是这种“弥漫散去”的效应,使作为思维主体的人在思维过程中可以不断寻找方向、变换视角、激活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

2.发散思维的特点

发散思维三个特点分别给出了发散思维的量、质及独特的表征

第二节 发散思维的形式

前面介绍发散思维既然象散沙一样弥散开去,显然就不能用简单的形式把它包罗进来。几种常用的发散思维形式有立体思维和平面思维、横向思维、侧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组合思维等。

1.平面思维

(1)什么是平面思维

(2)运用平面思维解决问题的案例

2.立体思维

(1)什么是立体思维?

(2)运用立体思维进行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产品开发、文学艺术中的创新活动的案例

3.横向思维

(1)什么是横向思维

从爱德华·德波诺引出横向思维的虚拟故事理解横向思维的含义。

(2)进行横向思维的方法

横向移入、横向移出、横向转换、横向交叉

(3)进行横向思维训练的案例与练习

4.逆向思维

(1)逆向思维的含义

(2)逆向思维的特征

(3)逆向思维的几种方式

就事物的原理、位置、过程、结果、缺点进行逆向思考

(4)进行逆向思维训练的案例与练习

5.侧向思维(旁通思维)

(1)侧向思维的含义

(2)进行侧向思维训练的案例与练习

6.多路思维

(1)多路思维的含义

(2)如何进行多路思维

就事物整体、事物的顺序、换个角度、绕道迂回、克服思维定势进行多路思维

(3)进行多路思维训练的案例与练习

7.组合思维

(1)组合思维的含义

(2)理解组合作用是创新思维的本质特征

许多科学家认为知识体系的不断重新组合,是人类知识不断丰富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从这一角度看,近现代的科学的三次大创造是由三次大组合所带来的。

(3)进行组合思维训练的案例与练习

第三节 收敛思维的特点、方法及作用

1.什么是收敛思维

收敛思维也叫做聚合思维、求同思维、辐辏思维、集中思维。也是创新思维的一种形式。

2.收敛思维的特点

3.收敛思维形式

1)目标确定法

(1)目标确定法的含义

(2)目标确定法运用的技巧

(3)目标确定法的案例与练习

2)求同思维法

(1)求同思维法含义

(2)使用求同思维应注意的3点原则

(3)求同思维法的案例与练习

3)求异思维法

(1)求异思维法含义,求异思维法与收敛思维不矛盾

(2)求异思维法的案例与练习

4)分析综合法( 层层剥笋法)

分析综合法在收敛思维中运用的案例与练习

5)聚焦法

聚焦法的案例与练习

4.收敛思维的作用

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各有特点和缺点,在创新思维中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只有发散没有收敛就会导致混乱,有价值的与无价值的混为一谈;现实可行的与荒诞离奇的鱼龙混杂、真伪难辨。因此,发散以后必须收敛,所以创新思维一般都是先发散而后集中收敛。

三、考核知识点

1.发散思维的含义

2.发散思维的特点

3.发散思维的形式:平面思维、立体思维、横向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旁通思维)、多路思维、组合思维

4.克服思维定势的意义和方法

5.收敛思维的含义

6.收敛思维的特点

7.收敛思维形式

8.收敛思维的作用

四、考核要求

1.发散思维的含义

识记:

发散思维含义,为什么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最基本的形式?

理解:

发散思维的“弥漫散去”的效应,使作为思维主体的人在思维过程中可以不断寻找方向、变换视角、激活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

2.发散思维的特点

识记:

发散思维3个特点及内在含义

理解:

流畅性是衡量思维发散的速度(单位时间的量),可以看作是发散思维“量”的指标,变通性是发散思维的“质量”的指标,独创性是发散思维的本质,表现发散思维的新奇成分,是思维发散的目的。

应用

针对面前的问题(事务)熟练地运用发散思维,根据其特点提出来五种以上或更多的处理问题(事务)的方法,首先达到流畅,逐步做到有变通,最终达到独特、新奇。

3.发散思维的形式

识记:

平面思维、立体思维、横向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旁通思维)、多路思维、组合思维的形式特征

应用:

(1)运用讲授的方法和案例,开发自己平面思维、立体思维、横向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多路思维、组合思维。

(2)运用测试题检验自己发散思维的状况

(3)熟练地根据发散思维的形式分析案例,找出创新点。

(4)运用发散思维的各种形式解决自己学习、生活、工作中的问题。如:提高学习效率,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开发新的产品或某一产品的新特性,对本单位管理制度和方法的变革与创新。

4.克服思维定势的意义和方法

识记:

什么是思维定势;如何辩证的认识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如何产生的;有哪几种思维定势。

应用:

能分析案例中存在哪种思维定势,找出如何克服思维定势的方法

5.收敛思维的含义

识记:

什么是收敛思维

理解:

收敛思维的关键是针对某问题(事物)在众多的方法中找到最好的切中目标的解决方法。

6.收敛思维的特点

理解:

收敛思维就是针对一个集中的目标,按照一定的程序,一定的步骤,进行比较、选择,最后达到目标的一种创新思维形式。

应用:

按照收敛思维的集中性、程序性、创造性特点进行收敛思维训练,使自己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能熟练地进行收敛思维,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或处理事物。

7.收敛思维形式

识记:

收敛思维各种方法的含义及运用要点

应用:

(1)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目标确定法、分析综合法、求同思维法、求异思维法、焦点法进行创新。

(2)对给定的案例能分析其收敛思维的特点及创新点。

第三章 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什么是形象思维(想象和联想),什么是直觉和灵感思维,通过实例的讲解掌握如何进行想象、联想,通过训练培养提高自己的想象力、联想能力,并能熟练地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创新、创意活动。了解直觉和灵感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在工作中逐步形成自己较强的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形象思维

1.什么是形象思维

(1)形象思维的含义

(2)形象思维与表象

是借助于头脑中的表象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而具有生动性和实感性的思维活动,是凭借事物的表象,运用想象进行的多回路、多途径的实现创新的思维。

(3)形象思维是一种非逻辑思维形式。

2.形象思维的特点

(1)形象性;

(2)普遍性;

(3)创造性

3.形象思维的过程

形象思维的过程包括的5个环节:形象感受、形象储存、形象判断、形象创造、形象描述等。5个环节虽然相对独立,但却也环环相扣、相互联系。

4.形象思维的方式

形象思维方式一般包括想象和联想。

1)想象

(1)什么是想象

(2)想象的分类:无意想象与有意想象(含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及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的联系、区别)

(3)利用想象创新的案例分析

2)联想思维

(1)什么是联想思维

(2)联想思维的形式:接近联想、类比联想(含义、产生类比联想的条件)、对比联想(对比联想与类比联想有许多共同之处。它也是借助于对不同事物的功能、性能、外观、结构、质量,或是事物的原因、过程、结果的比较而进行的一种形象思维的方式)、链锁联想、跨跃联想

(3)联想思维案例及训练

第二节 直觉与灵感思维

1.直觉思维

(1)什么是直觉

(2)直觉思维的特点

(3)直觉思维实例

(4)直觉思维的局限性

(5)怎样培养直觉能力

2.灵感思维

(1)什么是灵感思维

(2)灵感的特点

(3)灵感产生的条件

(4)灵感产生的方式

(5)灵感思维与直觉思维的比较

两者既相似又有区别。

三、考核知识点

1.什么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特点、过程

2.什么是想象思维、想象思维的分类、想象思维案例

3.什么是联想思维、联想思维的形式及案例

4.什么是直觉、直觉思维的特点、局限性怎样培养直觉能力、直觉思维案例

5.什么是灵感思维、灵感的特点、产生的条件及方式、灵感思维案例

6.灵感思维与直觉思维的相似与区别

四、考核要求

1.什么是形象思维

识记:

形象思维的含义,表象的含义

理解:

开发形象思维的重要意义,非逻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

2.形象思维的特点

理解:

从形象思维的特征了解形象思维早在语言、文字诞生之前就已经是人的思维形式了。所以,形象思维比其他思维形式更容易被人掌握。

3.形象思维的方式

识记:

(1)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的内涵;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的联系与区别

(2)各种联想的方式

理解:

形象思维可以把陌生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的表象联系起来,创造新的形象。

应用:

(1)人的头脑中对那些感受深的事物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印象象一幅幅图画在大脑中储藏。这就是表象。平时要注意表象的积累

(2)运用无意想象与有意想象为某一事物或面前的问题勾画解决的方法和场面,再结合其它的创新思维形式解决问题。

(3)运用联想思维为某一事物或面前的问题勾画解决的方法和场面,再结合其它的创新思维形式解决问题。

4.直觉思维

识记:

什么是直觉思维、直觉思维的特点、直觉思维的局限性

理解:

产生直觉思维的条件,注意自身知识、经验的积累,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增强直觉思维能力。直觉思维作为一种非逻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

应用:

(1)测试自己的直觉能力

(2)通过分析直觉思维的案例,找出其中的创新点。

(3)有意识培育自己的直觉思维,事后总结验证

5.灵感思维

识记:

什么是灵感思维、灵感思维的特点

理解:

从灵感产生的条件领会自己如何培养灵感思维。灵感思维作为一种非逻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

应用:

(1)能够通过案例分析灵感思维的表现形式,

(2)能够寻找适合自己的一个或几个相对长期思考的问题(课题)培养灵感,注意捕捉能否有灵感出现。找出其中的创新点

(3)通过理解与应用,认识直觉与灵感的相同点与区别,培养自己的非逻辑思维的能力。

第四章 创新思维在广告创意中的应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广告创意不是优美文字和华丽辞藻的堆砌,也不是漂亮图画、风景摄影的描绘。广告是艺术与销售目标的有机结合的产物。理解其“带着枷锁跳舞”的含义

本章通过分析国内外不同的广告案例其中蕴含着的创新思维方法,使自学者理解创新思维方法与广告创意的关系,使自学者进一步结合专业或工作,接受创新思维训练,从中受到启发,从而在广告创意中逐步运用创新思维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广告创意概述

1.广告创意的特性

广告创意有一定的难度,广告创意既是艺术创造又要注意销售目标,还有法规约束,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对社会生活有一定的影响和作。

2.广告创意的要素

消费者是市场的终端,做广告必须研究消费者的需要。要考虑消费者中的目标受众对象的文化背景、职业特点、消费习惯、价值观念、潜在欲望,同时还要考虑他们注意率的高低,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反应、兴奋。

客观的物质条件和信息条件是创意产生的必要条件,但创意人自身的条件、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更是广告创意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 创新思维方法与广告创意

一个好的广告创意的产生需要创作者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当我们通过调查了解了产品或事物的主题后,就应该有意识地运用创新思维的各种形式进行创意。比如利用自己的想象思维、联想思维,围绕主题(产品)进行思维发散引发出许多条具有新意的设想,利用收敛思维从众多条设想中,提炼出最佳的一条,从而产生一条最佳的创意,把这条创意写成广告语或制成广告图画,接受实践的检验。随后结合在受众中产生的效果,经过不断的修改、补充、完善,最终可以升华到一个伟大的创意,经久不衰。

1.创新思维方法在广告创意中的应用

1)逆向思维在广告创意中的应用

逆向思维方法,是一种悖逆通常思考问题方式的思维方法。在广告创意中这种方法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美国广告创意大师伯恩巴克为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金龟车进人美国市场所做的广告创意,堪称一个典范。

2)多路思维在广告创意中的应用

(1)直接请名人做广告

(2)用类比法利用名人的名气作广告

3)组合思维在广告创意中的应用

(1) 综合别人的智慧成果

人类科学的三次大创造就来自于三次大组合。

成语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牛顿曾说,他所以能有伟大的发现,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比别人看得更远;

“诗圣”杜甫更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深刻体会。

以上都是组合别人的智慧成果的依据

(2)将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很好结合做广告创意

4)形象思维在广告创意中的应用

万宝路香烟广告成功之处,就在于通过广告形象,将美国社会乃至整个人类,倾慕英雄形象、崇尚硬汉气质的内心渴望,挖掘出来,展示出来。

2.广告创意的新颖性与独特性

(1)打动消费者

广告促销业绩的达成必须建立在消费者接受广告信息并被广告信息所打动、所说服的基础之上,舍此根本无任何业绩、效益可言。

(2)破除思维定势

日常生活中,许多旧有的习惯及先人为主的观念常常阻碍着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与开拓,并由此导致大多数人往往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而这,恰恰是广告创意的大敌。

(3)独特性与新颖性

威廉·伯恩巴克认为:“……广告上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要有独创性与新奇性”,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力量来和今日世界上一切惊天动地的新闻事件以及一切暴乱相抗争”,才能牢牢地吸引并抓住读者的眼光,

独创性与新奇性,是广告创意的基本原则。在创作中,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可以说,缺少独创性、不具备创造精神的人根本无缘从事广告行业。总之,广告要在差异上制造“事件”,按照差异细分市场去标新立异。

3.广告标题的创意

(1)广告标题创意的重要性

(2)广告标题创意中创新思维方法的运用

三、考核知识点

1.广告创意的特性、要素、对社会生活的意义和作用

2.创新思维方法在广告创意中的应用

3.广告创意的新颖性与独特性

4.广告标题的创意

四、考核要求

1.广告创意的特性

理解:

(1)从广告创意的特点领会广告创意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注意发挥广告人的创新能力,一定能做出有新意的创意来。

(2)理解广告创意是带着“枷锁”跳舞的含义。枷锁是什么?

应用:

如何在遵守广告法规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下,根据广告创意的特性做到艺术创造与实现销售目标的完美结合。

2.广告创意的要素

理解:

通过对消费者的需要、文化背景、职业特点、消费习惯、价值观念、潜在欲望的研究,对广告创意人自身的条件,客观物质条件,信息条件等的研究体会广告创意的要素。

应用:

能够根据广告创意的特点进行广告创意

3.创新思维方法在广告创意中的应用

识记:

运用不同创新思维方法的典型广告创意内容

理解:

创新思维方法的运用是好的广告创意的基础

应用: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掌握逆向思维、多路思维、组合思维、形象思维(想象和联想思维)等创新思维形式在广告创意中的应用

4.广告创意的新颖性与独特性

识记:

具有独创性与新奇性的广告内容

理解:

独创性与新奇性,是广告创意的基本原则。

应用:

独创性与新奇性,首先要破除思维定势;其次要注意在差异上细分市场,标新立异;第三是能够熟练运用创新思维方法。

5.广告标题创意

应用:

掌握广告标题创意应该反映广告的核心内容的创意原则

第五章 创新技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将创新技法与前面讲的各种创新思维方法结合起来,使自学者能够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开展广告创意及创新活动。

首先应了解创新技法的作用及遵循的原则,在创新活动中能够灵活运用各项原则。其次是掌握智力激励法及其规则,能组织其他人开展智力激励法进行创新活动;掌握列举法,能对现成的产品、设想进行革新;掌握5W(6W)1H(2H)设问法,学会准确地提问题并解决问题;熟练掌握核检表法,按照该方法对自己的创新课题提出问题、进行各种调整、改变、扩大、缩小、组合、借用、代替而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方法、新的观念、新的创意等;掌握组合技法,特别是组合类(主题附加、同类、异类、重组、共享、补代、综合)各种技法、二元坐标法和信息交合法,进行组合创新;掌握综摄法,能熟练运用隐喻的方法进行创意;掌握德尔菲法,进行问卷调研,集思广益做出正确预言与决策。了解其他创新技法,需要时能运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创新技法概述

1.什么是创新技法

创新技法是从创造技法中借鉴过来的技法。这些技法,可以在各种创造、创新过程中借鉴使用。

2.创新技法的原理和作用

(1)作用

创新技法对创新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应用既可直接产生创新成果,同时也可启发人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2)创新技法的迁移原理

什么是迁移,迁移的应用,应用迁移原理的要求

(3)创新技法的组合、分离、还原原理

第二节 头脑风暴法

1.奥斯本智力激励法

头脑风暴法是1938年由美国奥斯本发明的世界上第一种创造技法,也叫智力激励法,是一种群体创新技法。奥斯本创造的智力激励法是世界上最早应用的创造技法。头脑风暴法不仅用于创新、创造、发明,还可用于改进工作、改善管理。

(1)智力激励法的步骤

(2)智力激励法应遵循的原则

自由畅想原则,禁止评判原则,以量求质的原则,综合改善原则。这四条原则通过七条具体会议规则来实现,以达到与会人员之间的智力互激和思维共振。

2.默写式智力激励法(635法)

(1)默写式智力激励法的步骤,“635“的由来

(2)默写式智力激励法的优点

3.卡片式智力激励法

CBS法和NBS法的步骤

第三节 组合技法

组合技法是按照一定的技术原理或功能目的将现有的事物的原理、方法或物品作适当组合而产生出新设想、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的创新技法。组合创新是无穷的,组合技法也有多种类型,我们介绍组合类技法、二元坐标法、信息交合法、形态分析法等类型。

1.组合类技法

(1)主体附加

其特点是在原有创意或技术思想中,补充新的内容,在原有的物质产品上增加新的附件。组合后不改变原有事物主体的主要性能,通过增加附属物完善、补充以克服或弥补主体的缺陷。组合按照一定的步骤完成。

(2)异类组合

异类组合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创意、不同领域的技术思想及不同的物质产品的组合。其特点是组合对象(技术思想或产品)来自不同的方面,一般无主次关系组合后整体变化显著,是异类求同的创新,创新性很强。

(3)同类组合

同类组合是若干相同的事物的组合, 组合对象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事物。其特点是在保持事物原有功能或原有意义的前提下,通过数量的增加来弥补不足的功能,或求取新功能,或发生新意义,而这种新功能、新意义是事物单独存在时不具有的。

(4)重组组合

重组组合简称重组,即在事物的不同层次上分解原来的组合,再以新意图重新组合起来。其特点是重组后可以更有效地挖掘和发挥现有事物的潜力。

(5)共享与补代组合

共享组合是将不同的或相同的事物共享同一原理、同一装置等的组合。而补代组合是对某事物的要素进行取舍、进行补充、替代的组合方式。

2.二元坐标法

将欲组合的信息列在平面坐标的2个轴上,进行信息交合,把所得交合的结果中有意义的新信息筛选出来,可望获得创新成果。

3.信息交合法

(1)什么是信息交合

信息交合法是华夏研究院思维技能研究所所长许国泰副教授于1986年首创的。是一种在信息交合中进行创新的技巧。其原理是把事物(物体)分解成若干要素,再把与事物相关的主要的人类的实践活动罗列出来,分别在平面坐标的X轴与Y轴上标注出来,两轴垂直相交,构成“信息反应场”,然后把一个轴上的各点的信息依次与另一轴上的信息交合,从而产生新的信息。

(2)信息交合法所遵循的公理和定理

(3)信息交合法的4个步骤

4.形态分析法

(1)形态分析法的原理

任何事物(原理、技术、项目、功能等)、装置都可以由不能再分的基本因素构成。这些基本因素重新排列组合,就会产生很多新的事物或装置。

(2)形态分析法的步骤

可首先从含有较少基本因素的简单的事物入手,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基本因素进行排列组合,进行分析、比较、筛选。

(3)形态分析法的特点

形态分析法有很高的使用价值,既可以用于发明创造,也可以用于科学研究、管理决策。

(4)形态分析法运用的案例

第四节 列举法

列举法就是把与创新相关的事物一一列举出来加以实现的创新技法。有特性列举法、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等。

1.特性列举法

美国创造学家内卜拉斯卡大学克拉福德教授研究并总结出特性列举创新技法。这种技法特别适用于具体事物的创新、创造、发明。

(1)步骤:

选择课题不易大,选定课题后,按照名词特性、形容词特性、动词特性一一列举,逐一改进创新。

(2)特性列举法案例

2.缺点列举法

缺点列举法是通过发掘事物(产品)的缺点而进行创新创造的方法。这种列举法鼓励人们积极地寻找、抓住事物的缺点及不足,一一列举,并有的放矢地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3.希望点列举法

这种创新技法是从人们的“希望”出发而进行创新、创造、发明的方法。它不同于缺点列举法,缺点列举法离不开物品的原型,而希望点列举法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创新主体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去创新。

第五节 设问法

1.5W1H法(6W2H法)

创新、创造、发明的关键是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问法就是对任何事物都多问几个为什么。设问法特别适用于创新过程的早期阶段。美国陆军部提出5W1H 法。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6W2H法

(1)什么是5W1H法

W、H各代表什么含义?怎样运用5W1H法

(2)什么是6W2H法?

陶行知先生的八大贤人既是6W2H

2.核检表法

(1)什么是核检表法

是奥斯本提出来的一种创造技法。即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创新的对象列出有关问题,一个一个地核对、讨论,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创新的设想。

(2)核检表法能够较好地启发创新思维

核检表法强制人去进行多向发散的思考,有利于突破一些人不愿提问题或不善于提问题的心理障碍。可以使创新者尽快集中目标构想、创新。

(3)核检表法的运用

应一条一条地进行核检,不要有遗漏。二是要多核检几遍,效果会更好。三是在检核每项内容时,要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核检方式可根据需要,一人核检获三至八人共同核检。

第六节 其他创新技法

1.中山正和法—NM法(关键词法)

NM法是日本金泽工业大学的中山正和教授提出来的。它是根据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理论,把人的记忆分成“点的记忆”和“线的记忆”。

实施步骤

准确找出关键词,进行发散、收敛思维(应用联想、类比等方法设想),进行可行性分析,确定方案,实施方案。这里十分重要的是选关键词,关键词选得好,成功率就高。

2.机遇利用法

人们通过意外或偶然的机遇开启了思路,从而获得发明成果的创新技法。

(1)平中见奇法也就是用陌生的眼光看熟悉的事物。

(2)意外发现法

(3)缺点、祸害逆用法

3.综摄法

综摄法由美国创造学家威廉·戈登提出的。它是通过隐喻、类比等心理机制调动人的潜意识功能达到创新的。所谓隐喻是一种表达出来的或暗示的比较,这种比较可以引起有意义的智力启发和感情激动。综摄法的特性要求亲身体验,设身处地换个角度想问题,从中求得对事物的新感觉或新认识。关键是变熟悉为陌生,跳出司空见惯的思维的圈子。

(1)程序

首先确定课题,然后把陌生的事物变为熟悉的事物,借助分析的方法把握它的细节和各个方面;或是把熟悉的事物变为陌生的东西突破思维定势,转变思维方式从而获得独特新颖的方案

(2)方式

综摄法以集体讨论方式进行 具有不同特点的人在一起取长补短,集思广益。

4.德尔菲法

(1)什么是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指用信函调查的一种方法。由美国的兰德公司最开始使用。“德尔菲”是借用古希腊阿波罗神殿所在地的名称,暗示预言准确。

(2)步骤:

组织有关问题,以意见征询表的形式寄给专家,要求专家以书面的形式回复。将回复中的好意见仍以意见征求表的形式再寄给另一批专家,再回复意见。经过几次反馈、集中,获得了很好的预测与决策意见。

三、考核知识点

1.什么是创新技法

2.创新技法的原理和作用

3.智力激励法:奥斯本智力激励法与默写式智力激励法(635法)

4.组合型技法:组合类创新技法中的6种组合形式,二元坐标法,信息交合法,形态分析法

5.列举法:特性列举法,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

6.设问法:5W1H法(6W2H法),核检表法

7.其他创新技法:中山正和法—NM法(关键词法),机遇利用法,综摄法,德尔菲法

四、考核要求

1.什么是创新技法

识记:

创新技法的由来与含义

2.创新技法的原理和作用

理解:

创新技法2条作用:其应用既可直接产生创新成果,同时也可启发人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理解创新技法的原理,并正确理解运用这些原理

应用

能运用迁移原理、分离原理创新

3.智力激励法

识记:

(1)奥斯本智力激励法方法必须遵循的原则;方法的实施步骤。

(2)默写式智力激励法(635法)与奥斯本头脑风暴法的区别与优点,635的含义,方法的实施步骤。

应用:

(1)能领导3——8人小组运用奥斯本智力激励法产生创意或解决某个问题。

(2)能使用默写式智力激励法(635法)产生创新的创意或找出解决某问题的方法。

4.组合型技法

识记:

(1)什么是组合类的主体附加技法、什么是同类组合、异类组合、重组、共享和补代组合

(2)什么是二元坐标法

(3)信息交合法的原理、实施步骤

(4)形态分析法的原理和步骤

应用:

(1)会单独运用组合类、二元坐标法创新

(2)会运用信息交合法、形态分析法进行创新,会综合运用上述方法产生新设想、新产品、新方法、新创意。

5.列举法

识记:

(1)什么是特性列举法?什么是事物(产品)的名词特性、形容词特性、动词特性

(2)什么是缺点列举法

(3)什么是希望点列举法

应用:

(1)会找出事物(设想、产品)的特性,希望点,运用上述方法产生新设想、新产品、新方法、新创意。

(2)会提出对某一事物(设想、产品)的缺点,运用上述方法产生新设想、新产品、新方法、新创意或对原事物(设想、产品)进行改造、改进。

6.设问法

识记:

(1)什么是5W1H法?陶行知先生的“八大贤人”的含义

(2)什么是核检表法,识记“九个能否”的内容

应用:

(1)会运用5W1H法对要创新的事物(设想、产品)提出问题,按照所提问题产生新设想、新产品、新方法、新创意。

(2)会对要改进的事物(设想、产品)按照核检表法所列内容一条一条地进行核检,必要时多遍反复核检,力求最好的效果。在检核每项内容时,要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3)既能一人核检也可以三至八人共同核检

7.其他创新技法

应用:

(1)用中山正和法—NM法(关键词法)对某事物(设想、产品)进行改革创新时,会找关键词,会运用发散思维、形象思维提设想,会运用收敛思维确定方案,会实施方案。

(2)会运用机遇利用法中的平中见奇法、意外发现法、祸害、缺点逆用法,等进行创新。

(3)会运用综摄法变熟悉的事物为陌生的事物,发现创新点;变陌生的事物为熟悉的事物,产生比喻、类比、联想、想象进行创新、改革。

(4)会运用德尔菲法选择调查对象、编制征求意见征求表(问卷)、会整理所得到的意见并再次征求意见,最终提出预言或决策。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

《创新思维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惠连、赵欣华、伊嫱主编,2004年7月出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为使自学者更有效地学习,特提出以下自学方法供参考

1.认真阅读与钻研大纲和教材

自学应考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学习《创新思维方法》教材,全面系统地掌握教材所阐述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本教材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有关创新思维的知识和方法,采用了大量案例讲授相关的概念、原理。自学应考者应从所举案例中领会创新思维方法的内涵,能做到举一反三,加深理解。

2.系统学习和重点深入相结合

自学应考者应在全面系统学习教材的基础上,对考核目标中所列重点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掌握进行创新思维的重要原理和方法。切忌在没有掌握、了解全面内容的情况下,想当然的用脑筋急转弯代替科学的思维方法,那样是培养不出自己科学有效的创新思维方法的。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目前的情况下,《创新思维学》是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课程。自学应考者应自觉地边学习、边应用。在遇到新情况、遇到困难的局面时,力求使自己的思维方式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转变、有所突破。使自己不断地进行创新。

4.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

自学应考者除学习教材的内容外,应用一定的时间做练习、训练。包括书后的练习题、测试题、思考题。通过练习、测试、训练及其他方法、技法的运用,使自己学会提问题,发散思维逐步达到流畅、能够变通、有独特性。使自己有丰富的想象、联想思维的能力,不断培养自己的直觉与灵感。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要求,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把握指定教材的基本内容,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体现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创新思维的方式,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3、要正确处理学习和应用的关系,本课程提供的案例多是别人成功的创新经验,社会助学者应引导自学应考者从这些案例材料中结合自己的实践把握创新思维的本质,逐步强化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4、本课程自学考试命题题型多样,覆盖面较广,社会助学者应根据这门课考试的特点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内容及教材中的各种练习,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要按照上面的重点章、次重点章和一般章提出的自学和助学的基本建议和要求安排课程。

6、助学学时:本课程共5学分,建议总课时90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20%、"理解"为35%、"应用"为45%。

3、试卷中的难易程度比例大约为:易:较易:较难:难=2:3:3:2。

4、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填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分析题、思维训练题、综合创意题、创新技法运用题等。

5、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六、题型示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