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新网报道,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知名经济学家张维迎今日在欧美同学会100周年北京论坛上表示,目前中国教育经费占GDP总值的4%,教育经费腐败和科研经费腐败十分严重,如果选拔人才体制不发生根本性改变,则容易造成教育经费越多,问题越多。
张维迎指出,现目前各高校都争相索要经费,然而经费如果花不完,根据教育部规定是要受到处罚的,"去年清华大学就被罚了几千万,这到年底,各高校都在比赛花钱"。
以下是文字实录:
张维迎:谢谢。非常高兴在这个场合与大家交流。今天的主题是高端人才战略与创新型大国。我一听到高端就头疼,谈高端人才战略的时候你得知道谁是高端人才,实际上真正的高端人才我们真是不知道的,如果我们都知道了他就不再是高端人才。尤其与创新相关,所有的创新相关都是大部分人认识不到的事情。所以我个人认为,高端人才战略,从国家战略角度讲的话,我们需要正确的定位。
人才就是一个自由的产物。这个国家有了自由,它自然就会有人才;这个国家没有了自由,全天烧香磕头还是没有人才。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们国家如果真正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要发展的话,我觉得这是最基本的问题。
如果从从上往下选拔人才,提供各种优惠的待遇,总体我觉得效果其实并不好,看看我们的教育经费浪费了多少?看看我们的科研经费浪费了多少?科技部部长都忍不住了,说出来了,说科研经费的腐败非常的严重。我所知道的教育经费的腐败仍然非常的严重。教育经费已经达到了4%,但是我们的体制不改变的话,我觉得钱越多,问题越多。因为现在大家都在去争着去瓜分这些钱,而且有关部门规定,说这个经费一年花不完的话罚款。清华去年就罚了几千万。到年底了,都在比赛花钱。
所以我的观点很简单,如果真的为国家为着想,不要做太多的事,最重要的事就是给人们自由,尤其思想自由。诺贝尔奖得主何斯教授讲到,思想资产。如果一个国家人们不能自由的思考,不能自由的表达,这个国家要有创新是不可能的。还有一位讲过,说人类的进步都是由极少数提出的思想,然后由越来越多的人慢慢地接受了它,最终变成一个现实。所以我个人认为真正的高端人才战略,就应该得到自由的战略。谢谢。科研经费运行缘何成为腐败高发区?
中新网刊文,“即使按照比较“宽容”的尺度,我国科研经费恐怕至少有三成以上的支出有些“不明不白”。我国去年整个社会的科研经费投入已达万亿元,就算以三成计算也已是一笔庞大的资金,这些经费的支出必须说清楚。”
科技部部长万钢11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当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出现了专家和官员违法违纪的恶性问题,正在审查。他对此感到愤怒、痛心、错愕,认为科研经费是纳税人的钱、国家的钱,要为之负责,因此绝不容忍科研腐败。
科研经费管理与使用,已成为产生学术腐败的主要地带,成为腐败高发区,其中唱主角的是大学教授、研究员等知识分子群体。这种现象不仅让人感到痛心、错愕,也让我们为社会发展的未来感到担忧。今年3月,浙江大学教授陈英旭在杭州受审,检方指控其授意学生以开具虚假发票、编造虚假合同等手段,将1022万元科研经费占为己有。这名教授的贪污纪录,不仅在学术界“独占鳌头”,就是比起近期落马的省部级高官也毫不逊色。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一向被视为神圣、纯洁的殿堂,然而无孔不入的腐败病毒早已乘虚而入。一些走上歧途的科研“带头人”,玷污了多数科技工作者长期坚持的刻苦钻研精神,也阻碍了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步伐。
科研经费为何沦为学术腐败分子的“唐僧肉”?首先与我国粗放的科技发展投入方式有关。科技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强弱,科技强国是全社会的共识,也是一项基本国策。在这种社会共识的指导下,近年来随着国力提升,我国科研经费投入呈快速上升趋势,中央财政科技投入保持年均20%的增长。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中科学技术支出4429亿元,当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然而,与如此巨大且快速增长的科研经费投入相对应的,却是流于形式的监督制度,因此也难怪与科研经费相关的腐败四处蔓延。虽然大多数科研经费使用单位都有一整套经费管理制度,但实践证明这些制度难以得到有效执行。究其原因,与科研经费投入、使用的特殊性有关。目前,我国科研经费来源以国家为主、地方为辅,个人捐助和单位自行出资为重要补充。这些资金支持的研究课题,成为各家高校或学术机构“争夺”的对象,获得了课题就等于得到经费。由于科研经费来自国家或社会,并非科研人员所在单位支出,因此,这些单位只热衷于按比例收取“管理费”,对以发票套取经费等不法行为往往听之任之,甚至予以配合、帮助掩盖。
中国科协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40%左右,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当然,这一数字会让许多科研工作者感到“有苦难言”。因为,在所谓“流失在项目之外”的60%中,估计至少有1/4作为科研人头费,用于研究生的工资补助发放,还有一部分用于项目的专家评审费及验收费用等。但是,即使按照比较“宽容”的尺度,我国科研经费恐怕至少有三成以上的支出有些“不明不白”。我国去年整个社会的科研经费投入已达万亿元,就算以三成计算也已是一笔庞大的资金,这些经费的支出必须说清楚。
要保证如此巨大的科研经费,远离贪污腐败的魔爪,必须增加使用透明度。要解决科研腐败问题,最重要的也是增加透明度。科研立项和经费投入应该逐步纳入公共监督之下。同时,目前科研经费发放之所以成为腐败高发区,与拨款的行政机构和实际监管经费运行的院校之间利益不一致有关。因此,我国亟待建立统一的针对科研经费管理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以及与制度配合的相对独立的财会监管机构,否则目前科研经费管理的真空地带难以弥补。新华社报道,在近三年审计机关对国家各部委、各省份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发布的数百份年度审计报告,发现涉及“问题科研经费”的至少有39份,问题均发生于2007年至2012年这五年之内。
交通部用1.86亿经费发工资补贴
多家单位将科研经费用于购车盖房、购买办公家具甚至个人费用支出
39份审计报告显示,科研经费“扩大用途”“挤占挪用”已成普遍现象。
工资福利 2012年,国家旅游局所属中国旅游研究院在课题研究经费中违规提取院基金83.84万元,主要用于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等支出。
发钱过千万元的并不少见。
2009年至2011年,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在科研经费中列支工资福利费等1278.11万元,其中2011年发生532.3万元。
有的单位甚至发了上亿元。
2010年至2012年,交通运输部在没有细化人员经费范围和标准的情况下,从其管理的543项科研项目的15.56亿元预算总额中安排人员经费1.86亿元,主要用于人员工资及补贴支出。
买车交通 2007年至2009年,陕西两所高校分别用项目经费41.9万元和29.36万元购买小轿车和旅行车各1辆。
2009年至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部分科研人员在其承担的专项课题经费中,报销火车票费用20.78万元。审计报告特别注明,这些火车票是“自行搜集的”,与课题无关。
陕西15所省属高校2007年至2009年29个“科技创新”项目中,列支家庭和个人电话费、私家车保险费和汽车油料费等38.38万元。
会议考察 2011年,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碳专项项目中列支无关人员会议费、考察费等69.18万元。
2012年9月,中国电力工程顾问公司承担能源应用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项目专项相关课题时,在课题任务合同书中没有出国费预算的情况下,列支出国费32.96万元。
盖房装修 2008年至2010年,贵州两所高校挤占挪用科研等办学经费1745.4万元,用于经适房建设及投资经营性资产等支出。
2011年,中科院城科会从“绿色低碳生态规划指南”等课题经费中列支与课题研究无直接关系的购买办公家具等款项26.47万元。
2009年至2010年,住建部所属一研究会,在专项课题经费中列支99.57万元,用于与课题无关的办公用房装修改造、杂志印刷和网络服务费等支出。
公款吃喝 2009年至2012年10月,科技部所属知识产权中心在课题经费中列支职工食堂餐卡充值费13.48万元。
说不清楚 今年山东省发布的审计报告显示,该省教育厅所属13所大学编报科研经费项目支出预算9.43亿元,未细化到具体项目,全部填列为其他商品和服务类支出。这是记者看到的金额最大的一组数据。
1505张车票“套走”28万科研费
一些单位通过利用虚假发票、虚报虚列支出等手段获取科研经费
“花钱”前提是“要钱”。巨额科研经费的诱惑,让一些人采取各种手段,甚至铤而走险。
套 山东省对青岛大学等4所大学2011年科研经费审计发现,有22个项目报销无具体品名和数量的发票438张,金额51.54万元;9个项目报销虚假业务内容发票1824张,金额103.05万元;4个项目报销虚假签字单据,套取资金114.78万元。其中一高校两个课题组,以差旅费名义分37次报销火车票1505张,金额28.36万元,占2008年至2011年该项目拨入经费的49.75%。
2012年11月至12月,中国华能集团一单位在列支专项相关课题劳务费时,利用虚假发票套取实际未发生的劳务费33.07万元。
骗 广东省针对2008年至2009年重大科技资金审计发现,有1个县级市的项目单位弄虚作假,骗取资金108万元;部分项目单位将不属于项目范围的支出941万元和项目立项之前的支出1392万元列入项目成本;有1个市的项目单位违反合同规定自行调减建设规模多获资金191万元。
2008年至2010年,在广东省级结构调整重点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专项资金执行中,有4个项目单位以不实材料申报获取省级资金250万元。
贪 在广东省2008年至2010年产学研省部合作资金执行运用中,除存在扩大使用范围、挪用专项资金外,还有2家企业4名工作人员涉嫌贪污资金47.8万元。
假 山东省2012年发布的审计报告显示,青岛大学有10个课题预算为322万元,实际支出168.1万元,决算支出为319.75万元,虚报151.65万元,占预算的47.1%。
2008年至2012年,中科院所属软件所在课题资金中以支付会费、物业费等名义虚列支出367万元。2009年至2010年,该院4家所属单位以服务费、礼品和食品等在科研项目经费和管理费用中虚列支出195.25万元,用于职工福利等支出。
吞 2008年8月,民航局机场司自行同意将委托中国民航工程咨询公司代管的课题经费结余37.03万元,转作公司收入。
巧立名目 陕西审计厅发现,2007年至2009年,6所省属高校自行规定,项目经费到账后,项目负责人可按5%到20%的比例提取现金,名目包括开题费、劳务费、特支费、立题奖、奖酬金、项目津贴……三年间,共提取发放特支费等1887.79万元。
科研投入巨大科研效率偏低
2012年,国家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0240亿元,占GDP1.97%。然而,科研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科研效率偏低现状令人担忧。
造假也能过审批
广东省2008年至2009年安排的节能减排与再生能源重大科技项目中,有2个项目缺乏实施能力和条件、1个提供虚假材料的项目通过了审批。
不论证也可立
2012年,湖南省科技厅在未进行可行性论证、未经专家评审、立项依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就安排了11个科技项目资金815万元。
未完成也过验收
广东省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审计发现,有1个县2个项目共获得资金56万元,至审计时,项目建设尚未完成,却于2010年底通过了验收。该省2008年至2009年安排一环保重大科技项目中,个别项目验收材料不真实,却仍然结题验收。
没条件也得资金
2008年至2010年,在广东省级结构调整重点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专项资金执行中,有1个企业经营处于半停产状态,不符合申报条件,仍获取省级资金60万元。
项目情况
主管部门一无所知
广东省审计厅对2008年至2010年省级重大科技专项资金审计发现:有一个市的两个项目承担单位中,一单位已结束营业近两年,另一单位联系不上。而主管部门对项目情况却一无所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