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就业也忐忑 九成受访者表示不满现状

首页 > 

留学

 > 海归就业也忐忑 九成...

海归就业也忐忑 九成受访者表示不满现状

1978年-2012年,中国总计送出了264.47万留学生,其中超过90%是自费留学生。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达39.96万人,业内人士预测2013年出国人数将突破45万人。《2013年太原海归人员就业发展报告》近日出炉,报告就100名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的就业选择、就业现状、就业满意度、就业创业面临的困境等方面进行了随机匿名调研。参加调查的海外留学归国人员,主要在私人企业、合资企业、国企、政府和事业单位等地供职,从事行业主要为教育文化、金融、贸易、能源、建筑等。留学国家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等地;所学专业主要集中在商科类、管理类和人文类专业。

就业选择:首先考虑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性

在国外竞争压力大、就业渐趋困难的形势下,“国内商机多”“事业的发展潜力比国外大”的优势成为越来越多海外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就业、创业的重要因素。《2012年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在新“回国潮”的冲击下,超过70%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创业。

海归们在择业时,首先考虑的是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性和个人的发展空间。正如一名美国海归所言,“我最看重个人的职业发展和是否有晋升空间。因为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性决定了我对这个职业的关注度。”一名来自澳洲的海归也直言,“在求职过程中我首先考虑个人的职业发展空间。其中,更看重经济因素,比如薪水、福利、年终奖等。出国留学,父母把一辈子的积蓄都给我了,我得回报他们!”其次,工作的稳定性,工作单位的类型、规模、口碑,以及工作环境也是海归们在选择工作时比较看重的因素。

找工作,首先要有获取信息的渠道。然而,海归们身处国外,信息渠道非常有限。他们中间,80%的招聘信息来自父母、朋友,来自新闻、媒体,公共招聘会的信息仅占10%。一名留学澳大利亚的海归告诉记者,“现在找工作不容易,难就难在没有渠道。一般的好工作都轮不上,海归的信息量与国内的大学生是无法相比的。”

同时,海归找工作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找工作所需的时间来看,100名参与调研的海归中,64人在3个月内找到工作,28人在3个月至6个月内找到工作,8人在6个月至12个月找到工作。64名在3个月内找到工作的海归中,有46名海归被短期聘用,18人被长期聘用;然而在28名3个月至6个月内找到工作的海归中,20人被长期聘用,8人被短期聘用。6个月-12个月找到工作的8人则全部被长期聘用。

海归们就业所选择的行业,大部分集中在教育文化、金融、贸易、资源、能源等领域。在教育文化相关行业中从业的海归,占较高比例。这与海归们选择商科类、管理类、人文类专业所占比例超过65%不无关系。当这些英语不错又暂时找不到对口工作的海归需要自给自足时,投身教育文化行业就成为首选。

一位留学英国的海归这样说,“回国找工作面临一个专业对口问题,但至少自己的英语基础还是有用武之地的。实在不行就去给小朋友教英语,再不行就去做留学中介。”

满意度:近九成受调查者表现出不满意

回国就业创业,海归们更多的是为了寻找发展空间。然而,回国就业后的海归们,有很大一部分人对就业现状不是很满意,比例占到受调查者的88%。

从薪资水平来看,大多数拥有硕士学历的海归月工资要高于本科生。约56%的本科生月工资在3000元以下,44%的本科生可以拿到3000元以上的月工资。在硕士毕业生中,78%的人可以拿到3000元以上的月工资。此外,世界名校毕业生的薪资待遇要明显高于普通院校的毕业生。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职场竞争环境,海归们能够比较理性地对待自己的薪资水平,认为“能找到工作已经很幸运了”或“国内现状即是如此,和国内大多数人拿差不多的工资,也知足”。但是,在提到工作时间、带薪休假、年终奖金等待遇时,占半数的海归人员感到不是很满意。一名来自合资企业的海归说,“为了完成业绩,经常处于加班状态,基本每天工作在10小时以上。”

从就业与专业的契合度来看,大多数就职于私企、合资企业、国企的海归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和在国外所学专业比较契合。他们的理由是 “找工作的时候就选择了专业对口的公司,公司的招聘条件也要求专业相符”。但是,政府、事业单位中,有约79%的海归认为就业和专业不契合。一个在事业单位工作的海归坦言:“我学的是经济管理专业,但现在干的是办公室职员的活。专业完全用不上,感觉整个人都颓废了。时间一长,不光外语水平完全下降,专业也生疏了。”

绝大多数的海归都认为自己在单位的发展空间很有限。这种局限的个人发展空间不仅降低了海归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有可能加剧优质人力资源成本的流失,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海归在国内待了几年后又选择二次出国的原因。

走访调查中发现,导致海归人员就业满意度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工作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工作效率低,劳动力价值体系评估标准不平等;人力资源成本,劳动力价值被浪费、核心竞争力被削弱;人才选拔机制缺失,按资论辈现象比较严重;局限的个人发展空间等。

原因探析:“水土不服”主要缘于国内外职场环境差异

从调查统计来看,24%的人认为回国就业的实际情形与期望一致;1%的人认为回国后的经历比自己想象得要好。原因在哪里呢?记者进行了走访。

留学人员回国后,“水土不服”现象日趋明显。回国前,很多海归已在国外工作、生活多年,回国后对各方面情况不是很熟悉,包括市场情况、创业政策及社会软环境等。九成海归认为,相关机构和部门应该委派专业人员进行就业指导帮扶、提供针对海归的国内就业信息、建立留学归国人员求职信息互动平台,并针对普通海归群体出台相关政策。

同时,一些海归对自身条件不是很了解,心理上准备不足,专业技术不过硬,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也是原因之一。一位海归朋友讲述了这样一种情况,“以前单位有个留学生,在新西兰学的是国际贸易。可是,他的专业基本功并不扎实,接国外的单子还不如单位普通业务员。”

国内外职场的差异是造成海归人员就业时忐忑的主要原因。调查显示,首先,大多数海归人员对国外职场体系的认可度远超国内。从职业态度而言,大多数海归人员认为国外职员普遍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比较认可,工作热情度远高于国内同行。他们相对也可以得到一个自己比较满意的报酬。一位在美国从业3年的海归是这样认为的:“要说老美的工作态度,他们都是干一行爱一行,绝对的敬业。”当问到国外的薪资满意度时,他说:“我觉得美国人的薪资满意度还比较高。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一个美国朋友和他妻子都是中学老师,他们前一阵子买了个带花园和游泳池的房子。也就贷了几十万美元吧,按照他们的工资五年就可以还清。”

其次,许多海归还认为国外职场中对职员的技能专业度、技术研发度和工作精准度比较看重,这些都是高质量产出的重要保障。一名来自澳大利亚的海归说:“澳洲人很注重从业人员的专业度,每个人都是持证上岗。就连清洁工上岗前都会接受标准化操作的培训。”

第三,绝大多数海归都赞同海外职场中的薪资和人才培养模式。大家普遍认为在国外工作所得还是相对比较公平的。而且,如果很认真并且努力工作,相应地升职空间也会比较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