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技大学:吸引留住近百名博士(5.23)

首页 > 

留学

 > 内蒙古科技大学:吸引...

内蒙古科技大学:吸引留住近百名博士(5.23)

就在西部地区高校普遍为留不住人才头疼时,边陲高校内蒙古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内科大)近几年吸引并留住了97名博士、博士后,他们已经成为各学科教学、科研带头人。日前,在内科大接受记者采访的一批高层次人才不约而同谈到一个观点:我们是在追随“榜样”,离不开这个团队。 被称作“榜样”的是内蒙古科技大学校长李保卫。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他作为内科大一名普通教授,3次留学美国,他在辐射换热研究过程中提出的“辐射传热输送方程”被誉为“当今辐射传热最具创造性的工作”。国外大学多次以优越条件挽留他,国内名校千方百计“挖”他,他都没有动摇,回到了内科大。 李保卫说:“那时,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被邀赴美搞二次燃烧复杂热过程的研究,当我站在美国的讲台上宣读自己的科研成果时,台下掌声热烈。当时我就想哭。我想让我的国家和熟悉培养我的人为我鼓掌,享受成功,为此兴奋。” 2006年秋,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师从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专攻先进材料研究的博士后张建旗回国选择了内科大。他告诉记者:“首先是学校求贤若渴的真诚打动了我。校长亲自找我长谈了3次,帮我分析研究发展方向,如何快出成果。我们像朋友一样。”40岁出头的张建旗在美国学习工作了10年,获得硕士、博士、博士后学位。张建旗认为内科大办事效率高,一个多月的时间就为他成立了试验室,并组建了年轻的科研梯队。 张建旗感到心情顺畅:“在美国年收入5万美元以上,回来校长承诺给学校里最好的待遇,大概10万元人民币吧。其实我们这样的人最看重的并不是生活待遇,毕竟生活已经够好了。能够把适合我国的世界最前沿成熟的科学成果带回来,体现价值的贡献感会让人长久地兴奋。” 正是由于内科大千方百计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搭建创业和学术研究平台,许多像张建旗这样追求事业的高层次人才向这里聚集。33岁的张邦文读完了上海大学钢铁冶金学博士、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博士后,来到内科大。他说:“这里大环境不如名校,但小环境好,利于我们成长发展,早出成果。比如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在北大、清华等名校有太多的博士、博士后,不会专为我成立一个试验室。”他认为,内科大的事业需要他们与他们需要内科大的平台是一致的。 本世纪初来到内科大的一批高层次人才已经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有的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有的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他们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国家重点攻关、教育部重点资助课题30余项,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300多篇。2005年,内科大一举获得1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近几年,有“燃烧过程优化技术与计算机控制”研究成果等300余项科技成果被企业采用,创造经济效益10多亿元。目前,内科大利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成立了4家高科技企业,科技企业资本达到5000万元,高科技产业年创总产值超过亿元。 内科大虽然地处偏僻、条件不够好,但一批高层次人才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足够的信任。李保卫说:“这些高层次人才都是从国内较量到国外,又从国外较量到国内,有实力,爱祖国,想干事。每吸引回校一个博士,我就会兴奋好长时间,一个优秀的高层次人才能够开拓和带起一个学科,出一批成果,在某个领域就会领先国内、世界。校长是为高层次人才服务的第一责任人。”

来源:新华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