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校园枪击案引发反思 留学警惕四大心理问题

首页 > 

留学

 > 美国校园枪击案引发反...

美国校园枪击案引发反思 留学警惕四大心理问题

23岁的韩国留学生赵承辉制造了美国有史以来最惨烈的校园枪击案。为何负笈求学的学子,成为无情冷血的杀手?透过这些令人扼腕的伤亡事故,我们看到的是病态的心理和一个个崩溃了的心理支持系统。

四大障碍易引发心理问题

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许多父母常常以“孩子在国外留学”为荣,不惜自己在国内勒紧裤腰带也要掷巨资为独生子女铺设海外求学道路,然而不少父母却忽略了金钱以外的许多重要因素,比如,自己孩子的性格是否适合离家万里去留学?

华师大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叶斌正在温哥华担任访问学者,记者通过网络对他进行了专访。叶斌指出,性格太封闭内向、适应和心理调节能力不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的、自卑心理严重的青少年,如果一个人出国要特别小心留意。

中国留学生在海外,四只“拦路虎”最容易引发心理问题。第一就是文化冲突带来的环境适应问题。所以要看清的是国内和国外的差异;第二是孤独而缺乏心理支持。碰到问题缺乏朋友、亲人的劝慰;第三是失落感。原先优秀的学生到了国外因评价标准不同而失落。最后,还可能找工作困难而失望、绝望,如果有经济压力就更困难。

现象一:感情失落引发伤人自伤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案枪案发生当天,目击者称赵承辉在大学宿舍楼里与女友发生争吵,他怀疑女友与他人约会。一名学生顾问对他们进行调解,但他拔出手枪将女友和那名学生顾问射杀。而2004年,堪培拉大学中国学生张洪洁在其居住的寓所内被其男友张龙杀害。同年,汉诺威大学(德国)的学生宿舍内发生一起中国学生之间的凶杀案,据称也是因为感情纠葛。伤害他人之外,因感情问题自杀的也有。

专家分析:留学生孤身远赴异乡,很容易把感情维系在一两个信任的人身上,万一发生变故很容易造成心态失衡,如果冲动就会做出伤人伤己的事。

现象二:抑郁、社交恐怖缠上留学生

“我是一个留学生,心理状态已经坏到了极点,救救我!”一位22岁留日中国学生在中国心理咨询网发出sos求救呼喊。他到日本4年,除交了一个女朋友外,一无所获,日语甚至还不如2年前流利。他在一家西餐厅打工,但从不和任何人说话,以至于引起别人和店长的反感。他说自己很害怕做错事情,说错话,出了一点错脑子里就一片空白,说话结结巴巴,非常痛苦。他的朋友圈很小,只局限在那么有限的几个人之中。他说“最近还很害怕去上学,经常给自己找借口不去学校。开学后,看见很多新的面孔便会觉得很紧张。下课后,上课时候自己尴尬的情景会在脑海中一遍又一边的重演。就连学校BUS也不敢坐,就害怕遇上熟人,害怕要交谈。“

专家分析:“身在异乡为异客”,一方面是文化结构和语言原因,难以融入当地主流文化,容易使中国留学生感到很孤独,另一方面是经济困难,怕社交费用高——有点像国内的贫困学生遇到的困难——导致许多中国留学生到了国外,社交很少、过着封闭的生活。在这种状态下,抑郁、焦虑、社交恐怖都可能出现,也可能出现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性心理问题。不过,我在国外看到更多的人是适应和发展类的心理问题,不见得严重到心理疾病的程度,但生活质量和快乐程度确实有可能不如人意。

现象三:有了心病无处倾诉

在温哥华的香港留学生Cathy(化名)曾因为学业适应上出现问题而致电学校心理热线,按理说懂得求助就说明这个学生的心态还算好,但她只打了一次就不打了。原来她发现心理咨询师是加拿大人,根本不能理解她这个亚洲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也无法从她能接受的角度对她进行疏导。此后Cathy有了问题就自己处理,她的处理方法就是忍受。

专家分析:在英、美、加、日、澳大利亚一些国家的学校学习,尽管课程密度不十分大,但由于存在语言障碍,中国学生的压力确实不小。文科课后有大量的资料阅读任务,上课则往往以专题报告和讨论发言的形式进行,而且课堂表现计入平时成绩,这对学生――尤其是刚出国的学生――的听说读写都将是很大的考验,如果因此表现不好,影响了成绩,将来还可能影响毕业和找工作。所以许多中国留学生都选理科,语言压力相对较小。

至于留学地学校的心理援助,往往因文化差异而无法设身处地地体会和理解中国留学生的心理。很多中国留学生不会想到向学校心理咨询组织求助。

现象四:自暴自弃混日子

不少小留学生,从小娇生惯养,对留学的艰难没有心理和思想准备,出国之后只觉得摆脱了父母的管束,有的整天在宿舍或住处上网打游戏,有的成天逃课去旅游,父母在国内一无所知。还有一些学生虽然有上进心,但因为难以招架文化差异、语言不通、学业紧张等带来的压力,又不可能成天打国际长途向家人倾诉,慢慢也出现自暴自弃的心态。

专家分析:在温哥华我也看到许多留学生生活得很艰难,混日子的学生中,家境好的暂时没事,但迟早会曝光,所以还是有压力的。家境差的,借债出来的,就比较麻烦,更容易有内疚和自责,心态差的就会有心病了,有了心病他们还没处诉说就更麻烦。

调整心态,保持心理健康

留学大潮中,中国年轻的留学生们应该如何调整自我,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叶斌给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是出国前要做好准备,上面提到的性格太封闭内向的四类人,最好不要一个人出国。其次,达到留学地后要尽快了解当地环境,融入当地文化,尽快建立自己的心理支持系统,比如家人、同学、新朋友、中国同学会或同乡会、教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房东等,这些人际和社群网络会在你困难的时候给你提供帮助。要学会主动利用学校的相关服务和机构,比如经济支持系统,比如图书馆和学业辅导的培训课程。有机会要多出去走走,领略新地方的美好。最后,其他的调节和在国内一样,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偏好的心理调节方法。

叶斌指出,对留学生而言,最初的适应和过渡期是第一关,主要是语言、社交和生活自理方面的适应和挑战。就像外地学生、农村学生在上海读大学,中国留学生赴海外还要再加上更大的文化冲突和语言困难,比如欧美人并不太主动帮助人,要你能主动求助,但中国人又不好意思求助等;欧美人表面比较热情,但要深入交心就不容易,因为西方文化更讲究个体之间的边界和个性的独立。

网络链接 相信爱和宽恕

1991年11月1日,刚获美国爱荷华大学太空物理博士的中国留学生卢刚,开枪射杀了3位教授、1位副校长和1位同样来自北京、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山林华。当时,这一事件震动中美两国。

让世界想不到的是,遇难者之一安的三位兄弟后来捐出一笔资金,成立了安.柯莱瑞博士国际学生心理学奖学金基金会,用以安慰和促进外国学生的心智健康、减少人类悲剧的发生。安的亲人们曾以极大的爱心宣读了一封致卢刚家人的信,信中的人性美让整个世界感动,其中说到:安生前相信爱和宽恕。我们在你们悲痛时写这封信,为要分担你们的哀伤,也盼你们和我们一起祈祷彼此相爱……我们知道,在这时会比我们更感悲痛的,只有你们一家。请你们理解,我们愿和你们共同承受这悲伤……

这封爱与宽恕的信,当然是对活着的无辜的人而言的,因为活着的人往往承受着更大的苦痛。如果那名疯狂杀人的23岁韩国学生曾读过这封信,并因此而阻止自己的疯狂,不至于使自身产生反人性的“暗物质”,那是人类多大的幸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