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访谈

首页 > 

留学

 > 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访...

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访谈

宾夕法尼亚大学(以下简称宾大)是美国常青藤大学之一。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的年度“全美最佳大学”排行榜上,宾大一直排在前十名。根据宾大的创始人、美国国父富兰克林的想法,宾大成了美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它的很多举措都开创了现代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先河。大名鼎鼎的沃顿商学院就是全美高等院校中最早创立的商学院。面对高等教育不断出现的新挑战,宾大都有哪些创新的举措?宾大跟中国的联系是否更加紧密?带着这些问题,《环球时报》记者日前在美丽的宾大校园对宾大校长艾米·古特曼女士进行了独家采访。

“我们会找到办法,否则就创造一个”

记者:我看见在学校大门上铭刻着这样一句话:“我们会找到办法,否则就创造一个”。富有创新精神是不是贵校最大的特点?跟其他高校比,宾大的创新战略计划有什么独特之处?

艾米:创新是宾大的根本。我们最近提出了提升宾大的创新战略计划。我们要吸引并留住全世界最好的教授和最好的学生。为宾大挖到世界级的教授是校长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为此宾大将做三件大事:敞开校门,加大奖学金发放力度,让所有贫穷的优秀学生都能在宾大读书;知识集成,新聘教授必须在两个学院和系任职,促进艺术、科学和职业学院的合作;走向世界,宾大将加强与临近社区、费城和宾夕法尼亚州的合作,同时将强化自己的全球化联系网络。

记者:创新对研究人员的品格有很高的要求。韩国汉城大学教授黄禹锡学术造假事件目前是全世界都关注的重大学术丑闻。宾大如何培养科研人员的品格,保证科研成果的真实,以避免类似造假事件的发生?

艾米:宾大专门设立了独立的大学研究委员会,负责对所有的研究项目进行审核,对所有研究人员申请研究经费的报告进行审核,对所有利用动物和人体进行的试验进行审核。宾大还有专门的《教师伦理道德准则》,任何人在学校网站上都能看到。每一位教师来到宾大后,我们都会让他们熟悉这个准则。这实际上是一些规章制度。任何教师一旦违背,校方就会依据该准则对其提出调查。

创新就意味着风险,风险就意味着有失败。但是犯错误跟撒谎是两回事。犯错误是研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其实科学家发现,就连牛顿最伟大的著作都并不完美,有很多瑕疵。但是在学术界存在一个“观点的市场”。你可以把你的任何观点都放到这个市场里,接受市场的检验。

记者:除敢于创新以外,注重实用性是宾大的另一特点。但有人说如过分注重实用,会让一所顶尖大学有沦为职业技术学院的危险。您怎么看?

艾米:富兰克林曾说,他不希望宾大的门只对神职人员敞开,而是应欢迎所有最聪明最富有才华的年轻人,这些人今后都不会选择当神职人员,而是将竞选公职或者进入商业等世俗生活领域。

“实用”是指长期的实用,而不是短期的实用。宾大进行的许多最伟大的研究发明从短期来看并不实用,但从长远来看都非常实用。举例来说,宾大所有的本科生都必须学习自由教育的课程。相对于具体的职业教育,自由教育强调对“人”的教育,而不是对“技艺”的教育。它关注的是如何把一个人教育成一个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价值观念和道德操守的健全个体和合格公民。

“中国学生没有弱点”

记者:在中国,很多大学生都不知道自己的志向所在,不知道什么样的工作适合自己。您认为如何才能让大学生在毕业前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和就业市场?

艾米:宾大专门设立了就业服务办公室,向学生提供大量就业方面的信息。

它帮助毕业生合理设计个人的职业目标,并向学生建议,达到这些目标需要采取哪些必要的步骤。就业办公室跟用人单位也保持着密切联系,向它们积极推荐毕业生。

记者:宾大有多少中国学生?

艾米:宾大目前有38名来自中国的本科生,470名来自中国的研究生,410名来自中国的学者。中国大陆学生的申请数量跟2005年相比增加了13%,中国香港学生的申请数量则增加了29%。中国大陆学生主要来自北京和上海的名牌大学。

记者:你们对希望到宾大读书的中国学生,有什么特别的录取标准?

艾米:没有!录取标准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管他(或她)来自哪个国家。对外国学生来说,最大的障碍还是语言。我们这里所有课程都用英语教学,如果没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将很难适应。

记者:在您看来,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与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及美国本土学生有什么不同?

艾米:中国学生为宾大校园增添了国际化氛围。中国学生非常富有创造性,他们学习的刻苦程度让人难以置信。跟其他学生一样,宾大的中国学生也是全世界最出色最优秀的。

记者:您能否坦率地告诉我,中国留学生都有哪些弱点,需要改变?

艾米:我很坦率。这里的中国学生都没有弱点。

记者:没有弱点?十全十美吗?

艾米:没有人十全十美。但我可以说他们都棒极了。要知道被宾大录取是很难的。中国学生来到宾大后,他们发现自己很喜欢这里,在这里的学业都很优秀。美国本土学生也很喜欢中国同学,通过日常接触增加了对中国的了解。要没有这些中国同学,美国学生恐怕只有不远万里到中国去才能对中国了解得那么深入。

记者:很多中国留学生毕业后都选择留在美国工作。这对中国来说是一种人才流失,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艾米:过去是有这个问题。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毕业后都选择了回国。甚至有不少美国本土学生被中国公司聘用。所以我认为你提到的人才流失已经是旧闻了,新的故事正在演绎。

记者:中国一些大学力图赶超西方同行,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您认为欧洲与美国的高校教育模式有什么本质不同?哪种模式更适合中国国情?

艾米:欧美在高等教育上的最大不同是:美国的高等教育模式是独特的混合式,既有很多声誉卓著的私立大学,也有许多闻名遐迩的公立大学。私立大学和公立大学内部,乃至私立大学和公立大学之间都展开激烈的竞争。竞争带来了创新。虽然这一模式并不完美,但它还是有效的。欧洲的高等教育模式基本上以公立为主,政府影响到大学的方方面面,比如大学里几乎所有支出都由政府掏钱。

从校友那里筹集资金

记者:在中国,很多学校的院系面临缺少资金的问题,很多项目无法开展。作为私立大学的校长,您是怎样为宾大筹集资金的?

艾米:方式主要是争取私人资金和政府资金。宾大的校友群是我们私人资金的主要来源。我马上会发起一项募捐运动,希望从富有的校友那里募到成千上万亿美元的资金。除了从私人渠道争取募捐,我们还跟其他大学一起竞争政府资金,主要是指联邦卫生与人类服务部下属的国立卫生研究院和联邦政府机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供的研究资金。

记者:您能否谈谈宾大与中国合作的情况及今后的设想?

艾米:最新的合作项目是宾大跟复旦大学签署了互派留学生的协定。今年秋季复旦大学向宾大派出的第一位本科交换生将来到宾大校园。宾大法学院跟北京的一所法学院也建立了合作关系,宾大学生可以在北京学习中国法律,他们还可以拿到中国的学位。今年3月我将到中国访问。我相信在与中方同行接触后,宾大将会跟中国展开更多的合作项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