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西洋求学记

首页 > 

留学

 > 徐志摩西洋求学记

徐志摩西洋求学记

新华网消息

在巴黎,每当我听到“枫丹白露”FONTAINEBLEAU这个如梦如诗如画的地名时,我就想起翻译出如此美妙绝伦的翻译家,这位才情横溢的大诗人,这位民间的文化交流“大使”———徐志摩。他丰富多彩罗曼蒂克的人生际遇,留下了许许多多神神奇奇多姿多彩的故事。

20世纪初期的英国,正处在价值观念和思想信仰大变动的交替时期。1921年,徐志摩24岁,远涉重洋到英国求学。他在东西方两种文化资源的撞击下,不亢不卑,融入当地社会,广交文化界的名流。在伦敦,徐志摩认识了当时的著名作家威尔斯、狄更生、瑞恰总(I·A·RICHARDS),还有吴雅各(JAMESWOOD)、画家付来义、著名的文艺批评家欧格敦(C·K·ONDEN)、桂冠诗人布里基斯、美学家弗拉、汉学家魏雷等等。狄更生更成了徐的保护人,徐志摩由狄介绍到伦敦就读康桥皇家学院。

1922年7月,徐志摩为了会见美丽的女小说家曼殊斐尔(KATHERINE MANS?FIELD),费尽苦心,反复去信求见,后来通过曼殊斐尔的丈夫麦雷引见,受邀前往。

那是一个细雨霏霏的日子,徐志摩的心情激动,冒雨赴约。却不料曼殊斐尔因病不能会客。徐再三陈述求见,前往她病榻之前,终睹“仙姿灵态”,那短短的会见令人难忘,后来徐在《哀曼殊斐尔》一诗中,有满腔哀思和声情并茂的描写。“二十分那不死的时间”,徐志摩完全被曼殊斐尔的才情、美丽所征服。半年之后徐志摩赶到巴黎曼殊斐尔的墓地凭吊,“怅望云天,泪下点点”。

曼殊斐尔的倩影,浪漫的气质,对徐志摩产生一定的影响,她激发了徐志摩对艺术美、理想美的不懈追求。

1925年徐志摩、陈源合译《曼殊斐尔小说集》,1927年徐志摩又自行翻译了《曼殊斐尔小说集》,篇目由原来的两篇增加到8篇。这是徐志摩对女作家的迷恋痴情和艺术情趣结合在一起的体现。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边的云彩”,但是“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始终沉淀在徐志摩的心头。在1922年回国不久,徐就代表梁启超和蔡元培以讲学社的名义邀请付来义和狄更生来中国访问,并打算请付来义和讲学社举办联展。这当然是徐志摩在梁、蔡面前,竭力推荐的结果,后来虽然未能成行,但是徐志摩为两国之间的交流,已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1931年,徐志摩坐飞机遇难之后,英国的汉学家魏雷曾在回忆徐志摩时说:“徐志摩虽然崇拜拜伦,但为人并没有多少拜伦作风,比如缺少拜伦之愤世嫉俗。”魏雷研究中国文学,曾就唐诗问题向徐志摩请教,徐经常给予具体的指点。1940年魏雷写了一篇《欠中国的一笔债》的文章。这是中英文化交流史上一段很好的见证。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斯人已逝,但是徐志摩在当时的条件下对中英文化交流和传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2001-05-16 叶星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