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不能只是校外虚热-中国教育

首页 > 

高教

 > 国学教育不能只是校外...

国学教育不能只是校外虚热-中国教育

此时的国学,其实已经失了心平气和,失了自身的使命感,而沦为表达对传统教育不满的符号与道具。

国学看似热热闹闹地走进了中小学,但日前一则消息却引发了人们对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反思:台湾版国学教材《中华文化基础教材》被内地一些中小学引进后,历经一年推广,如今响应者日渐寥寥。原本口碑不错的教材为何遭遇如此境遇——是教材本身出了问题,还是国学“虚热”?(9月22日《光明日报》)

国学的尴尬,就是“叫好不叫座”。客观而言,这些年,从制度设计到顶层共识,国学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呈现强化的趋势。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今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学校分学段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目前,国学课已经走进北京50余所中小学校,上海、天津、长沙等地的不少学校也相继开设了国学课。

中国人为什么要学点国学?这个问题千人千面。19世纪末,面对西学和“欧化主义”的倒逼,日本学界从世界文化格局中反思和重识本国文化,发出了提倡“国粹”、“国学”的呼声,自此,“国学”一词于近现代流行开来。1902年秋,梁启超曾与黄遵宪等人商议,在日本创办《国学报》;1904年,邓实在上海的《政艺通报》发表《国学保存论》,论述了保存“国学”的重要性。如果从实体机构来看,上个世纪初,章太炎先生创办的“国学讲习所”,可谓中国近代国学研究机构的开端。因此,以唯物史观来看,国学被有识之士重拾起来,是应对“文化虚无主义”以及涵养国人性灵之所需。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近年来,国学甚至已经从形而上的长期教育,走向形而下的短期培训。譬如杭州灵隐寺云林书院国学班第二期预计将于10月11日开班授课,报名人数早已满额。此外,城市里的培训机构还专门推出将国学与企业管理结合的培训课程,如《弟子规与企业文化建设》、《内经养生智慧与职场减压》等。不管怎么说,国学市场的勃兴,起码说明一点:对于现代人而言,国学,绝不只是修身养性的一碗“鸡汤”。

那么,为什么本该首先在学校中大热的国学教育,却有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意味?有人总结了几点原因:譬如对国学概念难以厘清,课本如何“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譬如国学教育从形式到考核,基本“无法可依”。如果一切还是学校和授课老师说了算,那么,它落入音体美的命运窠臼,又有何为奇?譬如国学教育没有稳定的师资力量,国学老师多是“打酱油的”,如何能教导学生知行合一?这些道理,固然很有腔调,但在基础教育“考什么学什么”的语境下,仅仅指望社会自觉来弥合国学教育上的断层,显然有点过于天真。

有数据说,自2004年始,约有3000家私塾或学堂涌现全国,读经声在教育实验的旗号下绕梁三日。此时的国学,其实已经失了心平气和,失了自身的使命感,而沦为表达对传统教育不满的符号与道具。眼下,《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考招制度变革箭在弦上,国学要走出曲高和寡的境地,除了要搭上制度变革的顺风车,更重要的,恐怕还是要正本清源,认准国学的价值与走向。不然,就算国学进了高考,从一种工具沦为另一种工具,究竟是幸还是不幸呢?(■邓海建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