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中考后,只能报考职业学校,却无权参加北京市普通高中的录取。包括小陈同学在内的9位非京籍中考生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北京市教育考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平等考试、平等入学,并取得正式学籍。海淀法院昨天正式受理此案,已转入行政厅。
小陈,来自河南信阳,他的父母只是普通的来京务工人员。从上小学开始,他就知道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但他相信,只要他努力学习,父亲皱起的眉头就一定能够舒展开。
但是,报考高中时,他突然发现,不管他的成绩有多好,他也只能报考中职院校。他的大学梦,难道就到这了吗?
儿子难受,老陈更难受。眼看着自己一手培养的小鸟羽翼日益丰满,正期盼着它能飞上枝头变凤凰。但一张户籍,却要让它折翼窝中。孩子的辗转反侧,乃至沉默、纠结,无异于在父母的心上插了一刀。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老陈说自己想不通,也不甘心。
老陈:像我们这农民工子女,家里也没提供很好的环境,如果学习一般,放弃也就放弃了。去年他参加北京外国语学校考试,30多个学生只有我孩子一个人可以免学费。我就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案例引起更多关注,究竟是什么问题,比如说是法律问题,我们能不能通过修法解决,肯定要把这个诉讼过程走到低。
以前,为了不让儿子成为留守儿童,为了让儿子不再重受自己的苦难。老陈相信,只要努力,可以改变命运。从小学到现在,一路走来,一家人都在围着孩子转。而他的儿子,也一直名列前茅,那是他的骄傲,可如今,孩子的命运可能由此断送。而有关政策,北京市教委又总在推诿。
这场诉讼,几乎是这个家庭的最后一搏。然而,就像螳臂挡车一样,作为一家之长,老陈知道,他们九个家庭很难改变什么。现在,他最担心的就是,败诉后,小陈去哪上学。回老家,还能不能被接受?为此,河南省信阳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在当地参加中考,按跨省转学转,如果报的职业高中的话只能转回来上职业高中。没有参加中考,需要出具一个没有参加考试的成绩证明、信阳市的户口本的原件和复印件来教育局办理,按外省转入的学生来批准学籍。
现在,北京有两万多名随迁子女因为不能正常入学,被迫回了老家。但老陈说,为了儿子,维权这条路,他会走下去。
记者致电北京市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也略显无奈的表示,考试院也只是作为政策的发布执行部门,但政策是如何设计考虑的,考试院也无法给出准确的说法。
政策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尴尬,相关人士又会给出怎样的解读?现在我国的这样一种异地中考制度到底是怎样执行的,所谓的“从去年逐步放开”是不是在大城市“放开”的速度显得有点慢?
教育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从2013年开始教育部就要求各地方,要开放异地中考和异地高考,但从全国情况来看,北京上海广东的开放门槛还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北京只开放了异地的高职以及中职考试,并不能报考初中、高中。造成这样的一个问题,主要在于目前推进异地高考的一个做法,比如国家层面,像这种地方层面来操作,每个地方都是根据自身的人口流入情况,和中高考属地的竞争情况来设置门槛。北京由于流入人口比较多,高中教育资源相对来说比较丰富,牵扯到高考利益和中考利益比较复杂,因此孩子的门槛就比较高。
那么,要想真正推进异地中考、异地高考,来解决随迁子女的考学问题,应该怎么做?
熊丙奇:因为国家层面来出台异地高考基本的标准,不能够把设置门槛的权利交给各个地方,一旦把这个门槛的权利交给各个地方,上级政府根本没办法问责,另外一个就是还是要深入推进我国的考试升学制度改革,最关键的问题还是高考是分省按计划集中录取,够高校的话招生名单分到各个省,因此有按户籍报名的这样的一个制度,那只有打破这样的一个制度才有可能,让所有的受教育者在各个地方都能够自由的高考,自由的中考。
和小陈一样的非京籍考生还在等,这场诉讼之后,他们能够等来自己想要的结果吗?他们能够留在北京和自己的同学们一样,顺利的升入高中吗?中国之声将为您持续关注。(记者丁飞 刘玉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