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昨天是世界读书日。距离本市成立首都图书馆联盟已经过去了两年多的时间,当时宣布逐渐向社会免费开放的34所在京高校的图书馆到底执行情况如何?
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该工作的进展并不乐观,其中曾承诺开放的18所高校图书馆,仍有9所完全不对外开放。
追踪
34所高校图书馆承诺开放 两年后音信渺茫
究竟34所要面向社会开放的高校图书馆现在落实情况如何?北青报记者发现,不但高校图书馆免费开放没有最新的进展,就连34所高校有哪些,网上也难以找到一份权威的名目。
在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第二十一条中就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2012年3月12日,首都图书馆联盟宣告正式成立,与其他文化联盟一样,首都图书馆联盟推出了10项惠民措施,其中受到市民特别关注的是34所北京高校图书馆将向社会开放。
不过,两年过去了,联盟成员并非全部推出高校图书馆向公众开放的具体实施细则,各高校的开放进展也并不乐观。北青报记者调查的18所高校图书馆,按照是否向社会读者开放阅览、借阅服务,这些高校图书馆的情况基本分为借阅皆可、只阅不借和不对外开放三类,其中完全不对外开放的高校图书馆有9所。
调查
可进入阅读 借书须交押金
调查样本: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
兑现两年前向社会开放的承诺,且既允许校外人士阅览也允许将书借出的高校图书馆数量较少。在北京建筑大学,市民不持任何证件即可进入图书馆免费阅读。如果要借书,只要交押金,凭照片和身份证就能办理借书证,借书证长期有效,每年图书馆会收取60元管理费。凭借书证市民每次在该校图书馆可借10本书,还书期限为两个月。退证时图书馆将退还扣费后的押金。
而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早在2007年就开始对社会开放,但要求社会读者年满18周岁,才能凭身份证和照片办理图书馆临时出入证或借阅证。借书时每证每年管理费300元,押金500元。
社会读者可阅不可借
调查样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在几所部属高校中,不少学校的图书馆都是有条件开放,社会读者出示身份证、学生证、工作证或者单位介绍信就可以办一张临时阅读卡进入,但这样的卡只在当日有效,且只能阅览不能借书,还需要交2元到10元不等的办证费。
昨天下午,北青报记者来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在一排闸机旁的入馆提示中写明,社会读者需要持本人二代身份证以及工作证、校友卡或单位介绍信等证件办理一次性的阅览卡。咨询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一次性阅览卡当日有效,只能进入图书馆阅览,不能外借图书,除了校友外,社会读者办理一次性阅览卡需3元的办证费。同样,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社会读者进入图书馆都需要凭证件办理当日有效的一次性阅览卡,不能借书出馆。只有北京科技大学的临时卡种类较为丰富,季度卡27.5元、半年卡50元、年卡110元,但办卡需交220元的押金。
社会读者吃闭门羹
调查样本: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印刷学院
昨天下午,北青报记者来到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当咨询社会读者能否进入时直接吃了闭门羹,工作人员解释,因为不能保证图书的归还率,图书馆不对外开放,不接受非本校人员的借阅要求。北京印刷学院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表示,该馆的对外开放措施仍在落实当中。此外,北京交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化工大学的图书馆都不对外开放。
回应
高校图书馆不适合社会人员看小说
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肖珑介绍,北大图书馆一年接待的社会读者大概在3万人左右,平均下来每天会有百八十位社会读者进馆。对于社会读者,北大图书馆有不少规定,例如只能办理一次性阅览卡、持卡只能阅览不能借书等。
对于这些规定,肖珑解释说,他们欢迎社会读者来看书,但高校的图书馆毕竟不是公共图书馆,定位于学校教学和科研,馆内图书的副本也很有限,比如工具类的书籍有3个副本,外文类书籍很多只有一个副本,还是要首先满足学校师生的需求。至于什么样的社会读者适合到北大读书,肖珑说,这要看读者的读书目的,因为北大图书馆的书籍专业性强,如果是做科研、写论文就很适合来北大,如果是看小说、保健书等休闲类书籍,还是公共图书馆的资源比较丰富。
另外,肖珑也建议社会读者选择合适的时间来馆,“学期初,本校的学生在图书馆都可能找不到位置,但在寒暑假学生就很少,最适合社会读者过来。”
对话
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开放
对话人:首图联盟常务副主席 倪晓健
北青报:高校图书馆应不应该向社会开放?
倪晓健:从原则上高校图书馆是有向社会开放的义务和责任,高校图书馆图书和资源都是公共资源,都来自纳税人的钱,纳税人应该享受自己进入图书馆学习的权利。
北青报:目前来看,高校图书馆的开放并不顺利,还是有门槛存在,您怎么看?
倪晓健:高校图书馆的定位和面向的服务对象不同,主要还是为高校的师生和教学科研服务,藏书的专业性也更强。其实现在公共图书馆的环境比高校图书馆的环境要好,书也更适合市民,居民的一般阅读需求区图书馆就能满足,没有必要非去高校图书馆。现在学校图书馆都人满为患,学生占座上自习都成问题,实在没有必要苛求高校图书馆都敞开大门,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开放。
北青报:这与之前联盟的倡议有所不同了,是图书馆开放的形式要发生变化了吗?
倪晓健:是。比如清华大学的图书馆就跟周围社区街道的图书馆进行共建,共享馆内资源,居民在社区街道的图书馆就能看到清华大学图书馆的书。我们也正在跟各高校协商,成立一个储备书库,把高校图书馆的副本图书统一集中起来供各公共图书馆、社区街道图书馆按需要选取。还有高校图书馆网上数据库的共享,居民可以向公共图书馆提出申请,需要查阅哪所高校的电子数据库,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就会帮忙跟高校联系,满足居民的需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