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母语,就是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中国教育

首页 > 

高教

 > 保护母语,就是守护自...

保护母语,就是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中国教育(图)

第15个“国际母语日”就要来临,世界各地将举办各种纪念活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当地语言促进世界公民意识:聚焦科学”。199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第30届大会上提出倡议:从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其目的在于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多语种化。倡议指出,“语言是保存和发展人类有形和无形遗产的最有力的工具。各种促进母语传播的运动,不仅有助于语言的多样化和多语种的教育,而且能够提高对全世界各语言和文化传统的认识,以此在理解、容忍和对话的基础上,促成世界人民的团结。”

保护母语,就是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中国教育1

少数民族儿童在学习母语

保护母语,就是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中国教育2

“国际母语日”宣传画

母语既是一个族群交流的工具,也是其文化和身份的代表。母语濒危是一种全球现象。据统计,在全世界现存的6000多种语言中,大约2000种语言有书面文字,96%语言的使用者只占世界人口的4%,超过1000种语言处于极度濒危和严重濒危状态。其实早在1991年,美国知名语言学家迈克尔?克劳斯教授在美国语言学会的年会上就发出过警告:“如果有一天,地球上90%的人类语种灭绝了,那么语言学就是历史上惟一一门看着自己消失的学科。”当时他预测,世界上的语言有一半将会在一个世纪内逐渐消失。现在他的警世预言正在被验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绘制的《全球濒危语言分布图》显示:印度共有196种语言濒临灭绝,是濒危语言最多的国家;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和印度尼西亚,濒危语言数量分别为192种和147种。

在母语遗失方面,澳大利亚是全球最为严重的国家。在澳大利亚人的语言遗产中,有95%已消失殆尽。由于受殖民运动的影响,土著语大幅度减少,现在普及下来的是白人殖民者留下的澳大利亚土著口音英语。在白人到来之前,澳大利亚大概有250种语言,加上方言,共有700多种,如今却只剩下不到50种。

同世界许多国家一样,中国也有一些少数民族语言正处于濒危状态。据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名誉会长孙宏开教授介绍,有几种少数民族语言已经处于完全失去交际功能的状态,如满语、畲语、赫哲语、塔塔尔语等;这些语言面临的传承情况最为严峻。云南的子君语和台湾的巴宰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中国“极度濒危”的语言。贵州的木佬语目前仅有一个90多岁的老人会说,已是名副其实的垂危语言。

人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不仅仅是工具,而就是存在本身。德国知名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教授在《通向语言的道路》一书中就指出:“语言乃存在之家园。”前不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博士呼吁国际社会关注濒危语言,保护语言及文化多样性,促进社会平等和包容发展。她指出,“语言多样性是我们的共同遗产;它也是一种脆弱的遗产。”许多有识之士认为:保护母语, 就是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也是守护自己赖以生存的文化基因。任何一种语言的消亡无论是对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还是对全人类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目前,一些国家在保护少数民族语言上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如英国的威尔士语、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语和加拿大的印第安语得到较好保护。最近,美国加州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大学等名校都积极开展濒危语言的研究和资料保存工作。科技巨头谷歌公司也加入濒危语言的挽救行列,启动了“濒危语言计划”,旨在保护不足千人使用的3054种濒危语言。另外,还有不少热心人士义务参加濒危语言的抢救和保护工作。

有关专家认为,人类对母语的保护仍需加大力度;确立官方语言、编写多语教材、创建“有声字典”、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濒危语言语料库和增加语言保护领域的科研立项等都是保护母语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民族语言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但目前语言多样性保护形势依然严峻;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民族语言重要性的认识。正如中国知名学者周海中教授所言:当今处于弱势的民族语言正面临着强势语言、全球化、互联网等的冲击,其社会使用功能正处于逐渐弱化或消失的危险境地;因此有关机构和语言学界都应该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抢救濒危民族语言;保护民族语言,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也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作者:李元 法国巴黎第九大学博士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