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评价与考试主要来自教育行政部门内部,它们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教育评价与考试的“主体单一”、“模式单一”、“指标单一”、“理论陈旧、技术落后”等问题严重,导致非人本、不科学、难公正、欠合理等诸多积弊,严重阻碍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以致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授说“考试不改,教育难兴”。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明确提出了“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基本模式;健全考试与招生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可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人才成长‘立交桥’”。我对此的简单理解是: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要走第三方教育评价与考试模式。
第三方教育评价与考试,是舶来品,它肇始于西方。从大约公元前400年至19世纪末叶,这在教育评价史上被称作“考试时期”。教育评价(当时称考试)的方式主要有“问答”(口试)和“论文”(笔试)。当时教育测量还未产生,对口试和论文,是依靠施教者或管教者通过观察和阅读,进行人工评分,带有很大的主观性、随意性、随机性,也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基于客观公正理念的“第三方评价”于15世纪的欧洲在社会、经济领域产生并很快延伸到其他领域。
教育评价不但决定着教育发展,更关乎受教者的命运和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其能否有效和客观公正,至关重要。18世纪到19世纪的科学革命浪潮,使教育奠定了科学化思想;实验心理学和教育统计学的发展,为解决教育评价的主观性、随意性、随机性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教育评价开始了客观化、数量化和标准化之旅,走上了科学、有效、可靠、可信的征途。
20世纪初至30年代,教育评价进入“测量时期”,测量技术的科学性和专业化要求,导致学校和教管部门无力承担测量评价功能,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始从教育测量的角度开始登场。
20世纪30~50年代,教育评价进入“目标中心时期”,美国的泰勒(Tyler,R)提出了以教育目标为核心的教育评价原理和“教育评价”概念,把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区分开来,并形成了教育评价的“泰勒模式”。随着泰勒模式推广,大学入学的标准化测试开始,“第三方评价”思想和方法也得到系统的导入。这个时期,如SAT等大型第三方考试与评价纷纷成长起来。
20世纪50~70年代,教育评价进入“标准研制时期”,目标参考测验也发展起来,并使“泰勒模式”成为主流模式。斯塔夫宾(D.L.Stufflebeam)提出“CIPP模式”,斯克里文提出“目标游离模式”,推动了评价标准的发展。这个时期,教育测量标准、评价标准,以及教育评价的标准化问题都得到了空前的解决,使第三方教育评价成为主流模式。
20世纪70年代后,进入“建构时期”,关注评价过程,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给予个体更多被认可的可能,重视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评价的以人为本时代由此开始。80年代开始,项目反应理论把教育评价引向了计算机化和因人施测的方向,模糊评价法发展了教育评价的数据处理技术。美国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革新了智力测验,使得传统教育评价受到巨大的冲击,“多元智能模式”浮出水面。理论和技术的高度科学化、专业化发展,和对人本、科学、客观、公正的高度追求,使得第三方教育评价与考试更加普遍和成熟。
对教育测量评价的有效性、可靠性及可信性的内在追求,和对教育测量评价的人本化、科学化、客观公正的高度需求,以及教育分工专业化客观要求等的高度发展,导致教育实施、评价、咨询走向高度专业化分工,致使教育评价的第三方化成为必然和普遍模式。
第三方教育评价与考试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独立性。第三方评价与被评价方无隶属和利益关系,因而能不受干扰地进行评价,可以避免在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和作结论时避重就轻、主观评价;
客观公正性。第三方评价的独立性有助于保障评价过程的公正、公开;
专业性。第三方评价机构拥有专业的评价人才和技术,拥有专业的理论基础和工具,可大大提高评价的科学化水平,有利于增强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进步性。由于社会化性质,需要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因此特别重视评价理论和技术不断提升与创新,以及评价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不断完善与进步,具有天然的发展潜力。
中国教育评价与考试如何迈向人本、科学、公正、合理?引入第三方评价不失为改革之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