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结绘
教育是一项繁复的社会工程,各地都在进行各种尝试,积极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期望能实现教育效益最大化。而创新本身,也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方式:有的轰轰烈烈、名声在外而缺少实际效果,有的脚踏实地、不事张扬而追求真正发展;有的大玩“跨越”、讲究“噱头”,喜欢给自己的改革冠以新鲜响亮的题目,有的则并不固守常规地认真抓常规、并不摒弃传统地推陈出新。不同的态度和方式决定了不同的行为和效果。
只创办三五所示范校? 均衡就是发展每一所学校
在区域教育发展的进程中,很多地方采取了这样的做法:狠抓三五个示范学校,在政策制度、硬件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对这些“宠儿”网开一面地大力倾斜“喂偏饭”。这种“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战术,的确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为本地区打造出了一批拿得出手的“名片”式优质学校,因而这也常常成为诱人的“出政绩”的发展模式,但均衡哪里去了?
地处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地带的襄城区没有走这条路。从2008年开始,襄城区一直努力让每一所学校都实现快速发展,从而实现区域内整体均衡。这也是襄城区一直大力提倡遵行教育常识、按教育基本规律办事的具体体现。5年来,全区近百名统招教师全部充实到了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结队帮扶、启明星计划让城内的名师、名校长下到了农村,而且一待就是三年;“跟岗学习”、挂职锻炼让农村教师、学校管理者接触到名校的先进理念;“城乡互动”、“联片教研”让城市与农村、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有了共同的研训平台;名师工作室、讲师团送教下乡、同课异构、菜单点课让农村学校教师有选择、有鉴别、有目标。现在,通过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分片捆绑、联片互动,襄城教育基本实现了区内学校在理念、资源、管理、成果上的共享,有效地构建起城乡教育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生态格局。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校园面貌改变了,学生实现回流了,省级优质课一等奖多次出现在农村学校,让农村教师的自信心不断增长。
不“建模”就没改革? 让学校按各自的方式前行
新一轮课改的背景之下,改革成为时尚。教育界人心思变,每年都会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教育流派和教学模式。据统计,仅语文学科见于典籍的教学模式就有3600种之多,似乎只有推出一种新模式才能算得上课改的成功。
襄城教育也曾经有过“建模”的冲动。但教育的常识告诉我们,模式不过是手段,它是教育理念的外化。与其构建那些昙花一现的模式,不如坚守教育的常识,踏踏实实搞真改革。我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只要有助于推行课改核心理念的尝试和做法,无论新旧都可取。比如,集体备课必须坚持,但在精心预设的同时留足给教师个性化发展和课堂生成的空间;讲授是教学的形式之一,不能完全废弃,要精讲点拨,尽量将课堂还给学生;作业有作用,但一要精选,二要形式多样,三是坚决不使用教辅资料……在这种思路下,区内昭明小学将图书馆搬进了教室;33中让学生参与备课过程,变“以教定学”为“以学导教”;实验小学的老师认为师生快乐学习的课就是好课;23中利用微课程研究“以研促教,以研促学”;家长共读、各种实践活动成为襄城学生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的尝试和改变只基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襄城教育5年来没有推行任何一种大而化之的模式,但却形成了“一校一个特色,每个学校不重样”的个性化发展局面。
与考试无关的事就不做? 教育在于促进学生发展
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比他的学科成绩更重要,这是我们坚守的又一个常识。因而在襄城区教育界有个规矩:与中考高考无关、但与人的发展有关的事情,必须坚持做。也正因为此,才为襄城区造就出一批“胆大”的校长和独具个性的学校。
比如,襄阳7中压缩计划外招生数量,将一栋教学楼改造成了学生社团活动室,每天下午都开设一节课外活动课程;25中在生源不断增加、教师用房紧张的情况下,毅然腾出10多个房间用于学生科技活动和科技作品展示;新集中学的学生在田间与茶场触摸农村……因为课程丰富多彩,襄城的孩子是快乐的。
在对学校的考核上,我们淡化过去的成绩排名,大幅降低中考、高考成绩的占比,而校园文化建设、校本课程开发、学生个性发展等都被纳入考核范围。为让每所学校都能处于一个起跑线上,各校都自订目标,校长们每学年在论坛上展示自己的规划,教育局则在年终根据各校的落实情况评分。这样,考核由跟别人比变成了跟自己比。
所有的这些措施都旨在让学校不仅仅只盯着升学率,而将更多精力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上。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健全人格、民主素养、法治观念、人文涵养、强健体魄及思考、判断与创造能力,并促进其对基本人权之尊重、生态环境之保护及对不同国家、族群、性别、宗教、文化之了解与关怀,使其成为具有国家意识与国际视野之现代化国民”。这是台湾对教育目的的解读,我们认为这也应该成为全体教育者共同坚守的教育常识。(赵广成作者系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教研室主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