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博士当一线电工:我每年都在成长

首页 > 

考研

 > 清华博士当一线电工:...

清华博士当一线电工:我每年都在成长

>>对话人物

谢邦鹏,32岁,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浦东供电公司运检部变(配)电二次运检一班班长。

>>对话背景

谢邦鹏,本科、硕士、博士都在清华大学就读的“三清博士”因在上海担任一线电工引发媒体关注。六年的工作时间内,谢邦鹏率领团队申请了27项发明创新专利,发表中英文论文8篇。在谢邦鹏看来,最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并不是那些“高大上”的大项目,而是几个对一线工作有帮助的小发明、小革新。

清华博士为何会甘当一线电工?他的理想是什么?近日,记者记者专访了谢邦鹏。

清华博士称不存在大材小用

记者:很多人都说你是大材小用了。你有没有这种感觉?

谢邦鹏:作为一名博士和一线工人,是否大材小用得看他的工作是怎么做的,如果一个博士在一线工人的岗位上做了很多年都没有成果和成长,可能有一种浪费的感觉。但一个博士在工人的岗位上,一直都能看到他成长的过程,每天都在进步,同时也有一些成果能够出来,这样就不存在大材小用,这是这个人才成长的必经之路。

所在的班保障浦东机场等供电

记者:这六年中你是如何成长的?具体主要做什么工作?

谢邦鹏:我是2008年到单位的,一开始在变(配)电二次运检一班,也就是继电保护班。2010年起担任这个班的现场工程师,相当于副班长,侧重于技术管理。从2011年开始担任这个班的班长。去年开始我又增加了一个职务,就是我们运检部的主任工程师。

记者:具体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谢邦鹏:简单来讲,比如很大的变压器和开关、10千伏以上的供电设备等,它们体积都很大,人不能直接触碰。这些设备供电的控制都需要人通过可以接触的自动化控制设备,我所在的班就是负责控制、调节、保护这些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抢修、检修等工作。

记者:这听起来没什么特别的,你觉得它很重要?

谢邦鹏:听上去没什么特别,实际上在浦东地区的供电保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个班组的管辖区域包括上海自贸区、迪斯尼园区、浦东国际机场等重要地区。一个小小的设备故障,如果处理不当,都有可能造成大面积停电,影响居民生活、企业生产。

上班不清闲 常加班到晚上七八点

记者:听说你上班随身携带一个本子,记得密密麻麻的,你这六年记了有20多本?

谢邦鹏:因为我们的工作专业性很强,运检部负责供电设备的运行、维护、检修,涉及到很多方面的东西,包括具体图纸是怎样的、设备的特性是怎样的、检修的规程是怎样的等等。任何一个新人到我们的岗位上,都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这边每一个人都有这样一个记录本。

记者:主要用本子来记什么?

谢邦鹏:每天学的东西都需要积累啊!以后有需要的时候可以查阅,毕竟这是最直观的一手资料。早些年,主要记录各种专业知识、操作规程、使用说明书、简易图纸等内容;现在也记一些日常事务的管理工作等。

记者:你每天做这么多工作,那么每天上班时间肯定不够用吧?

谢邦鹏:现在很多人对供电公司职工有个误解,觉得他们很闲,每天没什么事情,而且工资很高。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的任务非常繁重。单位规定下午5点下班,但六七点回家的话都算是比较早的,我现在经常会惯性加班到晚上七八点。曾经最忙的时候,有过连续两个月每天晚上十点多才能回家,周末也从来不休息。

每年都能看到自己在成长

记者:在现在的单位工作有6年了,为何选择在这样的基层单位工作?

谢邦鹏:如果大家光看噱头,就是“博士”、“六年”、“基层电工”,大家可能都会比较吃惊。但实际上,了解我们的工作的话就不会那么吃惊了,我们是专业性很强的行业,不管是你能力再强、学历再高,没有在基层锻炼和学习的话,是没有办法适应相关的管理工作的。我们企业里,博士也好、博士后也好,到基层工作都是很正常的情况。举个例子,比如你是博士后毕业,到我们这里工作,但是你根本不了解我们企业中各种设备是什么样子,日常的运转是怎样的,那要你来开一个会讨论这个设备的缺陷,那肯定是没法开的。现在支持我在基层工作的一个主要的动力就是我每年都能看到我在成长。

记者:六年时间,你有怎样的感悟?

谢邦鹏:我觉得工作既不能看一开始工作的高低,也不能看我一定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地步,主要要看工作里有没有学习和成长的一个过程,这才是最重要的。

老师教会我“多做事少抱怨”

记者:从本科到博士,你一直在清华就读,清华的学习经历给你的工作带来什么影响?

谢邦鹏:那是肯定的。我觉得清华学到的对我最主要的帮助是,我在学校里学会了怎么去学习,怎么去总结、提炼、和一些技术创新方面的能力。这方面对我帮助非常大。同样一个东西,可能别人用一年学会的,我两个月就能学会。

我以前的导师卢强院士和其他的一些老师,还教给我们一些生活做人方面的道理,让我受益终生,比如让我们多做事,少抱怨,做事情一定要踏实等,这些对我的帮助是很大的,不管是做事还是做人方面。

记者:听说你收到过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的聘用合同,国网公司总部和老家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的录用通知,为什么选择了在上海?

谢邦鹏:我小时候的理想就是当一名工程师,可能这也是很多小孩子的梦想,所以上大学就坚决地报考了工科。在清华学了九年的电力系统,和电力企业是最对口的,所以我在投简历的时候就主要投了华北电力、华东电力、上海电力等几个电力企业的初级职位。上海电力是第一个给我回复的,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也和上海电力有一些接触,当时觉得环境、条件都很不错的,于是就选择了上海电力。后来别的录取意向就没再考虑了。

业余时间爱好旅游 登过太白山

记者:一个清华大学的博士,去当一个电工,父母当时能理解吗?

谢邦鹏:我们同学里是有很多人去科研院所,或者出国。但是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选择。我当时一心想当工程师,所以进科研院所对我来说可能不是很好的一条路。要成为一名电力工程师,最对口的这个职业还是到电力公司来,从基层锻炼起步。

父母希望我能回成都,但他们最终也只能尊重和支持我的选择。

记者:工作之余,你一般喜欢做什么?

谢邦鹏:爱好很多,旅游、登山。曾徒步爬过四姑娘山大峰,多次登太白山。也爱好摄影,爱好羽毛球等运动。

收入只是工作的一部分 够用就行

记者:在上海电力的这六年中,有没有后悔过?

谢邦鹏:要是说一点点想法也没有,也不是的。曾经偶尔有过。实际上我们的收入在上海,其性价比是一点也不高的。但是物质收入只是工作的一部分,够用就可以了。

记者:有没有企业来用更好的工资待遇挖过你?

谢邦鹏:有过,以前有猎头找过我,有些企业待遇更好。西门子等生产设备的企业也找过我。但如果看重个人的成长,个人的发展空间,就不会动摇。

记者:你结婚了么?爱人是否支持你的想法?谢邦鹏:我是2010年结婚的,总体还可以。但女孩子嘛,终归可能会有一些抱怨,因为在上海的生活压力也很大,房租很贵。她偶尔会抱怨,但是总体还是支持和理解的。

记者:下一步有怎样的打算?

谢邦鹏:这需要根据公司的安排。这6年公司在培养我的同时,也在帮助我成长。下一步公司让我做什么,都要看公司的需要。

大学生“要能上得去 下得来”

记者:给现在的大学生求职,你有怎样的建议?

谢邦鹏:要能上得去,也能下得来。在工作上,可以有个人的很高的理想和抱负,人往高处走,有些人向往更多的金钱、有些人喜欢更高的职位,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特别注意要能下得来。如果这个岗位需要你去基层经历一些磨练,就要踏踏实实静下心来,锻炼好自己的本事,扎根基层,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这方面对于大学毕业生确实是很重要的。做好这些基本功,就可以水到渠成,更进一步。所以我觉得工作上,要上得去,要下得来,这样对个人发展才会更有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