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当前去行政化遇到了很多现实的阻力,但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让教育回归到教育本身,少一些行政干预的方向必须明确。
在大众教育时代,一些本科毕业生将读研变成了“学士后”教育,意图通过读研“镀金”,以谋求更好的就业机会,这一现象反映在研究生层面,就是教育没有为培养研究型人才作好准备,功利思想的延续也使得博士生教育出现了短、平、快现象。
产生恶性循环的原因是综合的。从教育层面找原因,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认为,制度的严重滞后是导致研究生质量整体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借用经济学的概念,“当前的高等教育仅在增量上下功夫,通过资金的投入,在增量上获得产出,却很少进行结构调整”。
从文科硕士培养看教育改革
《中国科学报》:在您看来,文科硕士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许纪霖:从文科硕士的情况来看,硕士毕业基本上无法从事研究性质的工作,几乎都要等到博士毕业才能从事研究,已成为一个客观事实。如今国内的文科专业,相对而言比较容易攻读。相比较国外读硕、读博的辛苦,中国学生过于轻松——大部分时间在听教师讲解,结合课程的阅读量太小,甚至很多课程还不用写论文,学生们一个个坐在课堂就像是“南郭先生”,不开口不说话,结课时交一份不用认真思考、打提纲、导师过目的作业就通过了。
目前,国家在推进专业硕士改革,但同时还应该考虑把学术型硕士减少后,要注重其同博士培养挂钩。
《中国科学报》:研究生培养强度不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许纪霖:国内大学在研究生培养的传统上有问题。大学对本科生教育有严格的制度,但到研究生阶段,一些导师获得了更大自主权,反而不上心。这和只重视科研不重视教学的评价体系密切相关,一些导师认为在学生身上花了心思,学生不会说自己好,并对评职称没有帮助。只要教师的评价机制不改,研究生质量很难真正提高。
还有一点不得不说,研究生质量想要提高,光靠“钱”不行。每年评国家奖学金各学院都在发愁,因为很难找出这样的尖子生。这反映了教育部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思路——鼓励学生去发SCI论文、核心论文。这种思路只要尖子生,认为只要有了钱就一定能培养出尖子生,严重忽视了研究生的一般教育。而在我看来,培养一名优秀的学生应当是在良好的研究教育基础上,通过自然竞争产生,而非刺激而成。
《中国科学报》:背后反映了什么改革问题?
许纪霖:现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思路是“优胜劣汰”,顶层教育叫“赢者通吃”,底层教育叫“末位淘汰”。它认为上面拔尖,下面惩罚,问题就能解决。实际上,采取“金钱奖励”“抽查”等方式来解决研究生培养的弊端,都是行政意志上解决问题的方式,并没有改变研究生培养的核心问题。
管控严、砸钱买效益,这是公司化的管理方式。然而教育不是工厂,科研人员不是流水线上的工人,培养人才必须在创造力上下功夫。把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出来,要在机制上多动脑筋,而不是把整个研究生培养绑在政绩工程上——出SCI,政绩工程很伟大;没有抄袭,政绩工程也不难看,这样做完全违背了教育本身的逻辑。
因此,尽管当前去行政化遇到了很多现实的阻力,但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让教育回归到教育本身,少一些行政干预的方向必须明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制度的改革,而不是采取今天的公司化管理、行政监督。
博士生培养亟待与国际化接轨
《中国科学报》:中国博士生培养质量不高,是由于哪些原因造成的?
许纪霖:一流大学的博士生素质相对稳定,但优秀人才难以产生。这归因于三点。
其一,博士毕业的年限太短,过去是3年,现在正常情况下是4年,如果学生博士期间出国交流,让他在正常年限中写出优秀论文勉为其难。
其二,大学要求博士生发表论文,甚至有些大学要求博士生在核心刊物、A类刊物上发文章,这一点连导师都不容易做到。很多大学有一半的文章出自于研究生,这就使得整个研究生教育从硕士到博士都被“绑架”到政绩工程。
其三,由于年限短、学校放水,博士生读书的强度普遍不够。美国一流名校的文科博士生未必是最聪明的,但他们通过资格考试后要选择三组课程,阅读两三百本书,他们毕业后承担教学,能够真正地交给学生知识。反观国内注水、速成式的博士教育,读书强度不够,如何教育下一代?
《中国科学报》:您对此有什么建议?
许纪霖:国内高校的改革可以先让一流大学与国际化接轨,从这点而言,北大、清华等“985工程”高校应该率先试行美国式的博士生培养。
一方面,年限可以设定为5年甚至更长,有效地淘汰学术投机分子,同时加强读书强度。目前,一些高校也作了改革,如北大历史系少有4年毕业的博士,但因为国内高校普遍尚未将其制度化,社会上仍然较难接受。
另一方面,由于博士阶段的奖学金最多只给3年,改革还应该考虑到博士生的后顾之忧。如今国内也有TA(教学助理)、RA(研究助理),但前者较少,实际上本科生的讨论课堂,可交由博士生TA领导组织,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还可以为他们日后积累教学经验。
由于个人兴趣、家庭原因等问题无法忍受长时间毕业者,应为他们打通分流渠道。参照美国博士资格候选人制度,无法通过博士资格考试者,允许他们以硕士学历毕业。同时,通过博士资格考试者,允许他们边写论文边就业,用人单位可与之签订暂时性就业合同,拿到学位后再签正式合同。《中国科学报》:当前博士生培养现状,提醒我们要注意什么?
许纪霖:如今的高校、院系缺少读书风气、学术风气,就像过去的科举是为了解决仕途问题,书院才是读书的清雅之地,今天的博士生课余时间很少谈学问,更多谈论的是买房、找朋友等现实问题,如果有人读书,反而会被周围人嘲笑。由于制度的问题,使得有心向学的人有压力,混的人反而如鱼得水,是教育的一大悲哀。
在学风问题上,我建议教育部下决心停招在职博士,如今的在职博士成为官员、商人混文凭的重要渠道,博士培养的风气在很大程度上是被这批人带坏的。在我看来,高校可用赠送名誉博士的称号,取代给官员、商人颁发学历证书的行为,但现在主管部门并不允许这种做法。同时,还要注意区别高校在职教师解决博士资格的问题,允许他们在岗位上报考、写论文,并规定与教学研究岗位无关者,一律不允许报考在职博士。
总而言之,制度、风气是中国研究生教育出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改革首先要改制度,靠打“强心针”只有暂时的威慑力,改变不了现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