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供需洽谈会上演耐人寻味一幕幕——就业求稳屡屡遭遇“憋屈”
21日,江苏省2014届毕业研究生首场大型供需洽谈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468家用人单位提供1.8万个岗位,吸引了近1万名博、硕士研究生前来应聘。
记者在招聘现场看到,不少研究生求职都追求一个“稳”字,并将事业单位列为首选,由此遭遇的种种“憋屈”耐人寻味。
“呀,你本科是许昌学院的?这个恐怕不行,我们并不硬性规定要985、211高校的学生,但坦率地说,筛选简历的时候,你可能不占优势。”在招聘会现场,江西南昌大学带来了上百个教师岗位,虽然宣传海报上并没有对求职者的第一学历作规定,但一位面试官还是以这番托词将河海大学情报学专业女生刘蓓拒之门外。
刘蓓拿着被退回来的简历,脸红着默默走到一边。许昌学院是一所二本院校,刘蓓此前已经因为这个原因被拒绝过多次。“现在找工作的人太多了,用人单位挑选的余地很大,而我们则是弱势群体。”刘蓓有些伤感地说,现在工作地点已经无所谓了,如果专业能对口就是最好的了。
“当年专科毕业后选择读研是为了有份好工作,可研究生毕业后发现就业更难,高不成低不就不说,还有性别、学历、非985和211等歧视。”从安徽赶来应聘的女生小魏,同样因为第一学历被接连拒绝。小魏告诉记者,她应聘的职位中有一个是华侨大学辅导员,没想到也被拒绝,原因是该校今年只招男辅导员,此外还要求本科阶段担任过班长或主要学生干部满一年,第一学历必须是国家计划内统招全日制本科。
求稳是不少女硕士生选择高校的动因。“如果能进高校,就算是民办的我也不介意。”河海大学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方溢表示,如果有一家企业和一所高校的机会同时摆在面前,她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高校,“高校工作相对稳定,收入也还可以,人事关系相对简单,压力也不会太大。”可是,高校对招聘岗位的要求却不简单。记者注意到,省内一般高职院校的岗位招聘要求都是硕士以上,而本科高校的门槛则是博士。此外,还对应聘者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及科研成果等有要求。“一上午才收到30多份简历,而且大多数都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中国矿业大学负责现场招聘的张老师有些失望地说,应聘者中几乎没有一个海归,甚至短期出国学术交流一两个月的也很少。“而对于名牌高校来说,师资力量处于提档升级阶段,需要更高的门槛来筛选。”
“58万高薪诚聘医学及相关专业博士!”招聘会现场,徐州医学院这幅大海报很抢眼,58万主要用途为安家住房补贴28万、科研经费30万。对博士的要求为:海内外知名院校毕业,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近三年取得优异成绩,包括在本学科权威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并被SCI、EI收录多篇,或省级以上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及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获得者。
除“门槛”高外,多数高校还要求应聘者有工作经验,甚至要求有一定职称。如南通大学招聘的教学科研岗位均以博士为主,允许硕士应聘的教学岗位都特别备注“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这种门槛对于应届毕业的硕士生来说,太难了。”一位求职的硕士直摇头。
“语文教师2名,中文专业,学历要求硕士;数学教师2名,数学专业,学历要求硕士;英语教师2名,英语专业,学历要求硕士,均有编制。”南京聋人学校的招聘广告吸引了不少硕士的目光。不过,该单位也有两条“硬杠杠”,一是必须有教师资格证,二是明年1月必须通过南京六城区考试。
“我是南师大教育学专业硕士,有教师资格证,想应聘语文教师。”前来聋校展位应聘的杨彤彤颇有信心地自我介绍,得到的回答却是“估计你的竞争力不大,你可以去一些社会上的办学机构试试”。略显尴尬的小杨没有放弃:“给个机会试一下,我们专业对教育很了解。”“你要是想投的话,就放在这里吧,但你真的没有竞争优势。”聋人学校负责招聘工作的查明旺老师告诉记者,大多数应聘的硕士都是奔着编制来的,而专业对口的又很多,竞争肯定很惨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