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评论员 姚文晖
教育部日前下发《2014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与往年相比,报考者“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的规定被取消。这意味着,今后报考硕士研究生将没有年龄上的限制。(《春城晚报》9月12日)
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取消了高考年龄限制,按理说,比高考更高一个等级的考研也该同步取消年龄限制,以便更好地实现学历教育衔接,没想到这一等就是12年。无论如何,“取消考研年龄”都是个好消息,尽管有些姗姗来迟。
先前考研为何要有年龄限制?未见有权威性说法。理论上说,不论多大年龄,只要具备读研所需的基本学习能力和相关资质,并通过考研测试,就应该有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权利,然而现实中考研却成为年轻人的特权。是觉得年过40岁者吸收新知识的能力不如年轻人,还是认为他们因生活压力等原因不能集中精力再接受系统性的学校教育?诚然,从生理上说,年过40岁的人在记忆力、专注度等方面确实不如年轻人,但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求知欲望更值得鼓励。
真正的原因可能是,让年过40的人考研,从“实用”的角度来说不划算。高等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而我们的高等教育是要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一个二十几岁的研究生,显然要比四十几岁的研究生能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更长时间的贡献。沿袭这样的思路,如果一个人七老八十再读研究生,简直就是浪费教育资源。
当然还有别的原因,比如现在年轻人就业难,拥有更高的学历就相当于获得更好的入职机会,40岁以上的人则较少有这种需求。总之,无论是基于促进年轻人就业的考虑,还是基于“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这样的宏大主旨,给考研设定年龄限制似乎都有必要。这样一来,考研、读研就变成了一种功利性很强的行为,偏离了教育的本来意义。
教育的本义是什么?从“工具理性”的角度说,于个人而言它有“知识改变命运”的功能,自古至今皆如此——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以藉由读书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于国家而言,教育以及考试是网罗人才的不二法门——当年唐太宗看着参加科举的考生们鱼贯进入考场,龙颜大悦:“天下英雄尽入吾榖中矣!”
中国传统文化有重实用的倾向,表现在教育上就是4个字:学以致用。这原本也不是坏事,但一味讲求实用,情况就会有些不妙,比如科举搞到后来就成了八股,读书、考试完全成了晋级更高社会阶层的工具,于国于民都是弊大于利。
而在遵从“价值理性”的人看来,接受教育的目的很单纯,那就是不计名利地追求智慧,并藉此完善自身人格。如果还有其他功利性的目的,也是从属于这个主要目的。从“价值理性”的角度说,一个人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接受教育都是有益的,国家也应该保障这种权利。
现在我们提倡“终身教育”,提出要建设“学习型社会”,这些理念都是教育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纠偏。而从取消高考年龄限制到取消考研年龄限制,皆可视为革新教育理念的制度性保障,诚为善事。
曾经有人问英国著名登山家乔治·马洛里为什么要登山,他的回答是:“因为山在那儿”。考研这件事亦可作如是观——为什么要考研?因为“研”在那儿。如果一个人考研就是为了研究学问,这跟他的年龄有什么关系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