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参观企业的机会,参观人不仅得报名,而且还需要通过面试的形式胜出。这不是无稽之谈,而是上周一在浙大发生的真事。600多名研究生,200个企业参观名额,1∶3的录取率让这些高学历者都不敢相信,比现在的高考难。
究竟是什么样的企业能让这些高学历者竞相追逐?
现场要求补报名
“老师,我前段时间没来得及报名,这次面试能不能给我个机会,去武汉参观的名额真的对我很重要。”即将毕业的浙大机械工程学系研究生柳学杨拿着自己的简历,急匆匆地冲入浙大暑期赴武汉重点单位参观活动的面试现场,向负责面试的郭老师自荐。
柳学杨是武汉人,2010年考入浙大,原本是打算年初最后一个招聘季回一趟武汉老家,找一份大型国企的安稳工作,在父母身边好好尽尽孝。然而网上找了一圈,柳学杨却发现自己中意的几家大型国企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些企业是真的不需要招收新鲜血液,还是另有原因?
多方打听,柳学杨终于从一位师兄口中了解到,这些企业平时并不对外招收新人,所有岗位都只在哈工大、北航、南航等少数几所高校内招收。“我一个小小的毕业生,哪认识得了那些国家重点企业的内部人员啊。”
正当柳学杨准备放弃的时候,师兄又透露给他一个消息——从2010年暑期开始,浙大就业指导中心每年都会组织毕业生,分赴西安、成都、绵阳、太原、武汉、包头、哈尔滨、无锡、酒泉等城市的40多家重点国有企业参观考察。“在参观时,用人单位会组织面试,面试通过就直接录用,我就是这样进来的。”师兄说。
记者从浙大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到,今年浙大共组织了12个小组,200人,分赴北京、西安、成都、武汉、无锡、南京、上海、湖南等地的重点国有企业参观,参观人员主要以高年级理工科硕士生、博士生为主。
为学生与企业提供了解机会
“我们把条件设定为高年级工科类硕士生和博士生,符合这些要求的人在浙大本就不多,但就算是这样,每个组的报名人数都超过了最大接纳量的好几倍。”浙大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陈谷钢指着摆在桌子上的厚厚的一沓报名表说。
在陈谷钢的桌上,有一组武汉组的简历,共62份。他说,就招20个人,这样火爆的场景几乎每年都会发生。
陈谷钢告诉记者,这些企业都是国家重点关注的大型国有企业,拥有诸多国家经费和政策支持,进入这些企业的科研岗位工作,工作稳定、待遇丰厚、社会对这些岗位的评价也不错,这都是吸引众多浙大毕业生前往的关键因素。
“但这些单位平时很少对外招聘,应届毕业生要想进入这些单位工作,难度较大。”陈谷钢表示,为了能够突破这些企业以往只在系统内学校招收新人的传统,提升浙大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浙大多次组织相关学院走访企业,向这些单位介绍浙大毕业生情况,了解对方的招聘计划与需求,并主动将符合企业要求的来自机械系、能源系、光电系、化工系、建工学院、控制系、信电系等工科专业的应届硕士生、博士生送到企业参观交流。
“说是参观交流,但其实就是我们给学生架设的一条能够直接与企业沟通的机会,在为期一周的参观时间中,企业和学生都会趁着这个机会互相了解,只要相互觉得合适,就可以当场签约。”陈谷钢告诉记者,通过这样的参观活动,浙大毕业生进入这些企业的人数直线上升,从2009年前的10多人,一下子跃升到了去年的162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