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浙江理工大学有这么一个毕业班,全班毕业生共37人,其中有11人考上了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被大家称为“中科院预备班”。从2008年开始,浙江理工大学就不断有学生考入中国科学院,在2011年更是创造了同寝室4人一起考上中科院佳绩。而今年,该班11人考取中科院8个研究所,还有一人被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录取。
记者走访该校,找到这11位学生中的其中几人。
赵航斌考入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因为高考发挥不好,没有进入理想中的大学,为了弥补自己的遗憾,赵航斌说:“从进入大学第一天起,我就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就是考研,考一所理想中的大学。”从此,他的大学生活,就是在图书馆、寝室、教室三点一线间学习。
其实在大二时,他曾一度想放弃考研,去辅修了工商管理第二学位。随着第二专业的深入学习,他渐渐发现自己在管理学方面并不擅长,学习成果也不尽如人意。
“通过自我分析后发现,我不善于与人沟通,而更适合与仪器打交道。”赵航斌说,他马上转头开始在物理学领域,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赵航斌再次决定考研,而考研注定是一场在孤独中前行的战斗。在复习过程中,他渐渐感受到考研需要强劲的驱动力,才能坚定自身的专业方向。于是,他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自己喜欢学习。
“觉得背单词很无聊,我就拿着单词和同学互考;等到看政治时,我就直接把政治题作为聊天的话题;复习专业课时,我会分享实验室有趣的实验,帮助加强记忆。”赵航斌说,这是他在考研路上摸索出来的学习方式。
经历了艰苦奋斗的历程,现在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走过的路,觉得自己收获许多。
赵航斌想告诉其它大学生:“只有亲身尝试过,不断地积累经验和教训,在不同的道路上奋斗和探索,才能在对的时机,遇见最好的自己。”
胡晨阳保送中科院北京物理研究所
从大一到大四,胡晨阳在每个课堂上都抢前排座位,所以同学们都喊他“学霸”。比别人早复习,课后做总结,在看书过程中常考虑老师会在这个知识点上出什么题,这是他每天必做的三件事。
胡晨阳说,每个人都是在不停地兜兜转转中找到自己,他也不例外,大一有过转专业的念头,但最终他发现自己钟爱物理,并坚定了考研的决心。大三暑假,胡晨阳把所有书都带回家,通通复习了遍。胡晨阳坦言:“其实当时特别想玩,但还是克制住自己。因为是关键时期,比别人多付出一点,就多收获一点。”
老师和家人的支持也带给胡晨阳许多动力。在整个考研过程中,父母都在尽量创造最好的条件给他。
去年10月,胡晨阳在考研复习阶段中感到很大压力,因为面试不通过,那就意味着他上不了中科院研究生。父亲知道后,帮他减压,还陪着他去北京参加面试。最终胡晨阳不负众望,顺利通过面试。
“因为面试考的是大一到大三学过的课程,所以需要比较强的知识连贯性。”胡晨阳说,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把学过的所有知识都联系在一起。
当问及为什么他会战胜其他同学争取到保研机会时,胡晨阳说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厚积薄发”,虽然自己不是最聪明的那个,但一定是最努力的一个。如果没有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没有当初从大一就开始的努力付出,也拿不到保研的资格。
王汝冰考入中科院苏州纳米所
她是个的长发女孩,个子不高,她把考研中的自己比喻成破茧前的蛹,不停地在放弃与坚持中挣扎。好在坚持到底,破茧成蝶。
大一刚进校门时,王汝冰就听班主任教导说:“不管要不要考研,都要像准备考研一样地学习。”所以一直以来她都学得很认真,很努力。
到了大三时,当所有人都在决定是否要考研时,王汝冰也开始纠结。因为之前她没有过考研的想法,所以直到决定考研时,她也有点措手不及,心里害怕,没自信。
每当自己感到迷茫和担忧时,王汝冰就去找有经验的同学和老师交流。“在和他们的沟通中,我会发现其实考研并没有大家想象的困难,还会从他们那边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
都说考研是段艰难孤独的旅程,但在09应用物理班,这种说法似乎不怎么成立。“在我看来,我们班能够有11个人同时考上中科院,关键之一可能在于团队作战。”王汝冰说,一定要有坚持的精神。
王汝冰口中所说的团队作战,一方面学院提供给了学生很多帮助。比如将历届考研成功学生的心得和考研情况编辑成册分发下来,准备考研教室和物资,联系优秀学生做经验交流会等,为学生考研提供保障。另一方面王汝冰说还要感谢陪她一同走过这段考研历程的同学们。
“我还记得去年暑假的时候,准备考研的人基本都留校复习。为了节省时间,大家每天都叫外卖,晚上也是踩点回寝室。”王汝冰说,那段时间天气很热,大家相互鼓励、相互陪伴、共同学习,一起奋斗一点都不觉得煎熬,就算碰到难题,大家也会一起解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