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创新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获教育部肯定

首页 > 

考研

 > 上海创新临床医学研究...

上海创新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获教育部肯定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一直存在着“重科研、轻临床”的倾向,临床医学毕业生的临床专业素养和技能难以胜任临床岗位实际需求。2010年起,上海市正式启动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的改革试验》,成为最早开展的国家教育体制综合改革项目之一。

8月17日,2012临床医学(全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座谈会暨上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以下简称“临-住结合”)经验交流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此次会议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主办,上海市教委、市卫生局承办,旨在更好地推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工作,为各地教育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医学院校、培训医院、带教医师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上海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引起全国各有关单位的高度关注。

据了解,上海“临-住结合”工作的改革核心是将临床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紧密结合,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自2010年起,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成为上海各医疗机构临床岗位聘任和晋升临床医学类中级专业技术类职称的必要条件)。毕业时,合格者可以获得“四证”,即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执业医师执照。

据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印杰介绍,上海市“临-住结合”的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三结合”,即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相结合、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以及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标准相结合。目前本市已建立了临-住结合的一整套制度,同时,高校和培训医院高度重视培养、培训工作,师资力量不断增强,结合过程日趋平顺,管理严格规范。

通过2011、2012年招生招录工作,本市顺利招收了1112名研究生(住院医师),其中首批386名研究生将于2013年6月毕业。同时本市还从生源质量、课程体系、临床技能考核、学位论文标准、导师遴选及评价、临-住结合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等六大方面强化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特别是2012年3月,上海市在国内率先制定完成《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填补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要求和评价标准方面制度建设的空白,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具有指导意义。

上海的实践和探索得到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高度评价。袁贵仁认为,这一模式“很好地实现了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标准、职业准入的紧密衔接,既符合我国医疗卫生改革方向,也体现了临床医生成长规律,符合高层次临床医学教育特点,体现了医学教育规律。”“对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于医学教育改革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其他省(区、市)也有很好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